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全球动力电池前20出炉:15家中国企业上榜!
- 来源:OFweek锂电网
- 2022/8/1 9:40:02
- 24236
来自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1-6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高达202GWh,较去年同期的115GWh大幅提升75.65%。
1-6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20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LG新能源、比亚迪、松下、SK On、三星SDI、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亿纬锂能、孚能科技、远景动力、多氟多、PEVE、瑞浦能源、捷威动力、塔菲尔、鹏辉能源、力神。
从上表可看到,除了松下以及丰田子公司PEVE是日本企业、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是韩国企业外,其余15家企业全部来自中国!
从TOP20的市场份额看,两家日本企业合计10.40%;3家韩国企业合计25.74%;15家中国企业高达61.88%。
相比2021年和2020年的半年榜单和年度排名,排名前二的宁德时代和LG新能源差距越来越大,而松下则让出了第三的位置,被比亚迪超越。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与第二的LG新能源的差距并不大了,并且在4月与5月的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比亚迪已位居LG新能源之上排名全球第二!
宁德时代优势明显
自2017年开始,宁德时代已连续5年蝉联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冠军。
从近处看,2021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场占有率为29%,2021年全年则提升至32.6%,最新的2022年上半年,则达到34.16%。
与第二位的LG新能源相比较,同期LG新能源的市场占有率则分别为22.7%、20.3%、13.86%。差距显然越来越大。
7月21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说:“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全球市场份额达到了34%。目前,宁德时代的产品已经覆盖了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动力电池出货量超过了400GWh,全球每三辆电动车中就有一辆配套宁德时代的电池。”
有一个现象是,2022年累计装机量前20名的车企中,除比亚迪外均为宁德时代客户,且份额方面,包括蔚来、理想、南北大众等主流车企均为独供,特斯拉、吉利、小鹏、长安、上汽等为主供,客户质量与份额显著优于同行。
LG新能源上半年净利暴跌85.7%
全球市场占有率一退再退之际,LG新能源的业绩也不容乐观。
7月27日,LG新能源发布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净利润为899亿韩元,同比下降85.7%;营业利润为1956亿韩元,同比下降73%。LG新能源表示,利润下滑的原因为全球供应链持续中断。
由于LG新能源在今年1月已通过IPO募集达到110亿美元的资金,其上市后,正在将更多资金弹药用于扩产,因此,目前LG新能源对未来仍保持乐观。例如,在第二季度业绩发布会上,LG新能源宣布了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并设定在未来五年达到营收三倍增长、实现两位数的营业利润率的目标。
但是,LG新能源的动作偏慢。美国建厂一波三折暂且不提,其对主流技术路线磷酸铁锂电池的布局,似乎没有最初计划时那样顺利:
最早市场上的报道是,LG新能源已于2020年年底在韩国大田实验室开始研发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最快有望在2022年建设一条中试线。
到了今年5月,报道的风向改为LG新能源计划从2023年10月开始生产标准尺寸的磷酸铁锂电池。
至7月27日,LG新能源终于宣布,计划于2023年在LG中国工厂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磷酸铁锂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特斯拉等车企也将重心转向磷酸铁锂路线,LG新能源为了提高市占率、维护现有客户,必须要进一步布局磷酸铁锂电池。
更多锂电企业各显神通
比亚迪风头正劲,这得益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热销: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以64.7万辆的成绩,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最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由于手中积累极多订单,比亚迪今年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车热销也将是常态,且会越卖越多。限制比亚迪的,目前只是产能问题。与之对应的,就是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装机量还将节节攀升。
从同比增速看,达到100%增幅之上的共有12家之多,分别是多氟多、欣旺达、孚能科技、比亚迪、鹏辉能源、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SK On、捷威动力、亿纬锂能、宁德时代。上述12家企业,除SK On为韩国企业外,其余11家企业全是中国企业。
多氟多以935%的同比增长幅度,增速最快。其中的原因,是多氟多去年同期电池装机量的基数较小,所以该公司目前位居14位。其发展之迅速,则令市场刮目相看。
总结
未来的动力电池市场仍会越来越大。7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称,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的投资已超过万亿,产能扩张到1000 GWh;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进入TWh时代,产值也会进入万亿级别。
这仅仅是中国市场。
当然,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较大挑战。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指出,疫情形势不稳定造成不确定影响、原材料及四大主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电池成本上升、动力电池芯片短缺导致电池包供货周期延长、低碳发展考验企业对供应链的整合能力等因素不可小视。
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仍将非常激烈!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