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2023—2025年)
- 来源: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2023/8/15 10:11:33
- 22326
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鹤壁市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鹤壁市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7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鹤壁市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全面落实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双长制”有关部署,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的通知》(豫政办〔2022〕88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实施“十大战略”、实现“两个确保”,深入开展“十大行动”,把绿色食品集群发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坚持绿色化、高端化、品牌化、智能化,坚持一群多链、聚链成群,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做优粮食制品、做强畜禽制品、做深油料制品、做精优势特色制品,大力实施冷链食品、休闲食品、特色功能食品、预制菜、数字赋能、金融服务、产品营销、品牌设计等升级计划,力争到2025年,建成全省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为打造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奠定基础。
(二)发展目标。
提升综合实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例达到3.3∶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绿色食品业布局进一步优化,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稳固。
壮大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力争创建4—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30家以上省级龙头企业。重点培育20家“种养加”企业、10家农产品上行企业、1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农业经营主体提档升级、做大做强、健康发展。
完善产业链条。积极培育小麦、玉米、花生、生猪、肉羊、肉(蛋)鸡、果蔬、艾草、红薯等9大重点产业链条,壮大链主企业,打造创新链前瞻引领、产业链完整融合、供应链协同集聚的食品产业生态。
打造产业载体。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10家以上,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13家以上;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15家以上,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家以上,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个以上;大力扶持农业企业上市,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库农业企业2家以上。
强化创新能力。突破一批食品业关键共性技术,新增一批食品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推动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研发水平提档升级,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实施品牌战略。培育知名品牌20个以上、省级区域公用品牌5个以上,品牌附加值和品牌经济比重不断提高,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更加突出。
二、重点任务
(一)做优粮食制品。先期推进浚县20万亩、淇县1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建设,到2025年努力打造百万亩级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确保浚县、淇县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加快专用面粉、功能性面粉研发,发展淀粉、糖浆等小麦、玉米制品精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开发中高档主食加工产品;推动淇滨区、山城区、开发区红薯淀粉、红薯粉丝粉条、酸辣粉等红薯制品精深加工。打造小麦、玉米、红薯产业链,到2025年,规模以上粮食及粮食制品企业营业收入达到65亿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粮食和储备局>、市科技局)
(二)做强畜禽制品。建设种猪供应基地,以浚县、淇县为重点,稳定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和规模猪场保有量。以山城区、鹤山区为重点,推广层叠式养殖工艺,建设蛋鸡和青年鸡养殖基地;以浚县、淇县为重点,建设绿色优质肉鸭、肉鸡养殖基地。围绕浚县“黄淮肉羊”完善种羊养殖、规模育肥和屠宰加工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建设标准化肉羊养殖基地。引导中小规模肉牛、奶牛养殖场实施标准化改造和牧场化转型,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场。推动畜禽就近屠宰加工,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模式,大力发展低温、调理、发酵和休闲肉制品产业,实现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推动现有龙头企业更新改造、延伸链条。打造生猪、肉羊、肉(蛋)鸡产业链,到2025年,规模以上肉类及肉制品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
(三)做深油料制品。扩大优质花生种植规模,以浚县优质花生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推进花生特色产业链条完善壮大。加快高端花生产品开发,支持企业开展花生油深加工技术研究,培育有机、绿色高油酸花生油品牌;发展花生巧克力、花生糖、花生酱、花生饮料等休闲食品和食品配料,不断拓展花生加工制品门类。加快特色油料研发,发展芝麻油、低芥酸菜籽油等特色油脂制品,探索研发秋葵、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打造花生产业链,到2025年,规模以上油料作物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四)做精优势特色制品。推动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蔬菜种植,优质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6万亩以上,推进单庄村设施蔬菜建设,扩大小河白菜等具有地域优势特色蔬菜种植面积;建设优质桃果种植基地,推进浚县善堂油桃种植业提档升级,扩大品鲜油桃销售市场;建设淇滨区、山城区优质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推进食用菌菌种、菌棒工厂化生产,支持开发、引进新品种;强力推进鹤山区艾草产业发展,研发适合市场需求的艾草制品;推进淇滨区特色茶饮产业发展,提升太行菊、冬凌草、桑叶、丹参等优质特色茶饮品质。挖掘发展药食同源功能食品产业,开发代餐粉、代茶饮用品、专用保健食品。打造果蔬、艾草产业链,到2025年,食用菌、茶叶、果蔬等特色产品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三、关键举措
