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东台接下来这么做

来源:东台工信
2022/8/8 9:58:54
22956
导读:以创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统揽,围绕“绿色东台、智造东台、康养东台、幸福东台”建设战略取向,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强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工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全面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东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加坚实,连续七年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县(市),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创新百强县(市),被表彰为省首批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获评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和省智改数转成效明显地区,入选全省首批、苏北唯一的创新型示范城市。
 
  下一步工作
 
  2012年以来,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主要经济指标继续领跑盐城各县(市、区),东台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得到了省工信厅、盐城市工信局的充分肯定。
 
  下一步,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系列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创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统揽,围绕“绿色东台、智造东台、康养东台、幸福东台”建设战略取向,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强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
 
  1、创塑智造产业新标识,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做精做特做强四大地主导产业和精密结构件、不锈钢等9条产业链,年增长幅度保持20%以上,加快建设江苏沿海电子信息产业特色基地。到2025年,全市工业开票销售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5%。
 
  2、专注细分领域新方向,培育以专精特新为特质的企业发展雁阵。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建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持续开展“一企一策”精致化服务,支持企业扩大有效投入、加快技术升级、实施扩建项目,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到2025年,培育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280家,10亿元以上企业20家,超50亿元企业5家,超百亿元企业3家。
 
  3、提升数字赋能硬实力,培育以智能制造为特质的标杆企业集群。深入推进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诊断服务先行、标杆示范引路、主导产业领航工程,到2025年,制造业机床总数超3万台,主要设备数控化率达85%。建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0家、省级以上示范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3个;建成5G+工业互联网平台6个,创成省标识创新应用特色产业示范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0%。
 
  4、做优创新引领示范区,建立以转移转化为关键的产研科创高地。巩固省创新型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实施创新主体倍增工程,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到2025年,建成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2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实现突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5件,在新能源装备、5G电子元器件、新材料和功能性食品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0%。
 
  新闻发布会问答
 
  Q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持续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相关情况。
 
  市工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韶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至今年6月底,全市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单元150个,其中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8个;企业上云超550家,其中省星级上云企业209家;12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2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7家企业入选盐城市工业互联网标杆重点培育库,1家企业入选省第一批首席数据官(CDO)制度试点企业,1家企业获批省“腾云驾数”优秀企业;建成国内首个、盐城唯一的智能消费设备制造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金科森站),累计注册接入企业近8000家、标识注册量8.1亿、解析量6.7亿。获批省“5G+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1个,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104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12个,实现城区、园区、景区、镇区、社区5G信号精准覆盖。获评全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成效明显地区。
 
  一是通过政府引导力推“智改数转”。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目标,出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智改数转”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建立了周通报、月分析工作制度,定期督查推进“智改数转”工作。出台了“智改数转”奖励政策,积极引导和激励企业实施“智改数转”。市财政专门拨付18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免费诊断。举办了一系列“智改数转”专题培训,组织企业家赴先进地区学习“智改数转”的成功经验,帮助他们强化“智改数转”意识,提高“智改数转”水平。
 
  二是通过打造标杆带动“智改数转”。持续加大“智改数转”投入,着力培育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工厂)和省星级上云企业,今年新签约“5G+”场景应用项目14个,3家企业申报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企业申报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首批省星级上云申报企业达118家企业,超盐城申报总数的1/4。
 
  三是通过数字基建赋能“智改数转”。积极推广标识解析应用,累计接入企业7837家,居全省第三,实现了所有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科森公司建成基于标识解析的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保护和质量追溯平台,成为全国县域首家。大力实施“百家智能改造”工程,鑫科森5G+工业互联网结构件智能工厂项目、富乐华5G+功率半导体智能工厂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智改数转”诊断服务,积极培育“智改数转”典型标杆企业,大力实施标识解析“增强行动”,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3年内实现全市规上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数字化发展高地。
 
  Q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相关情况。
 
  市工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冯桂明: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转型发展任务,东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奋进绿色现代化、勇当沿海排头兵”奋斗指向,科学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是综合实力在争先进位中大幅跃升。对标先进找差距,凝心聚力谋发展,奋力推进产业强市,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十八大以来,全市工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长16%,2019年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今年可达1500亿元,是2012年的4.2倍。规上工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长12.9%,今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是2012年的3.4倍。梁垛镇、时堰镇先后建成工业百亿镇。
 
