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兰:智能制造不等于“机器换人”
——专访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
- 发布时间:2016-03-03
- 浏览次数:34151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
徐晓兰委员不同意这类观点,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机器人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徐晓兰表示,智能制造并不排斥人工,例如人机交互技术就是工人与机器实现协同生产。目前的工业机器人只是代替了一些简单、繁重、危险工序中的人工;服务机器人可在居家养老、医疗康复、教育娱乐等领域解决专业人员不足等难题。因此总的来说,智能制造或机器人并未对社会就业率带来较大挑战。
其次,机器人正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是多种技术的交叉融合,自身发展就离不开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其催生的新产业生态更可吸纳大量劳动力。”徐晓兰说。例如,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教育娱乐机器人等产品的国内外需求广泛、发展潜力巨大,将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智能装备和产品,也将是我国制造业向产业链中演进的重要抓手,可创造大量工作岗位。我国只有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发展窗口期,才能真正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智能制造不能等同于机器换人,那智能制造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呢?
在互联网+时代,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应用于设计、制造、管理和服务等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进行感知、分析、推理、判断和决策,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工业形态,这就是智能制造,其核心是数字化与智能化。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智能制造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已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同时,智能制造也是我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向中迈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智能制造是今后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针对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的现状,徐晓兰提出四条建议:
一是正确认识智能制造的深刻内涵。任何新技术、新产业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挑战。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前瞻性和颠覆性技术的研究,要不断深入探讨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对制造业发展的深刻影响,促进我国《智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避免战略理解片面化、战略实施简单化。
二是分业施策优化产业规划布局。下大力气突破材料、核心零部件、生产工艺、系统集成、工业CPS等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针对不同产业环节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
三是打造制造强国要标准先行。加快推进制造业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制造业团体标准制定、推广力度,形成以标准带产业、产业促标准的良好发展格局。
四是加强智能制造人才体系建设。建立智能制造人才库,健全一线科研、技术人员激励机制。推进分类侧重培养,从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工程应用等方面培养各领域专业人才。
代表委员小资料:
徐晓兰,女,汉族,博士,1964年2月生,陕西人,工程师,致公党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信息官联盟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联盟理事长兼秘书长。从1986年至今,一直在电子信息领域奋斗,分别在工厂、大学、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媒体、国有股份制公司、科技社团任职。在多个岗位上担任过技术开发、产业研究、规划设计、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等重要职位,负责组织完成了许多重大信息化项目,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管理水平。
曾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2012年出任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