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飞”致11架航班备降反无人机技术或成良方
-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 编辑:半城明灭
- 2017/4/18 14:49:56
- 44595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无人机的监管问题一直是近期以来讨论的焦点。然而就在大众的高度关注之下,17日下午,成都双流机场再度受到无人机“黑飞”干扰,导致11架航班备降至重庆机场。面对监管紧迫性提升,在近日F1赛场表现良好的反无人机安全管控系统或能成为应对良方。
“黑飞”致11架航班备降 反无人机技术或成良方
近段时间,关于无人机影响民航飞行安全的新闻频繁跃入公众眼帘。作为新兴的科技产品,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轻小型无人机进入百姓生活。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无人机数量超过120万架。然而,多数却处于“黑飞”状态。
就在昨日,成都双流机场附近空域受到了无人机干扰。民航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监控到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11架航班备降至重庆机场。
无人机“黑飞”已多次影响成都双流机场
2015年7月15日 双流机场北端净空1.8公里处(武侯区金花桥附)受无人机影响被迫将双跑道运行模式改为单跑道运行模式通行能力降30%造成严重航班延误积压。
2016年5月28日 在距离龙泉柏合寺导航台17公里处发现形似无人机升空物体双流机场被迫改运行模式共计55个航班受到影响。
2016年8月2日 双流机场净空保护区内发现红色无人机造成15个航班在滑行道13个航班在机位等待。
四川早已出台净空规定 “黑飞”事件仍再发生
去年9月1日,四川省公安厅、西部战区空军参谋部、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联合制定发布了《关于加强全省军民航机场净空区域安全保护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强调在机场净空区域内禁止从事无人机、航空模型等飞行活动,严禁放飞孔明灯、无人驾驶的自由气球等。
根据规定,成都双流机场净空保护区域是以成都双流机场东、西跑道中心线为基准两侧各10公里,跑道端外20公里的范围来划定的。具体包括下列行政区域:成都市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成华区、高新区、天府新区、双流区、温江区、郫县、新津县,眉山市彭山县。其中有些是全境覆盖,有些只涉及一小部分。
然而17日下午14点15分,成都双流机场附近空域再度受到无人机干扰。民航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监控到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飞机避让,指挥11架航班备降至重庆江北机场。这11架备降重庆的航班,分别由乌鲁木齐、海口、深圳、天津、广州、郑州、长沙、合肥、北京、香港等地飞往成都。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参与调查。
备降的重庆机场也饱受无人机“黑飞”侵扰
类似的事件在重庆也发生过。2017年2月26日,江北机场空管塔台接到飞行员报告,在机场跑道南端洋人街、大剧院区域上空发现有无人机活动。为确保安全,塔台随即指挥所有后续航班绕飞。该事件造成江北机场当天13:25-16:13飞机进近方向被迫转向,多架出港航班地面等待。
这样做有多危险?一架飞机以900公里/小时的速度与一架5公斤的无人机相撞,如果无人机与飞机相撞或被吸入飞机发动机,其能量不亚于一颗小口径炮弹,甚至会直接洞穿机体,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
重庆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民航相关规定,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为每条跑道两端20公里、两侧10公里范围,江北机场净空保护区主要涉及江北区、渝北区、渝中区、南岸区、北碚区五个区,在划定的区域内禁止放飞无人机。
F1赛场亦受无人机威胁 反无人机技术成“克敌”良方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17F1方程式赛车中国大奖赛”上,除了汉密尔顿、维特尔等选手的精彩表现外,担负低空安全保障的“空降兵”反无人机安全管控系统也成为赛事的一大亮点,它确保了赛事活动低空安全,受到了赛事主办方和参赛选手的一致称赞。
担负这次大奖赛安保任务使用的是“空降兵”反无人机指挥车及手持式设备,通过指挥车和手持式设备可对赛场安保区域形成立体防护网络,对区域内“黑飞”无人机实现“探测、定位、跟踪、识别、迫降、击落”等的安全管控手段。在4月9日赛事进行中有效处置1起“黑飞”无人机威胁事件,“空降兵”反无人机安全管控系统从发现“黑飞”目标到接受公安指挥中心处置命令并成功处置,全过程不超过1分钟,快速有效排除无人机对赛事现场造成的安全威胁。
当前世界反无人机技术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干扰阻断类,主要通过信号干扰、声波干扰等技术来实现;二是直接摧毁类,包括使用激光武器、用无人机反制无人机等;三是监测控制类,主要通过劫持无线电控制等方式实现。“空降兵”反无人机安全管控系统功能覆盖全面,能够实现“一体化察打”功能,完成了从探测、跟踪到处置的全流程管控。该系统对大疆类小微无人机的大探测半径达到8km,低探测高度20m,大可视半径2km,大跟踪半径1.4km,大处置半径达到5km,快捕获、处置成功时间不超过2s,各项目测试成功率高达100%,性能指标国内,能够有效解决现阶段无人机“黑飞”问题,具有强大的实用价值及市场前景。
在无人机“黑飞”事件不止的严峻态势下,加快相关监管法律的制定与完善,并从技术层面加强应对,或将成为近期控制无人机非法飞行的有力“组合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