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仪:机器换人和大数据是“东莞智造”
——专访哈佛大学的教授黄淑仪博士
- 发布时间:2015-10-26
- 浏览次数:17975
黄淑仪:机器换人和大数据是“东莞智造”
机器换人提高了质量和效率
黄淑仪认为,作为制造业名城,东莞的制造业升级迫在眉睫。从“制造”到“智造”,并非只有规模以上的大企业才能打“翻身仗”,广大中小微企业也有非常宽广的路途可以走。
目前东莞正在下大功夫推进的“机器换人”,被黄淑仪视为东莞迈向“智造”之路的重要抓手。黄淑仪说,“智造的问题是包括很多部分,智造不仅仅包括软件和机器人。在很多时候,不少企业和企业家有一些误解,以为很大的企业才能用机器人,小企业就不合适用机器人。”
其实,在黄淑仪看来,“机器换人”的“机器”不一定只是一个机器人,还包括利用机械的技法。“机器”换人中的“换人”也不是简单地用机器替代人,而是要用“机器”的效率代替人操作重复的工作,把工人解放出来,提升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在“机器换人”中还要提高产业工人的技术水平,以便更好地操作机器,当“机器”的与产业工人的“娴熟”真正融合时,企业自然就上了一个台阶。
结合“德国工业4.0”,黄淑仪认为东莞目前推进的“机器换人”举措是非常明确的,“针对企业“机器换人”给予适当的扶持,不仅可以激励企业借助利好环境,加快智能改造;也是东莞迈向“智造”的重要路径。”
大数据提升了资源利用水平
黄淑仪认为,东莞制造企业还可以在“大数据”上下点力气。
作为哈佛大学商肯尼迪政府学院院士、英国阿伯拉丁大学国际战略博士,黄淑仪曾担任IBM、GE、西门子、abb、奔驰、谷歌、微软、世界银行、苏黎世金融集团、汇丰银行等公司战略顾问,拥有超过40年的企业咨询实践经验,对数据研究颇有心得。
黄淑仪表示,企业使用大数据是一个趋势,我们中国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刚起步,但相对于国际来说,已经显得有点落后了。我们企业使用大数据技术将获得业务优势,这是一个发展趋势。但是,很多企业老板以为运用大数据是大企业的事,其实中小微企业同样可以通过大数据提升资源的利用水平。
目前,除了我们所熟知的航天、医院、学校、公安、交通、影视业等行业在使用大数据,现在各行业都在使用大数据。黄淑仪说,其实我们很多行业各自都存贮着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想扔又不行,不扔又不知道怎么利用,结果大多都仍是废了,变成了垃圾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