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不惧危险环境,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勇担重任

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今夕何夕
2020/7/15 11:03:08
57713
导读:保障工厂、居民用电顺畅、高效,多年来一直都是电力企业的主要目标。随着工业生产的规模化、批量化推进,如何对电力供应线路、电力发电设施等进行高效管理和维护,已经成为了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时至今日,工业、农业、居民用电量迅速增多,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也成为了电力供应的主要方式。除了保障电力的稳定输送外,对电力进行巡检和抢修也考验着电力服务商的经营智慧。
 
  在传统电力运维模式已不能适应智能电网快速发展需求的大背景下,借助智能机器人、巡检无人机、智能摄像头等智能装备来监测区域电力输送状况,并及时解决输电线路搭建、输电设备停运等问题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将机器人技术与电力技术相融合,通过智能机器人实现无人化电力运检已经成为智能电网的一大特点。
 
  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消息,日前第四代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完成首次作业后,全面投入配网运行。至此,国网公司已成功完成单臂人机协同、单臂辅助自主、双臂自主3种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研发,在有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有效防范了作业中人身安全风险。
 
  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4.0版,运用采用了视觉识别、运动控制、三维环境重建等核心科技,首创应用于线缆识别定位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首次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双臂机器人带电接引流线作业的路径规划算法,自主研发出适用于带电作业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工具,让机器人可以高效完成自主识别引线位置、抓取引线、剥线、穿线等任务,这可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升电力作业安全性。
 
  在地形复杂、空间窄小地带开展电力作业,往往比在开阔、平坦地带难度更高。而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则能够较好地适应实际电力检测、电力线路铺设等的要求。体积小、重量轻、灵活度高的人工智能配网带电机器人出现后,电力作业单纯依靠人工进行的传统模式已经逐渐被打破,人机协作也更为符合电力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
 
  当前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研制成功与正式“上岗”,让许多业内人士看到了智慧电力发展的新希望和新蓝图。除了智能机器人、巡检无人机等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外,智慧电力厂区、电力公有云、5G分布式电力能源调控、5G精准实时高级电力计量等,也正从不同层面上塑造着电力产业的发展格局。
 
  而各种新业态、新应用的争相涌现,也让人们看到了各种前沿科技给电力行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毫无疑问,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迅速发展,除了对工业产品制造带来了显著影响外,也让包括交通、电力、建筑、教育、医疗、视频等在内的多个行业进入向着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深水区”。在核心技术不断进步、关键材料研发提速的大环境下,未来将有更多新技术、新产品融入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
 
  不过,智慧电力建设也面临重重挑战:一是商务壁垒(即强渠道),二是技术壁垒(即技术性)。综合来看,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产品涉及力学、数学、计算机、机器学习、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而要想实现电力系统的一体化覆盖和控制,就非得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不断突破。
 
  今后,除了现有功能外,智能机器人除了在配电室外,还应该在市区、郊区、山区等多种环境下有更为强大的适应性,并开展多种类型的现场应用。对于国内电力产业来说,也需要在有条件的地区打造电力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实现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条贯通。而这一目标的达成,还需要业内人士共同携手,脚踏实地去努力!

热门评论

上一篇:从宠儿到弃儿,华为5G的英国之旅真的结束了吗?

下一篇:共享经济“流年不利”?美国巨头的抗争恐难阻颓势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