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网

登录

李毅中:中国制造重点是搞智能制造

——专访工业与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
发布时间:2015-07-09
浏览次数:9682
  摘要:在产能过剩的经济环境下,中国制造应该怎样谋求突围?“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有什么样的联系?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又怎样协同共进?在“2015中国平潭·科学家企业家创新论坛”上,记者就此专访了工业与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



工业与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接受采访。 吴隆重 摄
  
  记者:《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并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但在产能过剩的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应该如何发力?
  
  李毅中:近在《中国制造2025》里面提出的十个先进制造业领域,都是我们要大力发展的。但是发展先进制造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要注意全局规划。各地、各行业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环境、市场和基础选好、选准自己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防止出现“什么都搞”的低水平重复,造成新一轮产能过剩。所以,这两方面都要同时发力,不可偏废。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存量要调整,增量要优化,存量和增量并重,使我们的产业经过几年以后能够实现转型升级。
  
  记者:“互联网+”这一概念早是在2012年提出的,当时还是互联网圈内的一种发展理念探索,但仅3年后就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看待“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之间的关系?
  
  李毅中:“互联网+”实质上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简称“两化融合”。“两化融合”是十六大提出的,已有十多年了,在此期间我们取得了很大成效。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度融合”,十八大又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要同步,协调发展”。而《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十年以后的2025年,我们要成为制造强国。再经过第二个十年2035,第三个十年2045,到建国100周年的时候,我们不仅是制造业强国,而且是制造业强国的前列,世界的制造业,这是一个既长远又现实的规划。这个规划的主题就是“两化”的深度融合,重点是搞智能制造。
  
  现在提出的“互联网+”含义很广泛,就是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各行各业紧密结合起来。它的覆盖面很广,渗透力很强,大家都可以结合。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所以在这个阶段,“互联网+”重要的是“互联网+制造业”,即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我们的传统产业,用互联网的思维规划制造业今后的发展愿景,这两个方面的都要互相努力。
  
  记者:“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为改革、发展、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这也涉及到虚拟经济的概念。但问题来了,现在有很多企业家不搞实体经济,反而转战虚拟经济上,您怎么看?
  
  李毅中:首先,我们总结吸取一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08年美国为什么发生了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从而殃及全球?09年美国就总结要再工业化,要本土回归,要重振制造业。因为其在一段时间内,过多依赖虚拟经济,以至于造成泡沫泛滥。泡沫破裂的时候,首先是两个房地产公司垮台,接着是75个银行垮台。这个教训很深刻,所以我们国家要吸取美国的教训,总结借鉴德国的经验,始终要把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前几年,国家就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要密切结合。这几年又大力推动财税体制的改革,房地产的调整。但是,社会上还存在着实体经济边缘化、空心化的倾向。不仅是社会资本不往实体经济投了,就连实体经济自己,因为设备折旧等问题也不搞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了,反而转向虚拟经济,实践证明这个路子是走不通的。
  
  怎么调整呢?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更加提升了制造业、工业、生产型服务业等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这个趋向在转好,但依然存在不好的现象,这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实体经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支撑,应该高度重视和支持发展实体经济。

上一篇:郑宪志:光伏电站抢装潮埋质量隐患

下一篇:庄健:很多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

相关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