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共享经济腾飞的关键:区块链的无限可能

来源:OFweek物联网
2018/6/4 9:04:21
24907
导读:共享单车被毁,共享雨伞不被归还的事件时有发生,依靠个人素质显然无法杜绝,那么该如何避免呢?
  【中国智能制造网 行业动态】自从共享单车的爆发式发展后,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充斥着各种共享经济下的特有产物。如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而这些事物的出现,也着实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与此同时,共享单车被毁,共享雨伞不被归还的事件时有发生,依靠个人素质显然无法杜绝,那么该如何避免呢?
 
  共享经济的发展
 
  早在1978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 L. Spaeth)在自己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便提出了“共享经济”这一概念。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逐渐由短缺型经济向过剩型经济转变,带来的后果便是人们无法充分有效的使用自己所拥有的物品,因此把这些闲置的商品进行共享显然是一个好的选择。因此共享经济也开始逐渐繁荣,随着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发展,让大部分闲置商品得以充分利用。
 
  而在我国,从网约车到共享单车,共享经济已经开花结果。但不论是之前的共享单车损毁抛弃的问题,还是网约车上顺风车安全问题,都折射出了共享经济如今经历野蛮生长后还缺失的部分。
 
  信用是共享经济的根本
 
  回到共享经济本身,共享经济的根基在于信用,若没有信用的保障,也就无法实现共享经济的稳定安全可持续性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信任机构或者相关政策来对共享经济市场进行约束。
 
  举个例子,如今当我们使用共享经济下的设备时,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无法判断该设备使用状况如何,以及提供设备的企业是否诚信。这时需要有相关机构来中间进行担保,为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为用户进行基本的安全保障。
 
  而这种信任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让交易透明化、公开化,也能够使消费者随时比对价格,查询交易对象的信用等级。但是这种制度的建立需要的时间以及成本都很高,若要按部就班的培养这种信任体系,则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从社会中快速培养出专业的第三方信用中介,为用户创建基本信用制度,可以提供专业的交易信用评级及查询服务;其次是公开失信者名单,让其失信行为纳入信用网络之中,可有效遏制共享设备的丢失及损毁;后需要线上、线下以及政府参与其中,让各大行政单位的信息相互沟通,提供有效信用记录,建立共享经济的信用体系。
 
  但是如此耗费时间及精力,还要沟通各大部门进行信用记录的调查,后建立的信用体系还不一定能够运行,毕竟还有太多因素可以干扰到共享经济下交易双方的实际操作过程。
 
  恰逢其会的区块链
 
  而区块链这种技术的出现,给了如今共享经济一种新的交易方式。区块链的本质,便是为了解决信任问题而存在的,它作为交易双方信任的媒介,可以有效的解决交易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问题。
 
  举个例子,当我们拥有了一些闲置的物品,比如闲置的自行车或者闲置的雨伞,想要通过共享经济把它租出去,但是在交易时,由于双方彼此不够了解,所以还没有建立有效的信任关系。这样只能找到一个中间人作为公证,而区块链则可以作为一种智能合约将他们联系起来。
 
  由于区块链的天然属性,可以让这份合约被区块中的所有人所看见,并且也无法篡改,因此这份由区块链构成的合约具有强大的效力,可以让交易双方放心的把自己的物品按照合约上的方式进行交换,并且这个过程是完全公正、公开、透明的。
 
  若是在归还时无法按照合约上的要求进行,那么自然要承担违约的责任,由于是区块链上的合约,因此在交易之前便可以把违约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放在其上,违约之后自然按照合约之上进行赔偿。由于区块链合约的公平,也不会担心一份合约会侵吞自己的财产。这样便的解决了信任的问题。
 
  对于共享经济本身而言,要想做大,则必须做到让参与者觉得放心,觉得风险很低(甚至没有风险),觉得可靠、安心,那么,这个点子一旦成功实现,就会有许多人愿意投入,并自动发展出更有效率的共享方式。
 
  小结
 
  区块链与共享经济的结合便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甚至都可以不用中间的信用机构插手,便能完成这种陌生人之间的共享交易。
 
  遥想当年互联网出现之时,本质上就是为了与所有人分享一些被物理阻隔的信息,而共享经济则是为了分享现实中被闲置的商品,显然这种分享的观念已经从网络中向现实中扩散。从互联网发展到如今的价值就可以看出,未来共享经济也将迸发出极大的能量,加上区块链的保驾护航,未来值得期待。
 
  (原标题:共享经济腾飞的关键:区块链的无限可能)

热门评论

上一篇:5G标准即将敲定 中国商用进度加快

下一篇:如何让仪器创新研制“无后顾之忧”?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