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深陷“沉睡”泥沼突破三大壁垒势在必行
-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 编辑:沐子飞
- 2017/4/10 8:53:40
- 77835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迅猛,但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迈进,仍面临诸多挑战。除了技术瓶颈外,开放和合作的障碍正在让大量数据陷入“沉睡”。数据原材料的缺乏与信息“孤岛”的形成,严重制约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大数据产业深陷“沉睡”泥沼 突破三大壁垒势在必行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2016)》分析,未来五年,数据量将呈指数级增长。但庞大的总量却并不意味着完全有效的开发利用。麦肯锡也曾经统计过,受教育、运输、消费产品、电力、游戏、保健,如果政府开创数据,大约在保证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的情况下开放数据,可以带来年度的经济价值32000亿美元到54000亿美元,所以大数据本身带来的产业价值是很大的。但是,这个时代活跃的要素和有价值的“信息矿产”——数据,却陷入“沉睡”危机。
数据孤岛问题突出
总理曾指出,“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深藏闺中’是极大浪费。”当前,仍存在着政府部门数据“不愿开、不敢开、不能开、不会开”的问题。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为大势所趋,这需要推动相关规划落地,健全法律法规,解决安全等后顾之忧。
业内人士指出,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资源广泛散布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子系统中,其中,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而与此同时,区域部门间基本实现共享的省级地方仅占13%,区域部门间少量实现共享的地市和区县仅占32%和28%,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在地市和区县进展缓慢。
“如果更多数据可以开放,将会对产业转型、政务和公共服务效率提升等大有裨益。”上海至信普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敏洁说,“比如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自2006年起公开金融信息后,催生了一批金融信息咨询服务公司,其中还有5家上市公司,拉动的就业人数也非常可观。”
大数据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大数据领域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相关数据显示,未来3-5年,中国需要180万数据人才,但目前只有约30万人。此外,技术壁垒、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成熟等也限制了大数据应用创新的成效。
公共云的运维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安全风险和挑战。计算环境从本地到云端的自身安全性是提高了,但由于公共云的运维管理工作必须通过互联网完成,和传统IT环境运维有很大不同,容易造成管理员权限被劫持攻击,造成运维管理账号和凭证泄露等问题。”顾敏洁说。
目前开放的数据同样因为格式标准缺失成了“开放的孤岛”。公布类似停车位数量、开放非标准化的图表等形式的数据都是不可机读的。这类“伪开放”并没有真正整合数据的价值。“不同行业数据整合必然需要标准化的数据格式,比如从卫生、人口的角度用数据对‘人’进行的描述就是不一样的。”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数据标准工作组成员张群说。
流动的数据存在信息安全问题
目前,数据资源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尚不健全,多数企业对数据的管理能力不足。在各种数据与个人隐私信息“裸奔”的大数据时代,尽快出台关于信息采集与信息安全保护基本法迫在眉睫。
当前,在我们国家网上出售的数据有多少呢?有公司已经出售了一些数据。总的来说现在网上出售的所谓大数据都不够大,不够大也不能说一点没有用,从大数据的角度还是有限的,这是公司本身的行为。
大数据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问题,反过来安全问题也成为大数据走向成熟的很大的制约,在所有的规划里都非常强调数据安全,包括大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和提升安全防护能力,是提得比较多的主线,包括在采集存储流通各个环节,在安全保障定主体责任和具体要求。大数据的安全也催生了很大的产业机会,一些基础比较好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也把大数据安全作为一个重点的产业发展方向。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