  二是产业质态在转型升级中持续优化。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大健康产业多轮驱动,多点支撑,新的动能加快集聚。2021年四大主导产业开票销售超千亿元,领胜科技、科森科技、富乐华等一大批产业链龙头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助力绿色发展,先后完成化工、船舶修造、烧结砖瓦、中频炉等整治,累计关闭企业65家,为高质量发展腾出发展空间。
 
  三是重大项目在持续攻坚中实现突破。组建38个专业招商局,设立6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持续深化“全员全域全年”产业招商,每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超80个,竣工超60个,总投资100亿元的联动天翼新能源快充电池模组及储能设备制造、总投资50亿元的海古德功率半导体、总投资50亿元的领胜3C系列组件模组和高性能材料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相继落户,为全市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添强劲动力。
 
  四是企业能级在创新发展加速提升。建立工作专班,实施梯度培育,着力推动企业提档升级、争星创优。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46家。2021年开票销售超亿元、税收超千万元工业企业分别达170家和40家,其中开票超10亿、税收超亿工业企业分别达11家、5家。2021年创成盐城三星以上企业31家,总数盐城第一,其中五星、四星、三星企业分别达8家、3家、20家。
 
  下一步,我们将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使命担当,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沿海发展、“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加快集聚主导产业,持续攻坚重大项目,培大育强龙头企业,争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Q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积极培育产业链,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市工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健:东台推进产业转型起始于2012年,当年为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市财政安排5亿元资金,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东台在全省率先实施转型升级的做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当年6月21日省政府办公厅在《专报信息》(第199期》,以《东台市设立5亿元转型资金大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为题,专题介绍东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经验,省领导专门批示。
 
  十八大以来,为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支持工业发展18条、支持工业发展20条、加快工业发展28条、补充16条和乡镇7条等政策,实实在在支持企业发展,2012年以来累计兑现奖补资金7.2亿元,增强了企业转型发展的信心。
 
  一、电子信息产业
 
  聚力打造“江苏沿海电子信息产业特色基地”,产品涵盖3C零部件、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10个行业23个门类,企业总数超200家,其中规上企业127家,46家企业为苹果、华为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配套,49家企业参与5G产品研发制造。今年上半年实现开票销售187.4亿元,增长26.2%,。领胜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电子模切制造商,承揽苹果公司65%左右的模切业务。科森科技在东台滚动投入超60亿元,先后建成科森科技、3C智造、科森光电、鑫科森四个厂区。富乐华半导体中国总部迁址东台,AMB活性金属钎焊载板项目填补国内空白,高纯精密石英产品和覆铜陶瓷基板产品集团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第一、第二;富乐华功率半导体研究院建成,为产业发展、技术升级、产品迭代提供支持。贺鸿电子、捷士通等企业深耕细分领域,5G地面接收器电路板、5G基站射频组件等产品处于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同时,新开工喜锐电子、耀鸿电子材料、鑫科森笔电及智能穿戴设备等一批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全力突破新型显示、半导体、智能终端等前沿领域,加快实现更高能级发展。
 
  二、高端装备产业
 
  主动策应“沿海能源谷”建设,推动海上风电集中连片开发,国内首个中外合资国华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正式投运,总投资50亿元的双创新能源、38亿元的国能风电项目加快推进,新能源装机容量达2300兆瓦。上海电气与玻钢院联合研制海上风电世界最长玻纤叶片成功下线。重抓“东台智造”核心板块,形成线缆机械、包装机械、纺织机械、造纸机械、海工机械等10多个特色装备制造集聚,整机制造龙头发展到28家,可生产各类整机装备产品116类。今年上半年实现开票销售109.6亿元。
 
  三、新材料产业
 
  重抓金属材料后道加工等产业链延伸,推动特种合金材料向线材、板材、管材、钢帘线等高端制品转型,新型功能材料向特种玻璃材料、新型光学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碳纤维材料等领域拓展,实现附加值提升、品牌品质升级。今年上半年实现开票销售190.4亿元,增长19.3%。
 
  四、大健康产业
 
  紧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端康养,擦亮“东台大粮仓”区域公用品牌,启动1500亩绿色食品加工园建设,推进茧丝绸、肉蛋奶制品、果蔬汁、甜菊糖、海产品、粮油产品等产业化、规模化。今年上半年实现开票销售83.9亿元,增长11.2%。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把主导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原则,制定产业链优势细分领域全景图、招商地图、链主企业图,实施挂图作战、按图索骥,全力推动产业链“扩量提质”,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Q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出台了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助企惠企政策,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坚定广大企业发展信心,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相关情况。
 
