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电阻率测试仪实验原理
l 聚合物的导电性,通常用与尺寸无关的体积电阻率(ρv)和表面电阻率(ρs)来表示。体积电阻率ρv表示聚合物截面积为1cm2和厚1cm的单位体积对电流的阻抗。
ρv=Rv S/h (1)
式中,Rv为体积电阻;S为测量电极的面积;h为试样的厚度。
表面电阻率ρs 表示聚合物长1cm和宽1cm的单位表面对电流的阻抗。
ρs=Rs L/b (2)
式中,Rs为表面电阻;L为平行电极的长;b为平行电极间距。
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电导是表征物体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它是在电场作用下,物体中的载流子移动的现象。高分子是由许多原子以共价键连接起来的,分子中没有自由电子,也没有可流动的自由离子(除高分子电解质含有离子外),所以它是优良的绝缘材料,其导电能力极低。一般认为,聚合物的主要导电因素是由杂质所引起,称为杂质电导。但也有某些具有特殊结构的聚合物呈现半导体的性质,如聚乙炔、聚乙烯基咔唑等。
当聚合物被加于直流电压时,流经聚合物的电流最初随时间而衰减,最后趋于平稳。其中包括了3种电流,即瞬时充电电流、吸收电流和漏导电流(见图1)。
图1 流经聚合物的电流
(1)瞬时充电电流是聚合物在加上电场的瞬间,电子、原子被极化而产生的位移电流,以及试样的纯电容性充电电流。其特点是瞬时性,开始很大,很快就下降到可以忽略的地步。
(2)吸收电流是经聚合物的内部,且随时间而减小的电流。它存在的时间大约几秒到几十分钟。吸收电流产生的原因较复杂,可能是偶极子的极化、空间电荷效应和界面极化等作用的结果。
(3)漏导电流是通过聚合物的恒稳电流,其特点是不随时间变化。通常是由杂质作为载流子而引起。
由于吸收电流的存在,在测定电阻(电流)时,要统一规定读取数值的时间(1min)。另外,在测定中,通过改变电场方向反复测量,取平均值,以尽量消除电场方向对吸收电流的影响所引起的误差。
表面电阻率测试仪使用方法:
1、接好电源线,确保电源为220VAC/50Hz。
2、接通电源,将电流电阻量程置于104档,电压量程置于10V然后开机。
3、在“Rx”两端开路的情况下,调零使电流表的显示为0000。注意:在“Rx”两端不开路,如接在电阻箱或被测物体上时调零后测量会产生较大误差。一般一次调零后在测试过程中就不需再调零,完成后关机。
4、将测试线将主机与屏蔽箱连接好,测体积电阻时测试按钮拨到Rv边,测表面电阻时测试按钮拨到Rs边,完成后开机。
5、选择合适的测量电压,电压选择开关在后面板,在测试过程中不要随意改动测量电压,电压过高或电流过大可能损坏仪器或被测试器件。
6、开始测量,测量时从低档位逐渐拔往高档位,每拨一次稍停留1~2秒以使观察显示数字, 当被测电阻大于仪器测量量程时,电阻表显示“1”,此时应继续将仪器拨到量程更高位置;当测量仪器有显示值时应停下,当前的数字乘以档次即是被测电阻值,不要再往更高档位拨,否测仪器会过量程,机内保护电路开始工作会影响测量准确度。
7、测试完毕将电阻电流量程拔至“104”档,电压量程调至10V后关闭电源,以免开机或测量端短路而损坏仪器。
8、测量电流及1015Ω以上超高电阻的测量应用测量电流后用欧姆定律以电压除以电流计算电阻的方法。
9、在测试过程中,使用屏蔽箱在进行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转换时,必须把电源关闭后进行档位转换,否则会导致电压冲击到主机无法显示或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