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典型时间同步技术分析
时间:2012-08-03 阅读:2373
1时间同步模型及算法
1.1时间同步模型
随着时间同步概念的提出,其根据应用需求经历了3种模型的演变。
(1)模糊模型。是指所谓的时间同步仅需知道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无需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它是将时间同步简化为先来后到的问题,给人直观的印象,无须将细节具体化。
(2)相对模型。指在维持节点间的相对时间。在该模型中,节点间彼此独立,不同步,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的本地时钟,且它知道与其他节点的时间偏移量。根据需要,每个节点可与其他节点保持相对同步。
(3)模型。特点在于它的惟一性,它要求全网所有节点都与基准参考点保持同步,维持全网惟一的时间标准。
1.2时间同步算法
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时间同步趋于第3种模型,而时间同步算法也逐步成熟,完成级间的跳跃。
1.2.1RBS
RBS(ReferenceBroadcastSynchronization)由J.Elson等人于2002年提出基于参考广播接收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局部时间同步。具体描述为:第三方节点定时发送参考广播给相邻节点,相邻节点接收广播并记录到达时间,以此时间作为参考与本地时钟比较。相邻节点交换广播到达时间利用zui小方差线性拟合的方法,估算两者的初始相位差和频率差,以此调整本地时钟,达到接收节点间的同步。为提高同步精度,可以增加参考广播的个数,也可以多次广播。
RBS消除了发送节点的时延不确定性,误差来源于传输和接收时延,同步精度较高;但由于多次广播参考消息,能耗较大,随着网络规模及节点数目的增多,开销也会越来越大,不适用于能量有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1.2.2TPSN
TPSN(Timing-syncProtocolforSensorNetworks)是由SaurabhGaneriwal等人于2003年提出的基于成对双向消息传送的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全网时间同步。具体描述如下:同步过程分为分层和同步两个阶段。分层阶段是一个网络拓扑的建立过程。首先确定根节点及等级,此节点是全网的时钟参考节点,等级为0级,根节点广播包含有自身等级信息的数据包,相邻节点收到该数据包后,确定自身等级为1级,然后1级节点继续广播带有自身等级信息的数据包,以此类推,i级节点广播带有自身等级信息的数据包,其相邻节点收到后确定自身等级为i+1,直到网络中所有节点都有自身的等级。一旦节点被定级,它将拒收分级数据包。同步阶段从根节点开始,与其下一级节点进行成对同步,然后i级节点与i-1级节点同步,直到每个节点都与根节点同步。成对同步的过程如图1所示。
节点i在本地时刻T1时向节点j发送同步请求,该请求中包含节点i的等级和T1,节点j在本地时刻T2时收到请求并在T3时回发同步应答,该应答包含T2和T3,节点i于本地时刻T4收到应答信息,根据时间关系可列出方程
节点i计算出时间偏差△,从而调整自己的时钟,达到同步。
TPSN采用层次分级形成拓扑树结构,从根节点开始完成了所有叶子节点与根节点的同步,在MAC层打时间戳,降低了发送端的不确定性,减少了传送时延、传播时延和接收时延。该算法中任意节点的同步误差与其到根节点的跳数有关,跳数越多,误差越大,而与网络节点总数无关,所以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但由于全网参考时间由根节点确定,一旦根节点失效,就要重新选取根节点进行同步,其鲁棒性不强,再同步还需要大量计算和能量开销,增加整个网络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