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互联网+”装备制造应理性做加法
——对话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
- 发布时间:2015-05-04
- 浏览次数:26986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
加什么 “互联网+”不是旧酒装新瓶
记者: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本次“互联网+”与之前的两化融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罗文:两化融合核心的内容是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普及推广和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等五部委2011年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鼓励企业在基础设施、业务环节、业务流程、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方面,不断推动和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
两化融合发展至今,成效显著,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2.3%,重点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60%,但同时也面临着从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演进升级的发展瓶颈。
随着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工业领域渗透和扩张,互联网加速从生产工具向生产要素转变,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在推动制造业变革、重塑制造业竞争格局中的战略性地位不断上升,将通过变革和创新推动两化融合走向纵深发展。
一是变革生产制造模式,促进工业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综合集成,加速机器运行、车间配送、企业生产、市场需求之间的数据流通和交互,形成智能制造新型生产方式;二是创新产业组织,促使企业基于互联网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开展网络协同制造;三是创新产业价值体系,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拓展增值空间,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四是变革产业创新方式,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整合政府、企业、协会、院所等优势智力资源,形成跨领域、网络化的协同创新平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有效提升研发效率。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实施“互联网+”,推进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深度发展,打造两化融合升级版,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之举。
在哪加 服务化转型重心仍是制造
记者:“互联网+”加速了装备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在这种转型过程中企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您如何看待服务型制造空心化?
罗文: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市场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装备制造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包括两种模式:一是企业以装备产品为基础,依托互联网拓展远程运维、远程监控等增值服务;二是企业在产品制造之外,衍生出信息系统咨询设计、开发集成、运维服务等专业性信息服务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服务型制造依然是制造业发展基础之上的服务化转型,核心竞争力仍在于产品和制造模式,而不是服务。
服务型制造对制造企业的规模和技术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国内外服务型制造的实践可以发现,大型企业集团更容易在服务型制造上取得成功。大多数以生产能力见长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装备制造企业,在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过程中,发展重心容易发生偏离,甚至出现以服务替代产品本身,造成空心化发展。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装备制造企业来说,夯实制造基础、加强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仍然是发展重心,应该通过将物流、售后服务等服务环节业务外包和剥离,把主要优势资源集中于打造企业自身的制造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