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机器人在华吹响集结号国产机器人如何突围

来源:OFweek机器人网
2017/12/7 10:38:03
31240
导读:近段时间来,得益于众多国内外媒体的大力宣扬,“中国机器人”的名头享誉世界。同时,基于国内庞大的市场,吸引了当前工业机器人巨头的目光,纷纷加紧布局中国市场,企图分享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近段时间来,得益于众多国内外媒体的大力宣扬,“中国机器人”的名头享誉世界。同时,基于国内庞大的市场,吸引了当前工业机器人巨头的目光,纷纷加紧布局中国市场,企图分享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

机器人在华吹响集结号 国产机器人如何突围
 
  目前,如KUKA、ABB及安川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厂商,均在国内布局了基地或工厂,具体来看:
 
  KUKA:目标产能将翻番
 
  早在2013年,KUKA在中国的期厂房就已在上海投入生产。而在近日,据外媒报道,德国机器人制造商KUKA将在中国增设两处新工厂,以扩大在华产能。具体来看,KUKA将于2018年1月在上海投产第二家工厂,欲扩增产能至目前的2倍,达2.5万台。第三家工厂将于2019年在广东建设,产能目标定为目前的4倍,达5万台。
 
  ABB:中国三处基地不够用
 
  同样,ABB公司已在中国青岛和珠海建设了机器人生产基地,后来又在重庆成立了过程自动化业务部工程中心,通过整合过程自动化部门在国内工程支持的系统资源,以实现工程资源的充分优化和利用。而ABB中国机器人业务的负责人李刚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中国三处基地并不够,今后还需要在北部等地区开设制造中心。
 
  安川:第三工厂已完成上梁仪式
 
  安川公司2010年6月在沈阳建立工厂。由于智能手机、机器人等行业需求的大幅增长,2012年11月安川(沈阳)启动了第二工厂的建设。截至今年4月,累计生产机器人数量已突破200万套,成为安川集团中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为扩增产能,今年5月8日,安川(沈阳)第三工厂开始建设,目前已完成上梁仪式,正式竣工的日子已不遥远。
 
  发那科:宝山一、二期工厂竣工投产
 
  1997年11月,上海电气集团和FANUC公司联合组建了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2010年12月,发那科(上海)在宝山一期工厂建设了全新的机器人系统工厂、各类实验室、培训教育设施和技术服务机构。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进一步提升发那科服务全国的能力,发那科(上海)二期工厂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竣工。一、二期工厂合计占地将近60000平方米,其中近40000平方米属于系统工厂,用于系统集成的研发制造、安装调试和出厂检查。
 
  除了的“四大家族”以外,还有柯马、爱普生、川崎重工及三菱电机等厂商,均已在中国设厂生产及销售工业机器人产品,未来还将实施增加对华投资,以巩固其在市场地位。
 
  中国市场何以吸引机器人巨头关注
 
  中国机器人市场之所以能够获得诸多巨头的青睐,或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机器人应用领域众多
 
  汽车制造业是我国目前应用工业机器人广泛的产业。在冲压、压铸、锻造、加工、焊接、喷涂、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码垛等生产环节中,机器人相比人工劳动力更加有序。
 
  除了汽车制造业以外,以3C制造业(计算机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其他制造业,由于生产线呈流水化,加之市场需求量巨大,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劳动力不仅节省成本,而且效率更高,还能减少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产品质量问题。此外,在建筑、国防军事、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领域也越来越多需要机器人参与,如无人机、警备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用机器人等均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走进人们的生活。如此巨大的中国应用市场,使得国外机器人企业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此。
 
  2.产业升级转型需要
 
  自“十二五”规划制定以来,我国制造业生产线逐步向工业化、信息化迈进,而我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装备的市场刚刚起步,这就给国外机器人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此外,“机器换人”和“智能制造”被认为是推动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而我国目前的机器人密度(每万名生产工人占有的机器人数量)相对较低,也给未来市场的开拓提供了广阔空间。
 
  3.国内外机器人差距
 
  由于国产机器人发展时间较晚,因此在起跑线上已落下国外一截。在关键技术和关键零件方面皆落后国外机器人。在以人机交互、控制技术、传感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为主的关键技术领域,国外占据了先机。在关键零部件领域,精密减速器市场基本被日系机器人企业垄断,伺服系统则以日系、欧系机器人企业为首。
 
  由于国外机器人企业拥有技术和充足的资源,因此能满足相对较复杂的多关节机器人市场需求,在汽车制造、焊接等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而国产工业机器人多集中于低端应用领域,主要是搬运、码垛等低端机器人,应用领域多在家电、基础制造领域,附加值偏低。
 
  战场火热,国产机器人如何突围
 
  此前,美国相关机构发布报告显示,中国拥有世界大和发展快的机器人市场。据IFR(机器人联盟)预测,未来3年,中国将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起主导地位并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到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量将达16万台,占销售量的40%。
 
  而近年来,我国也意识到了机器人产业发展对于本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性,政府和企业纷纷发力。
 
  从政府方面来看,2012年工信部发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2013年提出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更是以多条措施助力完善我国机器人产业结构;2016年出台《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更是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推进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企业方面来看,国产机器人企业分为几大派别,发挥着各自的优势,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
 
  具体来看,以新松为首的具备政府科研背景的机器人企业,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从生产模式、营销模式以及管理模式上实现跨越性发展。目前,新松机器人已彻底打破国外同类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局面,拥有国内市场50%以上份额。
 
  以新时达、拓斯达、埃斯顿等为代表的民营机器人企业,紧跟政策指引,坚持企业自主研发,各自具备独特的商业运营模式,成为中国机器人市场的中流砥柱。
 
  此外,家电行业巨头美的、格力也纷纷将目光投向机器人领域。对比二者,美的通过收购KUKA引进外来先进技术,融合发展;而格力走的是自主创新,产业多元化。但二者均把智能制造作为未来战略的重点。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部分专业机器人企业或科研机构在的研究之路走得更加长远。例如在家用机器人领域获得国内外好评的科沃斯机器人、无人不晓的人形机器人独角兽企业优必选以及世界无人机产业发展的大疆等,他们各自在擅长的领域开拓了一片属于国产机器人的领土。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大机器人需求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潜力大,市场空间广阔。尽管众多国外机器人企业都将目光瞄准中国市场,但相信在我国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战略的双轮驱动下,国产机器人突出重围或许指日可待。
 
  原标题:机器人在华吹响集结号 国产机器人如何突出重围

热门评论

上一篇:VR技术走进消费级市场 四大瓶颈尚待突破

下一篇:智能医疗众望所归 医疗机器人将迎来重大突破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