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安全频受威胁虹膜识别筑起信息保护新屏障
- 来源:思源科安
- 编辑:一不做
- 2017/4/2 10:19:43
- 32410
个人安全频受威胁 虹膜识别筑起信息保护新屏障
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确实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据资料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占比达95.1%。但与此同时,网民在网购过程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
处于监管“空档期”的大数据,让每一位公民都被迫陷入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不安境地,触目惊心的数字,还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和血的代价。很显然,信息泄漏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公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形势严峻,打击信息犯罪迫在眉睫,毫无疑问,这需要政、企等多方的联合出击,才能有效遏制。
目前,国家已经从政策和法律层面开始重视并着力解决这个问题。2016年通过的《网络安全法》,明确要求网络运营商不能搜集那些跟它提供的信息无关的个人信息。两会发言人傅莹表示,2017年即将开展《网络安全法》的执法检查工作,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和网络欺诈。
政府已经有所行动,那么对于专业从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相关产业的企业来说,又该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进行信息安全的加固和防范呢?哪种技术既牢固又可靠呢?在企业层面,需要专业的公司不断研发和创新技术,帮助相关的企业提高和加强自身安力,应对层出不穷的信息安全问题,通过技术手段来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筑起信息安全的防护屏障。
虹膜识别技术自诞生以来,就被称为“生物安全技术”,也是当下热门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虹膜是人眼中瞳孔与眼白之间的环状物,由千条万状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的细节特征构成,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的和身份识别的性和性;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将保持终生不变,这决定了虹膜的稳定性;作为人体在外的内部器官,虹膜不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也不易被伪造和复制,另外,虹膜识别需要检测到活体的虹膜信息才可以成功识别用户,即便是用录像、照片等方法也是无法进行伪造的,这决定了虹膜的无法伪造性。
虹膜识别技术进入商业化应用以来,发展迅速,从单目识别到双目识别、从静态识别到动态识别、从近距离识别到远距离识别,针对应用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反馈情况,企业也在持续的对技术进行投入,以求尽善尽美,为用户解决实际的问题。
目前新的虹膜识别技术,在识别速度上,可以达到实时30毫秒的识别速度,从手机获取图像到解锁识别完成不到100毫秒,非常迅速;在准确性上,近视用户在隔着近视镜和墨镜两层镜片的情况下依旧可以良好的快速识别;在安全性上,能进行活体识别,无论是高分辨率的打印图像(无论是彩色还是红外)还是3D打印的人脸模型加上红外人眼虹膜图像,仍旧不能对其进行破解。将新的虹膜识别技术应用到个人信息安全防护方面,则不啻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当然,再好的技术也必须引入监管机制,才能发挥大的效用,否则也不会发生早前的京东前员工监守自盗窃取50亿条用户信息的丑闻了。因此,除去法律政策和技术保障之外,还必须加强对企业信息安全的监管,加大监管力度,营造健康有序的良好氛围。
在互联网不断对人们生活渗透的当下,唯有三管齐下,依法治理,技术攻坚,监管有力,齐心协力,共同治理,严加防范,严惩不贷,才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得到保障的根本出路。
(原标题:当红“炸子鸡”虹膜识别 筑起信息保护新屏障)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