智能制造网

登录

孙荫环:建设海外产业园区 助力“一带一路”落地

——专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孙荫环
发布时间:2016-03-22
浏览次数:38944
  【中国智能制造网  访谈】“产业互补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有效路径。”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孙荫环日前在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工商联界小组讨论时表示,依托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较完整、技术水平较高的骨干企业和相关中小企业建立产业园区,进而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是改革开放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聚度普遍不高,各种资源要素与国内互补性很强,借鉴国内产业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动海外产业园区建设,意义重大。”孙荫环表示,建设海外产业园区一是有利于同合作国达成发展共识。建设产业园区,可以进一步促进相关企业的集聚发展,健全区域合作的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让当地社会和老百姓分享发展成果,从而减少合作国的疑虑,提升互信度。
  
  二是有利于形成谈判机制。例如,进入泰中罗勇工业园的企业,可以享受泰国政府给予的土地所有权、外资100%控股、前八年所得税全免等多项优惠政策,单个企业在海外建厂很难形成谈判机制,享受这种超值待遇。
  
  三是有利于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产业园区通常都具备一定的服务功能,企业借助海外产业园这种“集体出海”的模式,可以享受人才、技术、金融、配套设施等服务,进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四是有利于产品和服务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中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可以绕过一些贸易壁垒,直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此外,“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在这些区域建设产业园,可以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在全球开发运营70多个境外产业园区。“实践证明,建设海外产业园区,可以成为‘一带一路’落地的重要支撑和抓手,有利于推动国内企业抱团出海,形成聚集效应,也有利于培养东道国的产业集群,加快国际产能合作及双边关系发展。”孙荫环说。
  
  为此,孙荫环建议:一是建立政府协调机制。政府应该把海外产业园区建设纳入整体战略中,凭借国家的资源整合能力,挖掘具备投资潜力的国家和地区,与当地政府共同商讨合作框架,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产业园区扫除障碍,规避建设运营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和问题。
  
  二是建立磋商和管理机制。建议成立跨部委的“一带一路”产业合作及园区建设工作小组,统筹协调产业合作及产业园区的规划、开发、建设与运营,形成有效的磋商协调和管理机制。
  
  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首先,银行应加强与园区建设企业的合作力度,为企业提供国情咨询、产业定位、盈利模式、配套政策和金融服务等服务;其次,针对产业园区普遍存在的借款主体实力偏弱、投融资能力有限等不利因素,各类银行应大力支持海外产业园区建设,为开发企业使用混合资金提供便利,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能力;再次,国家要倡导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企业在境内外发行股票和债券。
  
  四是促进多国间投资与贸易便利化。在对外经贸、投资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投资贸易和通关便利化,增加“走出去”企业进口返销配额;创新海关通关便利化机制,积极推动海关、检验检疫、边防等执法部门与相邻国家口岸深入合作,加快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减轻海外产业园区及入园企业的运营成本。
  
  五是强化人才培养与风险防控。通过政府推动,搭建高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与企业间的人才培养合作平台,为企业“走出去”和海外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合格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整合实力强、国际化的律师事务所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构建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防控体系。

上一篇:周群飞:走自动化是蓝思永远不变的路线

下一篇:左绍舟:互联网+背景下的应急产业变革

相关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