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回看人工智能这一年:资本热捧下的虚假繁荣

来源:TechWeb
编辑:二不休
2016/12/23 9:47:24
33958
导读:尽管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存在虚假繁荣和泡沫,但可以预见的是,人工智能对未来生活的改变是颠覆性的。毕竟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巨头都视人工智能为通往未来世界的钥匙。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很难说是资本热捧带来整个2016年人工智能的繁荣发展,还是巨头纷纷布局而令资本投入这一领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巨头都视人工智能为通往未来世界的钥匙。尽管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存在虚假繁荣和泡沫,但可以预见的是,人工智能对未来生活的改变是颠覆性的。 

  回看人工智能这一年:资本热捧下的虚假繁荣
 
  2016年初,Google围棋程序AlphaGo与韩国围棋九段李世石之间的人机大战余波回荡。这一年所掀起的人工智能热潮由此开始。巨头间抢先布局,众多初创公司不断进场,这一年来,太多公司都将业务与人工智能挂钩,这一年来,太多有关人工智能的概念不断被提及。
 
  巨头间的争夺战
 
  在百度2016搜索排行榜中,今年3月的这场围棋人机大战,位列“科技事件”第三位,受关注程度可见一斑。
 
  自1997年IBM深蓝的胜利宣告人工智能攻克了象棋之后,今年3月的这场人机大战便被媒体喻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对决”。但是Google的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四月份发布的公开信同样值得关注。
 
  在其列举的未来Google要关注的六大关注点中,人工智能赫然在列,在评论AlphaGo与李世石的对决时,皮查伊称,“这次胜利的意义将为我们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而人类是赢家。我们正在创造出能在方方面面为我们提供帮助的人工智能,从日常工作到旅行,乃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诊断癌症等重大挑战。”
 
  12月19日,Google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团队成立的Waymo公司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宣布,100辆定制的克莱斯勒混合动力版“帕奇菲卡”商务车已经完工,正在整合全自动驾驶技术,明年初将投入公路测试。
 
  除了Google之外,过去25年来,微软公司也在持续投入人工智能。现在,借助全新发布的聊天机器人Zo、Cortana Decices SDK和智能套件、以及扩展智能工具,微软将自己对人工智能的研发付诸产品之中,开启科技改变生活的愿景。
 
  在微软的长远规划中,像Cortana这样的应用不但要有智商(IQ),还要有情商(EQ)。基于这一理念,微软在聊天机器人领域研发了众多的产品。
 
  来自《金融时报》的消息显示,微软去年在研发上花了120亿美元,比谷歌多投入三分之一。除此之外,微软研究部门三分之一正在进行的工作已经用于人工智能相关项目。微软对于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仍然在增加,今年10月微软调任了公司人工智能专家之一沈向洋(Harry Shum)负责 1000多名研究人员和5000名工程师的团队。这一举措被业界解读为,后PC时代,这个软件巨头欲借人工智能扳回一城。
 
  把赌注全押在人工智能上的,不只是微软,还有百度。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非常全面,无人驾驶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等,百度均有布局。
 
  为什么要把摊子铺得这么大?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林元庆称,人工智能离不开算法与数据,由技术变成产品,产品走到市场,用户使用产品再提供无限数据,更多的数据研发出更好的技术,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使用,这是一个正循环。如果仅仅做算法而不管技术,其实是难以发展的,重要是把闭环利用起来,这是百度在追求的事情。
 
  资本热捧下的虚假繁荣
 
  科技巨头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开展了大量的收购;标的包括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算法)、大数据公司(算法或数据)和芯片研发公司(计算能力)。据蛋壳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至2016年7月底,谷歌在其中的收购次数多达到了13次。巨头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并购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连续多次买入,二是标的规模较小。
 
  很难说是资本热捧带来整个2016年人工智能的繁荣发展,还是巨头纷纷布局而令资本投入这一领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巨头都视人工智能为通往未来世界的钥匙。
 
  并购、资本的追逐之下,有关人工智能的讨论出现了另一种声音,10月12日,360营销盛典上,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谈及对人工智能的看法时表示,人工智能产业有泡沫成分,“今天再出来做一个公司,你要不说自己是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你都不好意思出来混。就跟前两年,你要不说自己是O2O,都不好意思去融资一样,我觉得这个有泡沫的成分。”
 
  AlphaGo战胜李世石之后,业内对此事的看法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观点,一种认为人类在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时是无法阻挡的,人工智能在未来必将战胜人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发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芮勇的观点其实很值得借鉴,他认为外界对人工智能的看待并不理性,甚至被夸大地解读成“战胜人类”,在他看来,缺乏常识、没有概念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硬伤,或许在计算、记忆领域,人工智能将超过人类的表现,但是在人类擅长的想象力、创造力领域,人工智能还没有找到打开大门的钥匙。
 
  AI距离商用还有多远?
 
  尽管Google年初的人机围棋大战让“人工智能”成为2016年的年度热词,但距离人工智能技术改变日常生活还需要一段时间。芮勇认为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大约要500年,“你要让我在后面再加个0我也不反对。”
 
  当然,人工智能有很多方面的研发与方向,某一个单一方向的研究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案例还是有的。
 
  近日,航空电讯集团推出了一项名为Smart Path的技术,旨在简化机场旅客登机流程。据悉,借助这一技术,旅客只需要在“接触点”接受完人脸识别检验,即可进出机场并登机,一旦通过验证,旅客不需要出示登机牌、护照或旅行证件。
 
  在今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据CNN报道,进出乌镇的闸机就使用了来自百度的人脸识别系统,当游客次进入景区时,机器会对游客的照片进行采集,上传到数据库中。随后,当游客要进入景区的任何一地区时,门禁闸机上的摄像头会采集游客的脸部图像,通过与数据库中的照片进行比对来判断是否允许游客进入该区域,而这一系列的信息处理仅仅需要0.6秒,远快于传统检票方式。
 
  目前包括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运用于外卖配送调度中,帮助外卖骑士预知时间;银行以及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采用的人脸识别技术;智能语音翻译技术在内,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人工智能技术,其实早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尽管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存在虚假繁荣和泡沫,但可以预见的是,人工智能对未来生活的改变是颠覆性的,如同Facebook创始人兼执行官扎克伯格所说,“虽然人工智能在图片识别、语言翻译等应用上采用的仍是数据分析的技术,能量依然有限,但未来5到10年将会取得巨大进展。”
 
  (原标题:人工智能这一年:繁荣背后暗藏泡沫 争夺只在巨头间)

热门评论

上一篇:运营商与产业链各方深度合作迈入新的井喷期

下一篇:盘点2017年值得关注的IaaS云发展趋势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