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展望2018,区块链之外可能火的新技术领域

来源:亿欧
2018/3/1 8:51:26
25946
导读:不少行业人士不得不面对一个悲伤的事实是,能想到的新技术热词似乎都火过一遍了,那么区块链之后应当去关注什么新技术领域呢?
  【中国智能制造网 行业动态】 过去几年来,几乎每年都有一个新技术热点出现,从早些年的大数据、云计算,到后来的无人机、机器人,再到近两年的AR/VR、人工智能,以及18年伊始爆红的区块链。然而,不少行业人士不得不面对一个悲伤的事实是,能想到的新技术热词似乎都火过一遍了,那么区块链之后应当去关注什么新技术领域呢?


展望2018,区块链之外可能火的新技术领域
 

  为了回答还有什么新技术值得关注,以及更重要的还有什么新技术未来可能变火,我们对各类前沿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可能会火的新技术的一些内在原因,筛选了一些除区块链外,2018年可能火的新技术方向,还预测了一些更长远的新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例如:
 
  2018可能持续火热的新技术热词:物联网、边缘计算;计算机视觉;工业物联网;自动驾驶;航空航天等。
 
  未来新技术三大趋势: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再一次循环;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硬件的企业上市浪潮;新能源-新材料的突破期待。
 
  详见下文。
 
  一、研究方法
 
  首先总结出目前相对关注度较高的候选的新技术热词库,并对词库的词进行了基础的分级,并概括出可能影响新技术热度的一些重要概念。之后,对过去几年的热词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一些词之所以热起来的可能内在原因。后,结合发现的规律和当前各领域发展情况,对2018年的热词及更长远的新技术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二、一些关键概念
 
  候选词库
 
  我们将近些年比较受关注的各种信息技术相关新技术进行了归类和整理,并大致进行了两级划分,分为领域较宽的一级词和相对具体的二级词。虽然还可以往下划分出更具体的三级词,但太细的词难以形成大的热度,所以再细分已无必要。部分行业相关主题词难以进行级别区分,统一归类为一级词。生物医药相关新技术,如基因工程等,不在本次研究范围内。
 
  传播的滴水模型
 
  新技术的在市场,尤其是舆论的传播过程,十分类似将水滴落到水面的滴水模型。当一滴水滴入一片水池中,大概分成3个阶段。阶段,落下的水滴在滴落位置冲击水面,引发水面大幅度的震动;第二阶段,水面在水滴的压迫下反弹和波动,甚至可能溅起水花;第三阶段,落水处的波动带动周围波动,并向外扩散,虽然波动幅度不大,但会持续较长时间,蔓延较远的范围。
 
  新技术引发的市场波动,与滴水类似,阶段是新技术引发对投资市场和行业层面的关注,引发一波投资热潮,第二阶段是在投资带动下,相关行业的强烈反映和关注,甚至可能引发大范围社会关注。第三个阶段是在行业带动下,新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持续而缓慢的传播,这个传播相比于前两个阶段,有一定的滞后和持续性。
 
  以VR和人工智能为例,下图反映了2015年至今两个词的百度指数和媒体指数变化,这两个指数一定程度上就是该词热度的体现。可以看出,VR在16年上半年达到热度后,在17年全年,虽然已经不受资本市场关注,但依然维持了相对较高的热度,甚至相当长时间内高于17年火热的AI。当然从图中也可以看出,2018年社会层面,人工智能仍将维持较高的热度。当然如果我们把区块链作为对比加入,则是下图,区块链的热度爆发力远高于VR和AI。
 
  两级风口:小火与大火
 
  与滴水类似是,新技术的第二阶段传播的热度强度,也就是常说的形成的风口,通常能够分成两级,一级是专业领域、行业、投资领域的高度关注,在业内火起来,简称小火,比如前几年的人脸识别。另一级则是达到某些条件后,在更广的社会范围形成大规模关注和传播,简称大火,比如17年人工智能的全社会关注和讨论。
 
  看起来有潜力的新技术,通常能够引发小火,但能否大火,取决于需要特定的条件。新技术热点在资本市场的小火通常能够持续多半年左右,半年内,投资机构完成市场认知和投资布局,开始观望。而要形成大火,需要社会更多人参与和关注,中间的时间间隔和达成条件并不明确。例如人脸识别,12年深度学习的应用识别识别率大幅上升后,就引起了一波资本热潮,之后的15年,马云还公开演示了支付宝刷脸。但直到17年,随着人工智能整体火热,人脸识别和AI才获得全社会大范围关注。09年就诞生的区块链技术,更是在近8年后的2018年,突然火热了起来。
 
  产业内生创新与外来式创新
 
  过去几年,不论是大数据、云计算还是人工智能,火的各类新技术创新,无一例外都来自互联网风险投资领域,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对绝大多数行业而言,这些创新都是来自另一个领域的新力量,冲击并为行业带来改变。然而当互联网红利渐渐消失,技术创新与投资热潮逐渐向产业渗透,诸多产业自身本来就持续存在的新技术创新,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并得到关注。
 
