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刷掌支付加盟,却难以撼动二维码支付的“铁头”

来源:物联传媒
2023/5/24 9:28:58
24789
导读:近日,微信官方正式发布了刷掌支付功能及终端。目前微信支付已联合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在草桥站、大兴新城站、大兴机场站推出“刷掌”乘车服务。另外有消息称支付宝也计划推出刷掌支付功能。
  刷掌支付冲上热搜掀起了一番热度,作为生物识别支付技术之一的掌纹识别支付,为何会引发如此关注和讨论?会不会像刷脸支付一样只是炸一场水花?对于目前市场上占据大体量的二维码支付,生物识别支付要如何突围?
 
  生物识别支付,奋力布局
 
  在刷掌支付消息公开后,熵基科技、汉王科技、远方信息、百胜智能等相关概念股纷纷冲高。掌纹支付再一次将生物识别技术推到大家眼前。
 
  2014年9月支付宝钱包与华为联合推出了国内首个指纹支付的标准方案,而后指纹支付一度成为生物识别中应用最泛的技术,指纹解锁也走进智能家居领域,成为智能化的重要一环。指纹识别是读取指腹的表皮纹路,而刷掌支付使用了“掌纹+掌静脉”识别系统,难以复刻伪造,是一款无介质、非接触、高便携、高安全的支付方式。
 
  还有一项被一直在支付领域推广的生物识别技术是人脸识别。2014年马云首次演示了刷脸支付技术,而后2017年支付宝宣布在肯德基KPRO餐厅上线刷脸支付并走向商用,早期入局市场的支付宝联合3D视觉传感厂商奥比中光推进刷脸支付的落地,于2018年推出刷脸支付产品“蜻蜓”。微信紧跟其后,2017年微信支付全国首家人脸智慧时尚店落地深圳;而后2019年微信支付也联合华捷艾米推出刷脸支付设备“青蛙”。2017年iPhone X引入3D人脸识别技术到支付领域也迅速牵动行业动向……
 
  在刷脸入局近5年的时间,各大巨头在刷脸支付市场的争夺尤为激烈,甚至不惜用重金补贴抢夺市场。支付宝曾对使用大屏刷脸自助设备的商家,每获取一位刷脸用户,可获0.7元连续返佣6个月的奖励机制。
 
  现阶段,超市和便利店是刷脸支付应用较多的地方,但经市场调查发现有小部分人会使用刷脸支付,一般客户都不会主动要求使用,并且支付宝刷脸支付的覆盖率要高于微信支付。
 
  当年从现金到扫码花了四五年时间大家才接受认可,但刷脸支付由于隐私泄露、算法、伪造等原因在推进中受阻。相对于支付领域,人脸识别在身份核验中的应用反而更广泛。
 
  从技术上看,刷掌支付在安全性和精准度上会比刷脸支付更高,通过采用数据脱敏和数据加密技术,可有效地保证用户的安全使用。从B端来看,刷掌支付的“掌纹+掌静脉” 双因子验证模式能够严密商家的风控防线,如餐饮、零售等行业,刷掌支付可以大大提高支付效率,减少支付时间和人力成本;从C端来看,刷掌支付也可以提升用户体验,主要表现如无电支付、无接触支付等。
 
  支付市场格局已显现
 
  当下人们使用的移动支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线上支付,像淘宝、京东在线购物付款,支付宝微信好友转账等;还有一种是通过智能手机终端支付,比如最常见的就是扫二维码付款。
 
  其实早期的移动支付主要通过NFC实现,2004年,飞利浦、索尼、诺基亚共同发起了NFC论坛,开始推广NFC技术的商业应用。2005年,成立刚满3年的中中国银联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项目组,负责跟踪、研究NFC的发展;2006年中国银联便推出一项基于金融IC卡芯片的移动支付方案;2009年中国联通推出内置NFC芯片定制刷卡手机。
 
  但由于当时3G的兴起以及POS终端的并未普及,NFC支付并没有在市场掀起狂潮。在2016年,Apple Pay采用了NFC支付在上线12小时内绑定银行卡数量超过3800万,极大地推动了NFC支付的发展。发展至今,NFC沉淀在特定场景的电子支付(比如数字人民币碰一碰付款)、城市交通卡、门禁、eID(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这些领域。
 
  支付宝和微信扫码支付在2014年前后的迅速席卷,让2016年三星推出的Samsung Pay,小米的Mi Pay,华为的Huawei Pay难以进入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在同年,支付宝推出了二维码收款,联合共享单车的出现,进一步增大了扫码支付的优势。
 
  随着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加盟,扫码支付逐渐稳固在支付市场中的地位。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二维码支付依然是移动支付主流支付方式,其占比达到95.8%,仅在2022年第4季度,中国线下扫码市场交易规模为12.58万亿元。
 
  二维码支付通过用户出示二维码,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完成支付。随着应用铺开,市场需求也开始不断增加,收款机、智能机、手持机等一众相关产品相继问世,随着扫码支付的大体量应用,扫码收款机的使用率也很高,其终端类型包含收银机、扫码支付盒子、智能收款机、刷脸支付终端、手持一体机、收款音响等。其中新大陆、霍尼韦尔、商米、逊镭、科密、收钱吧等相关终端产品在支付市场覆盖率已铺开。
 
  写在最后
 
  扫码支付虽然目前占据了支付市场的大半江山,但由于其无硬件级安全防护、依赖用户智能手机不够便携等问题,生物识别技术作为关键补充,会是支付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方面,通过生物识别技术使得支付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在新型生物识别技术的作用下,支付用户会重新养成新型支付方式的习惯,所以需提前布局。
 
  目前亚马逊基于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的Amazon One手掌支付系统在美国有一定的商业应用,但仍处于推广阶段。而国内赛道初现,市场正是一片蓝海。部分厂商在刷掌服务上也已启动布局:汉王科技、远方信息、熵基科技、海泰新光、百胜智能等公司均已在掌纹识别赛道出具技术成果。
 
  未来,在国家政策强力推动下,支付服务市场主体数字化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支付创新产品将会在生物识别、反欺诈等多个场景实现大规模应用。支付手段以后会呈现多元化,刷脸、刷掌、虹膜、声纹等科技的成熟运用值得期待。
 

热门评论

上一篇:深化V2G!广汽埃安与链宇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下一篇:智能百科 | 什么是智能自动化?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