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古到今的报时方式
时间:2015-09-09 阅读:1921
晨钟暮鼓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曾经使用过敲钟和击鼓的方法进行报时。我国许多历史名城至今还保留有古代的钟楼和鼓楼。它们成为印证授时工作发展的历史遗迹。
据史料记载,在古长安,“以钟鼓司晨”由来已久。汉唐时期,长安设有钟楼、鼓楼,以晨钟暮鼓方式报时。在元明清时期,钟鼓报时体制仍得以维持。在古时,没有摩天高楼阻挡,噪声污染甚微,清脆钟声和雄浑鼓声可传20里之远,足可满足一个都市的报时需要。到了民国初年,计时咸用新器,晨钟暮鼓之声遂在西安城消失。
1997年,西安市*复制古时景云钟悬于钟楼,重制巨鼓置于鼓楼,在节假日推出“晨钟暮鼓”仿古仪仗表演。为表现西安古城浑厚文化底蕴,为彰显西安在我国授时领域历史传承的重要地位,从2007年4月20日起,西安城内的钟鼓楼全面恢复“晨钟暮鼓”报时仪式。每天4次报时:上午9时,正午12时,下午3时,钟楼上的景云钟分别敲响24次以报时;下午6时,鼓楼上的24面时令鼓齐鸣,然后钟击闻天鼓24响以报时。表演沿袭古制进行:古装武士护送鸣钟击鼓手敲钟击鼓。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旅游西安,实地品评晨钟暮鼓报时的韵味。
落球报时
到了18世纪,航海事业蓬勃发展。海员迫切需要时间,以确定船只位置和航行方向。但是,海浪淘淘,难闻敲钟击鼓之声,于是出现“落球报时”。
所谓落球报时,就是人们在重要商埠的码头、港口竖立起高杆,在高杆顶端挂上气球,按约定时刻落下气球,借以向海员报告时间。
今天看来,这种报时方法未免粗疏。但海员对它却怀有崇敬之情。因为它为海员忠实服务近百年之久。
现代授时
20世纪初期,无线电进入实用阶段。1902年,法国首先在巴黎艾菲尔铁塔顶层试验发播短波无线电时号,取得成功。接着,德国、英、美等国相继试验,收到良好效果。于是,一个崭新的授时方式开始了,卫星授时也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