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网

登录

智能制造是热气冲天还是虚火过旺?

发布时间:2016-06-30
浏览次数:30998
  【中国智能制造网 行业精英】下午4:20从南京乘高铁出发,6:20抵达杭州东站,地铁+步行,半小时到达杭州日报17楼会议室。“7点差十分,幸好没迟到。”为了当晚的“爬山虎”线下活动,正在南京出差的杭州向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樟银可谓是一路狂奔,他没来得及吃晚饭,甚至没顾得上擦一下额头上的汗珠。
  
杭州向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樟银

  “创业路上不可缺的就是学习。”郑樟银说,前不久他们为浙江一家公司设计制作了主题为“未来技术虚拟馆”的智能展厅,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触发了他对新兴的机器人产业的好奇心。这次来,他希望弄清楚两个问号——国内热气冲天的机器人产业目前究竟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对于他们这样的智能展厅设计服务公司而言,又会收获怎样的机遇?
  
  锡安旧机动车汽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永生同样是慕名而来:“我们公司做的是二手车生意,但近年来二手车生意并不好做,我想看看制造领域有没有新的机会。”
  
  上周四晚上,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正刚做客爬山虎创业栏目,与创客们一起就国内智能制造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一番畅聊。
  
  行业过热?开放协作是制胜法宝
  
  “在现阶段看,能够熟练操作机器人的人才很缺乏。这导致不少企业可能面临引进了设备却无法配套使用的情况,有没有解决的途径呢?”杭州某商业杂志的记者柴山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现在机器人行业总体呈现过热的趋势,这并不是说没有市场需求,而是许多企业的生产能力跟不上需求。机器人行业需要深耕,很多企业一拥而入,但真正在这个行业有积累的人很少。”
  
  李正刚说,一方面,像新松这样的企业已经在为培养人才而努力,另一方面,面对过热的市场,互相协作是制胜的“法宝”。
  
  “兼并重组是一个途径,行业内互相协作是更好的方案。如果你有好的创意,可以寻找有实力的企业进行产业化。”
  
  创客吕银华身处互联网+医药领域,负责的项目是用视觉机器人来分析瓶盖是否有残缺。当听到这个项目的时候,李正刚显得一阵兴奋:“将机器人和外部传感结合,是一个趋势。未来的机器人肯定会朝着感知和互动的方向发展。”
  
  他提到,机器人行业本身是多学科的综合,现在市场上成功的不少智能制造项目,就是多学科结合的成果。比如前段时间大热的大疆无人机就是其中一例。
  
  看起来很美好的服务型机器人究竟前景如何?
  
  健康医疗、居家服务、教育拓展……在智能制造一片火热的现在,应用领域广泛的服务机器人,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是一片闪光的蓝海。活动现场,大家的话题也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服务机器人上。在场的不少创客纷纷发问:想进入服务机器人领域,究竟怎样的项目比较有市场?应当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服务机器人的未来,目前看并不是很清晰。”李正刚的回答,让现场沉默了一会儿。
  
  “服务,很多时候是需要情感投入的。既然是情感,就未必完全符合逻辑。比如陪护病人这样的工作,机器人就不可能做到。”
  
  不过,李正刚也并未把服务型机器人“一棍子打死”。
  
  “服务型机器人并不是没有市场。比如在医疗行业确实有一定的需求,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设备来推广。但是真正展开市场,从经济效益上看还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
  
  另外他也提到,服务型机器人对人工智能的要求很高,需要过硬的技术和大量的成本投入。而从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看来,这很难达到。所以服务型机器人要想达到大规模应用的阶段,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机器换人”火了人会输给机器吗?
  
  机器人之外,“人”的问题更为人们所关心。“机器换人”如火如荼的背后,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在悄悄改变。学校培育的技能人才很多都被机器人代替,是否会造成大量失业现象?国内某职业杂志社驻浙办事处记者高灵芝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虽然机器人的应用确实可能造成阶段性失业,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种低端产能的淘汰过程,也是一个释放固化资源的过程。”
  
  李正刚认为,机器人的大特点之一就是比人要稳定。在工业生产中大量运用机器人,大的好处不是为企业节省成本,而是能够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从长远来看,随着机器人运用的普及,人的知识结构会发生变化,如何使用、维护机器才是人主要应该掌握的。很多人会因此而转型,同时也会产生很多新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现代人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很多时候宁可选择工资低一些的工作,也要保证生活质量。“很多低端的、机械化的工作岗位,人们是不愿意去干的。而机器人正好可以把人从这些工作当中解救出来。”

上一篇:GrowingIO张溪梦:为什么你的大数据方案不灵?

下一篇:张大鹏: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IT运维服务

相关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