(一)实施冷链食品转型升级计划。加快冷链产品发展,推进浚县、淇县速冻食品企业创新产品、增加门类、扩大规模。支持屠宰加工企业提升屠宰现代化水平,实现肉品冷链化运输、冷鲜化上市。提升果蔬生产加工企业产后净化、预冷、保鲜等初加工能力。扩大食用菌冷鲜保存、冷链运输规模,提高保鲜质量。支持浚县、淇县、开发区扩大销售合作范围,加快火锅食材产业冷链发展。加快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项目建设,补齐鲜活农产品流通“最初一公里”。推进企业与相关科研院所单位加强合作,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初加工、保鲜预冷、冷藏配送等设施建设,构建冷链食品产业体系。(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
(二)实施休闲食品升级计划。加快推进休闲食品迭代升级。支持浚县、淇县大力发展肉脯、小包装肉制品等肉类休闲食品。支持淇县、开发区大力发展谷物脆片、小麻花、小米锅巴等谷物类休闲食品、时尚早餐食品。支持浚县大力发展以花生为原料的零食及休闲食品配料生产,研发推广乳制品、花生制品饮料等休闲饮品。鼓励浚县、淇县、山城区分别以优质蔬菜、水果、食用菌为主导,研发推广适应市场需求的冻干果蔬脆片、冻干香菇脆片、冻干山药片等产品,延长产业链条。(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
(三)实施特色功能食品升级计划。加快食品添加剂产业发展,支持淇县、开发区围绕小麦淀粉、玉米浆、食用酒精等功能性配料,推动具有生理活性的食品药品添加剂产品走向市场。加快调味品产业发展,不断丰富鸡精、浓汤宝、香椿酱等产品门类。加快新概念健康食品发展,支持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发挥丹参、鹿茸、灵芝、艾草等天然中药材及其提取物的保健功能,开发用于治未病、预防慢性病和老年病的专用保健食品。(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
(四)实施预制菜升级计划。培育一批涵盖生产、仓储、流通、出口等环节的预制菜示范企业,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壮大。创新菜品门类,发展面向家庭日用、节庆聚餐的即食、即热、即烹、即配预制食品,推动浚县打造全国知名的预制菜加工基地。开发航空航天、户外拓展、应急救援等类型的预制菜产品,推动淇县建设航天食品产业园,打造“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的全国食品行业标杆园区。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预制菜产业研发,促进餐饮企业、中央厨房与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协作,推动研发成果及技术转化,创新加工技术,实现原料品质数据化、预制菜标准化、生产智能化、预制菜营养健康化。畅通销售渠道,支持预制菜企业拓展团餐市场、连锁餐饮市场、外卖配送等渠道。(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
(五)实施数字赋能升级计划。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支持食品企业引进或研发上下料机器人系统、搬运机器人系统、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后厨等智能设备,提升生产效率。以河南省数字乡村产业园建设为载体,重点培育10个数字乡村应用场景,壮大农业数字化服务企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食品业供应链深度融合。强化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建立完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动食用农产品凭“合格证+追溯码”上市销售,形成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全程可溯的信息化监管模式,提升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水平。(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服务大数据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
(六)实施金融服务升级计划。落实相关金融优惠政策,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为企业开展厂房、设施设备抵押,存单、订单、应收账款质押,银税贷等融资业务。鼓励保险机构围绕重点企业需求开发更多保险产品,提供多元化风险保障。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农业企业提供担保服务,适度降低担保费率。将符合标准的农业重点企业及时纳入上市后备企业库,推动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力争在2025年之前,新增2家企业进入后备企业库。(责任单位:市金融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人行鹤壁市中心支行、鹤壁银保监分局)
(七)实施产品营销升级计划。指导绿色食品企业稳定国内销售市场,主动对接国外的先进发展理念、生产技术和加工设备及高端人才,实施农产品出口和内销“同线同标同质”,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化绿色食品企业与京东、航天宏图等平台战略合作,建立我市冷链食品、休闲食品、特色功能性食品、预制菜等线上销售专区,扩大食品产业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合作社)
(八)实施品牌设计升级计划。以绿色食品品牌创建整市推进试点为抓手,推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健康发展,打造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培育一批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叫响善堂花生、小河白菜、缠丝鸭蛋、新镇韭菜等区域公用品牌;持续加大绿色食品培育力度,到2025年累计认证绿色食品经营主体达到60家、标志许可100个;助力食品加工企业讲好品牌故事、塑造品牌形象。加强与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合作,加快推进“国际小麦产业链品牌中心(鹤壁)”和浚县、淇县品牌供应链产业园建设,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品牌。(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培育工作,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统筹,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分别牵头组建休闲食品、冷链食品、预制菜等重点产业链工作专班,每月组织召开1次工作例会,研究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提出推动产业链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优化要素支撑。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统筹运用产业发展相关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为绿色食品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壮大。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用地的支持力度,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以绿色食品企业需求为导向设立科研项目,支持和鼓励我市食品企业牵头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深入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活动,大力培育各类人才。
(三)强化宣传报道。大力宣传我市绿色食品集群培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取得成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挖掘推广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合力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