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黑莓变身“致富果”深加工护航甜蜜事业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整理
编辑:三七
2023/6/27 18:56:01
23111
导读:随着黑莓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被进一步挖掘,黑莓这种舶来品,近年来发展成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
  黑莓原产于欧洲温带地区,适应性强,于1986年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次引入中国,现中国江苏等地有引种栽培,成为部分地区果农增加收入的致富果。
 
  黑莓果实可以直接生吃,或加糖和奶油,成为美味的甜点,也可加工成果酱、蜜饯、果冻、糖浆、果汁、黑莓酒、果酒、杜松子酒、利口酒。黑莓不仅味道鲜美,还营养丰富,含有花青苷、果胶、果酸和维生素C、维生素K、有机酸、粗蛋白、氨基酸、硒以及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此外还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青睐。
 
  随着黑莓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被进一步挖掘,黑莓这种舶来品,近年来发展成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黑莓鲜果极易氧化,不易保存,长期以来,鲜果保鲜难题限制着黑莓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蓝莓黑莓研究团队,创造性地使用了添加植物精油的纳米保鲜膜,利用植物精油靶向杀灭黑莓致腐菌,成功将黑莓的保鲜时间从三天延长至十天,这一创新大大扩展了市场销售范围。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许多地方还在推动黑莓精深加工转型。例如,扬州市马集镇自2013年开始就与江苏惠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功牵手,全力打造百汇园黑莓产业园。其中,百汇园黑莓深加工基地在2018年全面投产,实现年加工产能约8万吨,黑莓饮品、黑莓原浆、黑莓果酱、黑莓冻干粉、黑莓牙膏、黑莓精油皂等黑莓系列深加工产品不断被开发,大大提升了黑莓的附加值,有效促进果农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还着眼黑莓中的功能成分,研究其制提技术和产品化技术,帮助企业开发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据了解,黑莓在加工常规产品、果汁、果酒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果渣,约为原料的20%—30%。以往这些果渣都是随意弃置,或是简单处理后作为肥料,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研究团队发现,黑莓果渣中含有大量的花色苷,而黑莓中的生育酚几乎全部存在于占果渣重量80%左右的种子中。研究团队经过努力,成功从黑莓果渣中提取了食用色素、高纯度花青素及种子油、天然维生素E等高附加值产品,使黑莓实现最大资源化利用。
 
  在保鲜技术和深加工技术的加持下,黑莓抢占大健康市场,产业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热门评论

上一篇:夏天必备的洞洞鞋引发关注!这双“丑”鞋一年狂赚40亿

下一篇:标准发布 | 两项鞋类行业标准外文版获批发布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