  这时候,我们认为,应当将技术创新分为产业内生创新与外来式创新分别进行考虑。对很多行业而言,产业内生创新,例如工艺水平提升,带来产品生产效率的提升,是行业自身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带来的价值,或许远大于外来信息技术的价值,但因其多与行业外大众无关,很多也依赖行业内发起和实施,故大众缺少认知。而对有的行业,除了产业内生创新,外来的信息新技术也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例如电商极大的冲击和变革了零售行业。
 
  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外来式创新,占据了过去多年新技术热潮的主流。因信息技术与大众关系较为密切,未来大火的新技术可能仍以此类为主,但产业内生创新也可能孕育着更多的实际价值。
 
  三、新技术大火的条件
 
  新技术的小火,基本源于多数投资机构对新技术应用前景的乐观判断,比较容易形成共识。而新技术的突然大火,其作用因素要多的多,很难预测。但通过对比小火的新技术名词和大火的新技术名词,我们还是发现了能够大火的新技术的名词所具备的一些特点:
 
  首先,一个必要条件,这个技术必须不好理解。新技术的火热,主要源于社会需要持续关注来建立认知。认知建立后,关注度自然就会降低。越难理解的技术,建立认知所需的时间越长,持续关注度也就越高。
 
  第二个必要条件,新技术必须是是上面提到的一级热词。通过对比一二级热词的百度指数,以及对行业的观察,我们发现,真正能够大火的,一定是一级词。二级词由于范围比较窄,很难形成足够大的关注度。
 
  第三个重要条件,则是新技术必须跟大多数人有关系。纵观之前的大数据、AI、VR、区块链等热词,都是初被认为能够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影响和变革的技术(虽然后来证明并非如此),也就意味着很多人都会关心,这些技术到底会给自己和所在行业带来什么影响。产业内生创新通常很难满足这个条件,所以很难大火。而外来式创新则经常能够满足这个条件,因此火的多是这类词。
 
  第四个虽然不是必要,但对热度有重要影响的条件,就是普通人能够从新技术中找到自己获利的机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人的本性。如果事情跟人有关系,人会投入精力关注,而如果能从中找到获利机会,人的热情和行动力将被点燃,如果能够获得暴利,人会为之疯狂。VR和区块链能大火,跟很多人希望从中找到发财的机会有很大关系。AI虽然也很火,但是门槛太高,热度差了不少。
 
  新技术大火的发生时间,则难以发现明显规律。新技术的大火主要推动力是媒体的大规模宣传,但背后的直接导火索,则可能性很多,有时候是持续融资或超大额融资披露,也有时候是某个影响力很大的人或机构的一次动作。16年下半年开始AI企业持续融资推动了人工智能的热度,Magic Leap 数亿美元的融资推动了AR的火热,Amazon Go虽然带起了无人店风潮,但无人店真正大热,是多家无人店的接连获得融资以及各零售巨头的参与。
 
  四、2018后续这些新技术词或许会火
 
  能大火的词:没有
 
  除了已经火起来的区块链,按照上面的标准从新技术一级名词中,筛选可能大火的词,似乎难以找到。
 
  接近:物联网
 
  物联网一直被认为是未来前景巨大的领域,不少机构预测到2020年,联网设备将超过数百亿。17年低功耗广域网LPWAN标准和技术已经完备,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等也陆续完成了规模大的NB-IoT网络建设,兼容NB-IOT和LoRa标准的双模设备越来越多,几大运营商都计划在18年推广NB-IOT大规模商用。
 
  虽然物联网也具备影响很多人的条件,但一方面物联网太好理解了,另一方面投资领域对物联网已经持续研究了很久,大的投资机会似乎并不多,所以物联网一直难以形成大热。不过物联网相关的一些名词,比如工业物联网、边缘计算雾计算,因为相对复杂,且潜力更看好,可能会形成小的热点。
 
  小火的词
 
  虽然似乎看不到具备大火条件的新技术热词,但从产业本身发展角度,一些领域有发展潜力,可能被机构看好,可能会小火:
 
  计算机视觉
 
  作为受深度学习影响深刻的领域之一,计算机视觉宽广的技术边界和应用范围,以及持续的技术进步,使其长期处于行业的高度关注之下,CV的商业化进程也随着技术和产业发展,持续稳步推进。因此计算机视觉相关领域,2018年仍将保持相当的热度。
 
  相关词:图像识别、机器视觉、SLAM、AI芯片、深度摄像头
 
  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是AI的典型应用案例,又和几乎所有人都有关系,自动驾驶技术也一直在持续进步,18年Google等公司的小批量量产自动驾驶车将上路,还有很多自动驾驶公司的车将迎来大规模路测,自动驾驶在媒体层面的热度恐怕将长期持续。
 
