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践行绿色发展道路打造船舶特色“绿电”产业

来源:“中国船舶”微信公众号
2024/6/25 10:56:47
7090
导读:作为项目全程参与者,从该项目选址规划到成功申报获批、并网发电,中船风电副总经理、新疆公司总经理祝旭昇带领开发团队付出了艰辛努力,倾注了大量心血。
  2024年3月28日,在全国有名的百里风区——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十三间房区域,全新疆单体规模最大的风储一体化项目——中船风电哈密百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首台风机成功并网发电。
 
  该项目是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风电)在新疆首个跨地州接入的新能源项目,打破地州市界限,横跨哈密、吐鲁番两地完成绿电上网,不仅盘活了全疆750千伏变电站资源,还为创新电网接入模式做了有益示范。同时,该项目也是中船风电整合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全产业链优势资源、定制化实施清洁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以深化改革推动中国船舶集团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项目全程参与者,从该项目选址规划到成功申报获批、并网发电,中船风电副总经理、新疆公司总经理祝旭昇带领开发团队付出了艰辛努力,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看来,这一“里程碑”式项目成功落地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三句话:集团公司优秀的口碑、团结踏实的企业文化,以及对“三赢”理念的坚定践行。
 
  想好路线再迈步
 
  一个企业要生存,找到自身的特色是关键。以市场能接受的形式将特色“落实、落细、落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祝旭昇所在的中船风电新疆公司虽然人数不多,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践行集团公司“事前算赢、事中控赢、事后真赢”“三赢”理念,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充分依托中国船舶集团船海产业发展优势和清洁能源全产业链资源,积极探索彰显船舶特色、精准对接新形势新要求的“风电+”开发模式,持续培塑壮大核心竞争力,为开拓新疆新能源市场谋篇布局。
 
  开发模式方面,祝旭昇带领开发团队把功夫做在事前,依托集团公司风电全产业链资源,结合当地新能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核心需求,推出“新能源开发+补强集团产业链+强化央企与地方国企合作”的全新开发思路,成功申报并获批哈密十三间房100万风储一体化项目,成为集团公司目前单体获取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形成了风电机组合同额、储能系统合同额以及土建工程合同额累计超45亿元,对推动集团公司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该项目正式投运后,预计每年可贡献清洁能源约3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9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80万吨、氮氧化合物超过11000吨、烟尘等有害物质超过12900吨,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将有力推动当地绿电保供和降碳转型高质量发展。
 
  技术革新方面,新疆哈密十三间房区域昼夜温差大,8级以上大风一年达200多天,极大风速达到50.28米每秒,瞬时风速达十四、五级,是全疆著名的“百里风区”。针对这一特点,在祝旭昇团队全程密切协调配合下,该项目积极落实“事中控赢”理念,整合运用中国船舶集团风电产业优势资源安装了150台中船海装H176-6.7兆瓦低温型风电机组,并运用风储协同控制技术,实现了风能资源的最大消纳利用。针对不同地区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电网特点和能源产业转型需求,精准选用适配机型、按需投建产业配套设施,充分运用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全产业链自主配套优势,使清洁能源开发方案因地制宜“定制化”更务实、更具体。
 
  因地制宜寻方向
 
  2023年5月,新疆出台新能源开发“2.0版”政策,项目开发模式和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推动产业园区低碳转型”路径成为申报新能源项目获批指标最多、规模最大、竞争最强的路径。
 
  该项政策鼓励产业园区与新能源集聚区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主动承接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和环保、能效、安全生产等标准的高载能行业落地园区,根据用电消纳情况,配建同等规模新能源发电项目。
 
  乘着好政策的东风,祝旭昇组织团队强化项目过程管理,迅速转变开发战略,相时而动,以“产业园区低碳转型”路径,分别在哈密十三间房、伊吾淖毛湖规划50万千瓦、15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并于同年9月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备案审批。这两个项目的获取为新疆公司在哈密区域打造百万风储项目基地赋能添力,形成了目前中船风电同一区域最大规模的风电产业集群。
 
  祝旭昇表示,近年来,新疆公司始终坚持将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擦亮”品牌、创造价值的关键载体,深度融入绿色低碳转型整体部署,紧密结合所在地实际,因地制宜寻求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献力量
 
  定制化的清洁能源系统解决方案、过硬的项目建设能力和先进技术引领的风场运维体系,加上坚持对运营管理全流程进行事后复盘和优化改进,使中船风电运风场运营管理和价值创造能力在同区域风场中始终保持领先水平。
 
  在祝旭昇看来,公司取得的成绩,与整个团队始终坚持的“三度”密不可分——市场开发的热度、项目建设的速度、克服困难的深度:“风电行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但我一直觉得,做好清洁能源产业,是在为国家的绿色能源事业做贡献,是在为国家的绿水青山做贡献。”
 
  祝旭昇表示,下一步,新疆公司将立足集团公司和中船风电科技应用板块的全产业链优势,努力在新能源规模化建设、共享储能和新型储能建设路径中,积极拓展新的开发路径;同时,以产业带动为契机,多种方式推动新能源项目落地,为新疆公司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开发提供新的支撑:“一方面,充分利用集团公司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优势,以产业带动新能源市场开发,为长远发展储备更多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外部合作伙伴,形成内、外产业共同助力新能源开发的全新局面。”
 
  “在我看来,把自己内功练好的同时,着眼市场形势思考问题,把握好每一个项目开展前、中、后的关键节点,真正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做事情,做出自己的特色,就能把工作做好。”这位爽朗、热情的北方汉子笑着说,“对我们船舶人来说,我理解的特色,就是细致、效率和踏实。”
 
  | 文   字:刘   畅
 
  | 责   编:高红梅
 
  | 校   对:周   芒
 
  | 审   核:项   丽/甘丰录
 
  原标题:“三赢”在一线 ③ | 践行绿色发展道路 打造船舶特色“绿电”产业

热门评论

上一篇:中国船舶中船发动机全面实现“双过半”

下一篇:经济实用!马钢自主研发柔性烧结台车车轮加油机器人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