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面临多方挑战形成完整产业链有待时日
- 来源:搜狐汽车
- 编辑:一不做
- 2016/9/27 9:11:42
- 31045
动力电池面临多方挑战 形成完整产业链有待时日
变革时期的动力电池产业
目前,动力电池正处于变革之中,技术升级的过程中,从趋势来看,大家都在往高比能量方向发展。比如,2018年可能大体上都在250Wh/kg,体积比能量大概在500Wh/L左右,2020年大家基本上在300Wh/kg,体积比能量在600500Wh/L以上,到2025年大概在350Wh/kg或者是体积比能量在700Wh/L。
会议主持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在这个技术升级的过程中,我们现在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比能量提高、成本下降,但是带来寿命尤其是安全性相关的问题,所以这一轮技术的变革会引起很多相关的问题,其实尤其是大家关注的安全性问题。目前,电动的能量水平都在向边界靠近,随着比能量的不断提升,技术的门槛就会持续的升高,技术门槛提高就会带来产业链上很多重组,产业的格局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欧阳明高指出,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怎么来把这个产业链弄合理,现在公司特多,是不是需要有点,有那么两三家,规模能够跟现在世界上大规模的电池企业相比,产业规划里面也有这方面的要求,怎么能建成多大的企业是合理的,创新程度是什么样子的,组织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讨论。
技术、市场的现状和趋势
目前,用在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的电池种类包括了铅酸的、镍氢、锂电池等。但是从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产业升级的态势来说,锂离子电池现在还是目前技术和产业这样一个热点所在的领域。锂离子电池单纯是从结构来说,有原柱的、方形的、软包的。而从实际使用的层面来看,无论在储能还是汽车这样一些领域都有应用在里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主任肖成伟表示,基于电动汽车现在和未来很好的发展预期,实际上各个国家对动力电池都做了比较全面的国家的规划,包括日本、韩国、美国等等这些国家,还包括德国,做了很深入的国家动力电池方面的一些规划。从设置的指标来说,设置的电池系统还是250瓦时/公斤,是这样一个水平,设置的内容还是从电池的产业链角度来设置,比如说从电池的这些关键的原材料,单体电池的研究,包括电池的产业化、系统集成应用,还包括梯级利用和资源回收,还有一个是标准体系等等这些内容在里面基本上都涵盖。
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说,只要现在在汽车上用的,它的动力电池单体或者模块都通过了GB/T31485安全性的要求,目前从系统的角度现在有一些企业也通过了,但是在系统的安全性方面还是需要再进一步的提升和验证。
公司层面来说,像LG化学、三星、SK这些企业,其实从它整个产品规划角度来看还是向着高比能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应用在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里边,整个能量密度还是逐渐提升的。而日本的像日立、日产AESC公司,包括索尼等等这些,跟韩国的,包括跟前面提的中国的也是一致的,向高比能方向发展。像日产2018年量产大概在220瓦时/公斤,当然还是软包的电池,容量是56安时的,索尼还是以圆柱为主,无论用在轿车、大巴车,日立是插电式混合动力为主。
国内一个是CATL,一个是力神的,针对的像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包括纯电动,主要是这几个方向来做这些产品的规划,能量密度也是逐年的在往上提升的,基本上跟国家规划的指标要求是一致的。
从市场角度来说,我觉得主要是针对这几个市场,除了消费类之外,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包括储能是锂离子电池现在主要应用的方向,在形成三个区域,德国、美国和东亚,中、日、韩这三大区域。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从来看,现在还是处于一个投资加大发展的态势,从投资的强度来看,通过产能规模的快速提升,它的投资强度有了一个比较快速的下降,从2012—2014年每个千瓦时250美元,降到了150美元千瓦时,有一个投资规模比较快速上升的这么一个发展的态势。
国内这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电池到装备、到生产装备、到梯级利用,中国是形成了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在国内也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中原地区动力电池产业化的聚集区域,整个产业投资是超过了1000亿,产能是超过了400亿,就是每年的年产能。2015年的时候装车也接近于160亿瓦时,超过了100家电池的企业来参与动力电池产业化的工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