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年中“成绩单”评比国内机器人上市公司业绩亮眼

来源:大比特资讯
编辑:二不休
2016/10/12 13:21:52
31986
导读:日前,各大企业的年中业绩报告都已陆续发布,作为智能制造2025关键组成部分的机器人行业相关上市企业也纷纷交出了各自的成绩单。
  【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整体表现好于去年同期,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实现了稳定持续增长。而在自动化程度提升和存量市场改造的双重驱动下,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增长空间远没有达到天花板,潜力巨大。
 
  日前,各大企业的年中业绩报告都已陆续发布,作为智能制造2025关键组成部分的机器人行业相关上市企业也纷纷交出了各自的成绩单。今天小编将为大家盘点在2016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的机器人上市公司。
 
  汇川技术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6,476.65万元,同比增长31.75%;实现营业利润33,975.47万元;同比增长14.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64.67万元,同比增长17.72%。其中,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收入为111,350万元,同比增长18.40%。
 
  工业机器人业务方面,继续推广以伺服系统、控制系统、视觉系统为核心部件的工艺解决方案;搭建精密机械制造平台,向机电一体化产品延伸;推出了SCARA机器人解决方案,并取得销售订单。
 
  新松机器人
 
  新松机器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8,904.76万元,同比增长9.75%;利润总额20,031.13万元,同比增长8.72%。其中,工业机器人营业收入为3.62亿元,同比增加27.53%;自动化系统收入为2.92亿元,同比增长12.35%;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装备收入为2.11亿元,同比增长6.73%。
 
  公司在上半年重点推出了的复合型机器人、人机协作的7自度机器人、人工示教的6轴并联机器人等系列化新产品,巩固了公司在机器人行业的优势,是驱动公司上半年业务收入变化的具体因素。
 
  华昌达
 
  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成套智能型自动化装备系统供应商,主营业务包括工业机器人集成装备、自动化输送智能装配生产线、物流与仓储自动化设备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仓储物流行业以及军工行业。
 
  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237.8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15%。其中,占据营业收入额前三的是工业机器人集成装备、自动化输送智能装配生产线、物流与仓储自动化设备系统,分别为44749.43万元、35804.06万元、27150.3万元。
 
  新时达
 
  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852.96万元,同比增长53.79%;实现营业利润7,755.85万元,同比增长19.67%;实现利润总额11,491.74万元,同比增长17.35%;实现净利润8,962.02万元,同比增长6.03%。
 
  其中,机器人及运动控制类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0187.82万元,同比增长306.64%,业绩增长贡献显著。该类分业务所取得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机器人业务平台下各子公司之间的资源互补和技术协同,从而使众为兴、晓奥享荣、会通科技的相关业务均能取得稳定的发展。公司布局的机器人全产业链“关键核心部件—本体—工程应用—远程信息化”初见成效。
 
  科大智能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53,371.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97%;营业利润为8,109.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0%;利润总额为8,745.4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1%。
 
  主营业务中,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应用产品的营业收入为23,721.24万元,同比增长40.68%。
 
  埃斯顿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459.39万元,同比增长3.66%,其中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08.55万元,同比增长40.28%,新签销售订单1.05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0.29%。
 
  陷入双向挤压困境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整体表现好于去年同期,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实现了稳定持续增长。而在自动化程度提升和存量市场改造的双重驱动下,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增长空间远没有达到天花板,潜力巨大。
 
  然而,与国外机器人巨头占据中国大部分市场份额相对应的是,我们的机器人产业普遍散、小、弱。实际上,在补贴等扶持政策下,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条也在逐渐形成,出现一批骨干企业,在各领域的中低端市场已形成一定竞争力。
 
  短期内,国产机器人要走向,离支撑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计划距离尚有点远。目前,国产机器人企业真正面临的是国内外双向挤压的困境。
 
  一方面,外资品牌切走了中国市场大的一块蛋糕,在技术、零部件成本方面对国产机器人形成了压倒性优势;另一方面,在政府补贴等多项扶持政策下,短时间内中国涌现出近千家机器人公司,重复建设、恶性竞争、骗取补贴等乱象丛生。
 
  (原标题:国内机器人上市公司年中报靓丽双向挤压困境如何破?)

热门评论

上一篇:本田推首辆3D打印电动汽车 实现量产尚需时日

下一篇:百度云计算品牌全面升级 或成其新增长点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