  市工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健:为加快促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支持工业发展18条、新8条、20条、22条等;2020年以来,在参考昆山、南通、盐城等地区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再次优化出台了制造业28条、补充16条和乡镇7条等政策,实实在在支持企业发展。
 
  我市政策对比盐城及周边县市,均采用了最高最优的奖励标准,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奖励范围广、类别多,我市政策从产业投资、“互联网+”、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培育、创新发展、绿色制造、中小企业发展等七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条款,涵盖设备、厂房、品牌、平台、产出效益等所有类别的奖励。二是奖励门槛低,我市奖励政策的门槛均比周边县市低,如招引产业项目奖励,盐城市最低门槛是2000万元,而我市为1000万元;技术改造项目盐城市最低门槛是500万元,而我市为200万元;应税开票销售盐城市首次达50亿元才有奖励,而我市首次达1亿元就能享受奖励;省星级上云企业,盐城市只对四星级以上奖励,我市增加了三星级企业的奖励。三是奖励标准高,我市在制定政策时,确保奖励标准均比周边县市高,如招引产业项目盐城市按照设备投资额的7%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而我市奖励的最高标准可以达到16%,且上不封顶;技术改造项目盐城市奖励的最高标准为8%,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而我市可以达到18%,比列比盐城市高了10个百分点,且上不封顶。
 
  2012年以来,市财政累计兑现奖补资金7.2亿元,其中2021年兑现奖励资金1.75亿元,创历史新高。政策的兑现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家投资的热情。10年来,全市累计实施技术改造和智能化改造项目1759个,规上企业主要装备新度系数超80%,CNC智能加工设备达2万台,在役机器人超1300台,“上云”企业超550家,建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8个;建成盐城市首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金科森站),累计接入企业数7837家,基本实现工业企业注册接入全覆盖,累计标识注册量8.06亿、解析量6.73亿。
 
  制造业一直是东台竞争发展的根基,是东台实体经济的主体。在区域竞争中,东台发展的各个关键阶段,制造业始终担当使命、走在前列,成为推动东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全市工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在鼓励企业项目建设、龙头培育、智改数转、创新发展、绿色制造等方面出台更多具有拾阶而上的政策,推进东台制造业继续走在苏中苏北前列。
 
  Q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不断加大5G基站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提升了全社会信息化应用水平,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相关情况?
 
  市工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抢抓以5G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整合全市资源,加快5G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着力打造“网络强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引擎。主要从四个方面推进5G建设:
 
  一是出台5G政策文件。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5G建设工作,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东台市5G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等一系列文件,统筹推进5G建设,市政府将“5G通信网络覆盖推广”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推进,明确了对新建5G基站的奖励政策,累计协调解决5G推进过程中的各类矛盾问题超430项。
 
  二是完成5G规划修编。组织修编《东台市通信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0-2025)》,市规委会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职能,积极指导规划编制,2020年通过市规委会审议并由市政府批复实施。规划到2025年,全市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700个,基本实现东台市域范围5G网络全覆盖。
 
  三是加快5G网络建设。紧紧围绕5G建设目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协调,调研学习外地推进5G基站的先进经验,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771个,列盐城各县(市)第一。今年以来,随着主城区5G网络覆盖基本到位,5G基站建设重心快速向农村地区延伸,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建5G基站333个,累计建成5G基站达1104个,基本实现主城区和农村集镇地区5G网络连续覆盖,重点园区、重要旅游景点以及高铁、车站、商圈等热点场所5G网络精准覆盖。
 
  四是促进5G推广应用。强化运营商的协同,全面推广5G行业应用,重点支持制造业领军企业和旅游、医疗、教育、行政执法等行业领域加快“5G+”融合创新应用,实现行业应用部署,目前,全市已累计签约实施“5G+”应用项目达40个,全年将达100个,鑫科森“5G+标识解析全连接工厂”项目入选省级示范,获省专项资金扶持,国华“5G+”项目申报工信部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对5G建设与发展的部署要求,积极营造5G建设良好环境,统筹做好5G建设各项工作,全力打造5G精品网络,力争尽快实现市域范围5G信号全覆盖和重点区域5G信号精准覆盖。重点推动5G“以建促用、以用促建”良性循环,加快实施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文化旅游、无人执法、远程医疗等领域的5G融合创新应用,积极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服务。

热门评论

上一篇: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兑现2022年第二季度鼓励制造业企业增产增效奖补措施的通知

下一篇:工信部: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3 1 N”工作机制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