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尊:践行工业精神矢志为国立尊
——记天津金桥焊材集团董事长侯立尊
- 发布时间:2015-12-05
- 浏览次数:61446
侯立尊 一位慈祥的老人
不论在此之前,抑或在此之后,戴上这顶中国焊接学术界桂冠的无一不是名院士名教授。真正从焊材制造业基层登上这座学界的企业家,至今惟他一人而已。
业内外熟知他的人士,对他更是推崇备至:“这是一位淳厚慈善的长者,这是一位抱定焊材强国宏图大志的追梦者、创世者,这是一位一辈子都与中国焊材业牢牢焊在一起的行业泰斗,这是一位始终都把个人责任与家国天下紧密连接在一起的贤达君子”。
以记者对他多年的了解,他不是完人,但是一位真正的专家,一位真正的企业家,一位真正以专注、执著和善行,弘扬并践行工业精神的人。
他,就是天津金桥焊材集团董事长侯立尊,今年93岁。
一生专注一项事业
“我为焊材而生,焊材就是我的命”。他还常常拿自己是“怪人”自嘲:“只要坐下来研制焊材配方,烦恼糟心的事,没了;头疼脑热的病,好了”。
“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焊材事业。”这一评价,在业内外熟知侯老的人看来,绝非是溢美之词。
77年前,侯老就与焊材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养活家人,他16岁就到沈阳一家日本人开办的电焊条厂做了学徒工。虽然受尽凌辱,但也偷学到一身技术。1949年,他扶妻携子从大连来到天津,创办了“中和焊接器材厂”,挣了个资本家头衔。1955年,国家搞公私合营,他鼓着掌献出了自己的工厂,从资本家变成国家干部,专事电焊条研制。为了研制国家急需的电焊条,他自学了高中课程,又利用业余时间上了三年业大,修完化学专业大学课程。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焊材发展趋势,他又啃下了日语和俄语。
丰富的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他被冠之带有“土”字的专家,并成为国营天津电焊条厂的技术负责人。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以他的“侯氏创造”,书写着中国焊材发展史上的一个又一个。
1955年,他研制成功国内首条高性能“螺旋式焊条压涂机”,让手工生产电焊条成为历史。随后,他又研制成功与“螺旋式焊条压涂机”配套的“隧道式热风循环焊条烘烤炉”,开启了中国机械化生产电焊条的先河。
1983年,他成功设计制造了国内首台“高温链条式焊条烘烤炉”。凭借这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中国电焊条生产向自动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金桥焊材集团总经理侯云昌
员工代表在集团门前宣誓
在进行装备创新的同时,他又对电焊条药皮配方产生了极大兴趣。仅是查阅资料,就占去了他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他要争做中国焊材业的“”专家。
1964年之前,我国生产的电焊条基本是照搬国外的配方,其中有一主要原料金红石,当时只出产于少数几个西方国家。时至1964年,国内电焊条生产厂家因西方国家断供金红石,全部陷入“无米下锅”的困境。
“钢铁针线”频频告急。在国内各路专家找不到破解之策的情况下,他挺身而出。“只要把国内到处都有钛铁矿砂烧制成还原钛铁矿粉,就可完全替代金红石”。以小人物挑战大专家,他的这一建议不仅没有得到厂领导的支持,还引来一片冷嘲热风。
他胸有成竹。带上一批铁杆骨干,他在天津西郊的荒滩野地,垒起了焙烧窑。日夜守着炉火,他过起了“野人”生活。燃烧了近二百个日日夜夜的焙烧窑,终于在1965年的那个春天,烧出了“中国红”—“还原钛铁矿”。随后,他以“还原钛铁矿”为原料,研制出“钛钙渣系”和“钛型渣系”电焊条。经机构验证,用“还原钛铁矿”配方生产的电焊条,其质量完全可以和“金红石”为原料的电焊条媲美。
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恶意垄断,终结了我国依赖进口“金红石”生产电焊条的历史,开辟了一条用丰富的国内资源低成本生产电焊条的新路径。他的这一创造,早已被载入中国焊材的发展史册,而他研制的“钛钙渣系”和“钛型渣系”电焊条,因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顺利通过英、美、日、德、法、挪威和中国七国船检机构质量认证,拿到了“中国制造”的张国际市场“绿卡”,时至今日,仍是全球焊材市场的主导产品。
1986年,年过花甲的侯老从天津大桥焊材集团总工程师的岗位退休了。为了把很多尚未实现的创新设想变成现实,他不顾家人的劝阻,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焊材试验平台。
为了把这块焊材试验平台建设成“现代焊材”研发基地、创新基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制造基地,他在创办之初,就把“、高质、高新”作为创新的主攻目标,并推出了后来被国内焊材制造业誉为“现代焊材”解读的“金桥版本”。
以新型焊材满足新型母材焊接的需求;以实心药芯焊丝满足自动焊接的需求;以专用型焊材满足个性化焊接的需求;以节能环保焊材满足绿色焊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