  相关词:车联网、无人送货车
 
  民营航空航天
 
  SpaceX重型猎鹰火箭发射的消息传播甚广,但很多人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个例对待,没有意识到民营航空航天整体宽广的市场前景。不过低轨道卫星通信网络、无人航空器等领域前景还是相当宽广。
 
  航天方面。过去几年随着军民融合推进,相关政策的放开,中国已经诞生了零壹空间、蓝箭空间、翎客航天、九天微星、天仪研究院、欧科微等诸多民营航空航天公司,进行民营火箭和卫星的研发,其中几家近还都获得了过亿元的融资,他们的卫星已经或即将在2018年发射到近地轨道。随着越来越多的相关新闻出现在大众视野,或许在行业内能够掀起小高潮。
 
  航空方面。无人机的行业应用在持续落地,相关各类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各种大小无人机物流等消息不时见于媒体。此外,随着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解禁,机上娱乐或将迎来机会。机上娱乐与多数人有关系,民航也容易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一旦相关应用落地,也很容易形成热点。
 
  相关词:民营火箭、民营卫星、无人机物流、定位导航
 
  工业物联网
 
  在国家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大背景下,互联网和物联网向工业的渗透也在逐步加深。工业物联网不是一项单项技术,而是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随着过去几年相关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工业物联网逐步具备条件,或将更多的铺开。
 
  但由于工业本身跟大众离的比较远,因此工业的热度可能主要还是集中在行业内。
 
  相关词: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
 
  网络安全
 
  随着物联网、新零售、工业物联网等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走向信息化,并开始向云端迁移。网络上汇集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尤其是隐私相关信息,隐私信息泄露和远程控制的风险也就越来越高,信息安全也变得格外重要。360水滴摄像头事件就是个端倪。由于关涉个人切身隐私和利益,网络安全相关案例一旦出现,容易引起很高的关注度。
 
  智慧城市
 
  不论是智慧安防,还是智能交通,融合了AI+IOT两项前沿技术的智慧城市,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展,只不过,目前的公众关注度还不高。作为按照当下新理念全新设计的城市,雄安新区将以其的智慧城市设计,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关词:智慧交通、智慧建筑
 
  光机电
 
  各类半导体、传感器、芯片等,作为下游技术的上游支撑,随着信息相关技术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相关词:传感器、专用芯片、激光定位、雷达
 
  除了这些,在政策大背景下,绿色经济,农业现代化,新能源,海洋装备等领域,2018年,可能也会迎来更高的关注。
 
  五、更长远的新技术发展趋势
 
  跳出2018年,从若干年来新技术大的发展脉络上,对未来几年新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能够梳理出三个大的主线: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再一次轮回
 
  过去的几年,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从云计算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一波发展,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主要集中的互联网及本身数字化程度高的行业。近来,实体零售、工业、农业等传统非数字化的行业,开始通过新零售、工业物联网、智慧农业等,进行数据的积累并上云,这一过程可能前后历时数年。
 
  除了产业互联网的数据上云,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发展,对云计算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因此,18年以来,云计算或许仍将存在一波大的发展。未来几年这些行业完成上云和数据积累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又将能够逐步应用,发挥出其威力,形成新一波发展。
 
  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硬件,上市潮带动短期热点
 
  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硬件等领域,经过几年的发展,相关产业目前进入相对成熟阶段,诞生了一批体量大的公司,未来几年,这些企业将会陆续上市,引起行业的高度关注。除了刚刚上市不久的华米,小米生态链还有多家公司达到独角兽标准,纳恩博等已经是,上市只是时间问题。
 
  除了小米,其它类似产品的行业,未来几年或许也将陆续启动上市。例如易瓦特、臻迪科技、科沃斯等。
 
  但是,由于这波公司的行业和技术发展相对想象空间已经不大,上市只是之前一波机会的结果,看不到新的一波机会。华米上市首日破发,或许就与资本市场对相关领域未来不看好有关。
 
  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经济,期待突破
 
  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是以能源技术的突破为核心。当前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逐渐到达天花板,能源和材料成了制约人类科技发展的突出瓶颈,能源、材料技术目前始终处于小步慢跑阶段。同时,18年伴随着国家绿色经济的战略,市场对新能源的关注度也在越来越高。
 
  随着关注度的增高,越来越多的国资背景资本和产业资本、风险资本开始关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相关领域发展或许将提速。
 
  风口不重要,技术须解决产业问题
 
  尽管技术领域在持续形成大小的风口,不少人希望从风口中寻找到机会。但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之类的通用型新技术或将越来越少,试图赶着风口拿新技术去寻找问题的方式将越来越难。身处产业内,发现现有产业、行业存在的问题,再用新技术去解决现有问题,或许才是新技术未来的正确打开方式。

热门评论

上一篇:机器学习给制造业带来巨大变革

下一篇:智能还是智障?智能音箱成控制中心尚需时日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