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叶荫宇:国内机器人商业应用的瓶颈是通盘调配能力

来源:36氪
编辑:沐子飞
2017/6/27 9:16:38
36040
导读:中国是主要的风电市场,拥有10万台风电设备。这些设备是真正意义上的庞然大物,以起到支撑作用的设备主体部位塔筒为例,它的直径都在3、4米左右,高度在70、80米左右。
  【中国智能制造网 名家论谈】中国是主要的风电市场,拥有10万台风电设备。这些设备是真正意义上的庞然大物,以起到支撑作用的设备主体部位塔筒为例,它的直径都在3、4米左右,高度在70、80米左右。
 
  作为风机的主要支撑装备,塔筒经多年运行表面需要清洗维护。目前塔筒的清洗和维护工作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蜘蛛人”,这种工作方法存在安全隐患,且劳动强度大、施工周期长、成本高。而使用机器人代替手工作业的情况几乎没有,塔筒清洗机器人属于制造空白。
 
  北京史河科技研发了一款塔筒清洗机器人,它由左右履带和中间连接结构组成。履带由多个强磁铁排列而成,通过强磁吸附在金属塔筒表面。操作者可以通过无线电遥控器控制左右履带进行上下移动或是拐弯,配合机器清洗工具,从而完成塔筒表面的清洗作业。
 
  史河科技创始人邵萌告诉记者,磁吸附技术看似很简单,但是想要在塔筒上安全作业需要克服曲面移动和转向两大问题。自去年5月开始研发至今,史河科技完成了三代样机的迭代,第三代机器人终于可以在金属垂直曲面墙壁爬行和转向。
 
  想要实现在曲面爬行,底盘中间一定是要可折叠的。为此邵萌团队在第二代样机中使用了铰链连接左右履带,机器人可以在磁吸附力下自适应不同曲率的曲面。不过这款机器人终究是依靠磁铁吸附在壁面上,为了保证每个磁铁给予足够的吸附力,所以曲面的曲率不能太大,圆筒直径要大于2.5米。
 
  不过第二代样机依然没有解决转弯的问题。为了实现机器人可以在异面直线上进行攀附,邵萌团队将连接铰链换成了具有两自由度的铰链,这样机器人就可以沿着曲面直上直下行走,并进行小角度的转弯。但是由于机器人的自重以及未来负重会较大,因此转弯角度和速度都有限制,如果转弯角度太大或是速度太高,那么异面直线夹角也太大,接触面减小吸附力减小,机器人容易从壁面掉下来。
 
  再解决了曲面攀爬和转弯问题后,史河科技还对其他技术细节进行了改进。比如为了不对壁面造成破坏,每个磁铁块上配备了两个聚酯纤维制成的小滚轮,小滚轮和壁面直接接触,不会对壁面造成破坏(磁铁虽然和壁面有一定间隙,但是依然会产生磁吸附力)。另外,每个磁铁在纵向有10mm的伸缩性,也就是说当遇到金属焊缝等障碍物时,爬壁机器人可以顺利通过。
 
  根据邵萌介绍,第三代爬壁机器人样机可负重50Kg。根据实验数据,机器人的爬行速度约为10米/分钟,理论上4小时可以完成一个风机塔筒的清洗,替代5-6个人力。不过第三代爬壁机器人还不具备清洗功能,邵萌告诉36氪,清洗部件的设计正在进行中。
 
  未来当产品成熟后,将主要以设备租赁方式提供给风电场或是塔筒维护商。不过风电设备维护爬壁机器人的市场容量经测算其实并不大。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新增安装风电机组近2万台,累计安装风电机组近10万台。如果每根塔筒的清洗费用为千元,每年清洗一次,那么市场容量也仅为1亿元。
 
  针对市场容量不够大的问题,邵萌表示也在考虑将这项机器人爬壁技术应用在其他场景中,比如对火电厂冷却塔的清洗、对油罐车内壁的清洗等。
 
  史河科技正在寻求首轮百万元左右的融资,用于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团队方面,总负责人邵萌,研究生就读于清华精密仪器系,2014年毕业后进入京东方从事OLED显示面板驱动芯片开发工作。硬件系统负责人,王志超,北航自动化博士,曾参与多个项目的电路设计审核工作。市场负责人,崔涛,曾任百度大区总监,工作经验5年。
 
  北京史河科技研发了一款塔筒清洗机器人,它由左右履带和中间连接结构组成。履带由多个强磁铁排列而成,通过强磁吸附在金属塔筒表面。操作者可以通过无线电遥控器控制左右履带进行上下移动或是拐弯,配合机器清洗工具,从而完成塔筒表面的清洗作业。
 
  原标题:叶荫宇:国内机器人商业应用的瓶颈不是性能,而是通盘调配能力

热门评论

上一篇:周子学:用15年时间分三步发展国内半导体

下一篇:王岑:消费领域被低估 未来将诞生多家千亿级企业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