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智造浪潮轰轰烈烈个性化才是产业发展出路

来源:智能工场
编辑:二不休
2016/10/8 9:58:25
30519
导读: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全新的生产方式,但“个性化服务”并不只是满足人们“个性”这点要求这么简单。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的生活,也重塑了很多行业。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全新的生产方式。然而“个性化服务”并不只是满足人们“个性”这点要求这么简单。事实上,我们要做的事是发掘更深层次的需求。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悄然逼近,中国“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是现今三个具代表意义的国家层面上的战略。从表面上看,影响的似乎只是从事制造业的人,但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制造业的发展与每个方面都息息相关。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物联网浪潮中,我们有了一次全新的机会,如果发展足够好,甚至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智能制造是怎么回事儿?
  
我们先来说说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怎么一回事呢?用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来进行简单套用,就是把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制造设备联接起来,实现让机器自己生产而几乎不再需要人参与制造过程,这将直接影响生产方式。那么这又是如何影响的?我们可以从物联网的基本运作方式来说明。

首先是传感器,我们可以通过RFID(电子标签)等技术对正在生产线上等待加工的零件进行识别,这个过程就像刷身份证一样,能获取到产品的任何信息。通过这样的技术,我们就能够随时知道某个零件加工到哪一步了。同时,通过用光学、声学等方法,能够在零件加工的过程中,就对零件的质量进行监测,以防止零件出现问题。这就是零件与机器“交流”的一些常用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控制中心能够实时掌握生产线上零件的加工状态,知道会不会缺料或者加工出次品。

由于够实时对每个零件的状态进行把控,就为定制化的生产提供了可能。比如以往我们造一辆汽车,同一型号的车都是一模一样的,顾客的选择都是在已经造好的车型里面选。这种感觉就像就像皇帝选妃子,妃子长什么样是妃子的父母说了算,皇帝有的也只是选择权。精挑细选后给皇帝的妃子自然应该能令皇帝满意,但这么多妃子,哪怕三千佳丽,也不一定有皇帝称心的那一款。

而现在,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全新的生产方式。我们作为消费者,不再只能被动选择商品,而是其在生产过程阶段还能参与其中。我们有机会把自己的想象力融入到我们需要的东西里。

在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我们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不断将这种生产能力发展到。从汽车到手机,从高楼到牙刷,每一样东西都可以用批量制造的方式生产出来。于是廉价的工业品开始占领市场,大量产品很容易被制造出来,而生产这些产品的利润也变得越来越低。

一方面,真正有需求的人(如贫困地区生活的人们)得不到社会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福利;另一方面,由于利润极低,生产制造这些产品的人也不能把这部分财富与他们分享;同时,另一部分人则开始追求高质量和个性化的产品,开始注重服务的质量。

于是像苹果这样的公司诞生了,它注重满足于人们个性化的需求。通过苹果手机,你可以完成很多事情,而这些事都是基于软件的服务,在硬件上更多就是一个手机来支持。这个过程催生了移动互联网,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跟网络变得更加紧密。

 “个性化服务”没那么简单
  
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的生活,也重塑了很多行业。然而,这只是开始。我们所说的“个性化服务”其实并不只是满足人们“个性”这点要求这么简单。事实上,我们要做的事是发掘更深层次的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原理,人们的需求被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在过去的工业时代,更多的是为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让我们看见社交和尊重的需求开始被逐渐满足,其中社交的发达程度更是达到了的水平。但人的自我实现是非常难以满足的,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逐渐去发掘的深层次的需求。

往小的方面说,这其实就是个性化的需求,那些没有个性的产品越来越难以受到人们的青睐。

当功能性的产品制造变得越来越容易,其相对的价值将越变越低。马克思衡量价值的基本方法是人类的劳动时间,而随着制造的不断升级,这些工业产品的制造过程“人的劳动”所占比重越来越少。

那些采用大量人力来完成别人用自动化的生产线来做的企业,就更加难以生存。因为同样的产品,其对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平均含有的人的劳动量是固定的。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那些用先进制造系统的企业,赚的钱有一部分就是来自那些生产同样产品却使用更多人力的企业,因为是正是后者用的人在支撑这个产品含有的“人的劳动量”。

热门评论

上一篇:半导体商纷纷投身5G市场 谁将抢占制高点?

下一篇:李嘉诚基金会瞄准3D打印市场 或将投资3D打印汽车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