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摒弃傻瓜式操作无人机不该是没有门槛的“玩具”

来源:迈飞无人机
编辑:二不休
2016/9/9 9:49:47
30659
导读:国内有不少厂家就推出了主打手机APP控制无人机的傻瓜式操作机型。但无人机却不该是没有门槛的“玩具”。
  【中国智能制造网 名家论坛】国内有不少厂家就推出了主打手机APP控制无人机的傻瓜式操作机型。但无人机却不该是没有门槛的“玩具”。
  
  摒弃傻瓜式操作 无人机不该是没有门槛的“玩具”
  
  随着无人机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傻瓜式无人机越来越受到普通消费者青睐。由于无人机目前发展迅速但相关的规范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所以业内很多企业家、学者对手机APP操作持谨慎态度。本文试图探讨傻瓜式操作是否是消费级无人机的未来。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要讨论一下,用手机APP操作无人机是不是必要的。
  
  从航模发展而来的消费级无人机,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渴望体验飞行的愿望的。所以,无人机朝着越来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操作也越来越傻瓜式,以便让更多人享受飞行的乐趣好像是没错。
  
  据知乎用户MartinHan科普:传统航模的飞行安全完全依赖于操控手和通信链路。操控手的指令直接由飞机的舵面和油门响应,这样的操作方式对操纵手的训练要求也是十分高的,所以一般人不能通过短期的学习就上手操作,完成预想的动作的,这也是为什么航模一直是小众运动。
  
  但现在推广的四轴飞行器(尤其是消费级的),面对的是普通大众,通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操控飞行器,飞机的安全由飞控系统保障。由手机上传的飞行指令为用户期望的飞机的飞行航迹,在无人机上的飞控系统将用户的指令结合无人机的测量信息,转化为对舵机和油门的操控指令。当手机与飞机的通信受阻的情况下,飞控系统将继续结合测量信息,保障飞机的安全,直到通信恢复,接收到新的命令。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管飞控叫无人机的大脑了。
  
  所以说,传统航模需要飞控手与通信两部分结合以保障飞机安全。通过手机遥控的飞行器,其安全性不依靠手机与通信,是依靠飞行器自带的飞控系统保障的。
  
  所以现在的无人机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有足够的可靠性,毕竟无人机的安全是要依靠飞控和任务管理计算机来保障的。遥控器上操纵杆一般只会在起降的时候才会用到,而其他的时候,飞机是按照预先编好的飞行计划自动飞行的。
  
  面对不同的地面控制失效状况,飞控至少也会提供原地盘旋或自动返航到起降点的功能。所以,即使地面控制终端发生了故障,地面人员大有足够的时间排除故障再次尝试和飞机通信。
  
  所以现在的无人机已经做到足够智能,这也是手机APP操作无人机能存在的基础。
  
  手机作为目前普及程度高的智能设备,其使用频率之高和普及范围之广确实很适合作为控制无人机的设备。但是,手机APP操作无人机真的安全吗?
  
  大家对于手机APP直接操控无人机的连接方式可靠程度持怀疑态度主要是因为,手机容易死机或APP运行不畅甚至容易崩溃,但是目前无人机都不是直接用APP连接,而是先用一个固件和无人机连接,手机APP和该固件通过蓝牙连接后,该固件再跟机身通过无线频段连接。为了保持有效的蓝牙连接,固件需要在手机附近,同时天线朝上,保证无线电信号传输。
  
  用手机APP操作无人机还有一个弊端就是误差太大。人人都有使用输入法打错字的时候,偏偏无人机的容错性能非常差,万一一个操作失误,还没来的及做出反应飞机可能就炸机了。
  
  即使不炸机,你在手机上指使无人机飞机的度也不能得到保障,据某公司称,目前该公司生产的手机APP控制的无人机飞行误差在1米~2米,如果只是普通的飞行还好,你试试用这个误差进行拍摄?那拍的出图像能看吗?用于航拍无人机被APP控制时,可能会出现不少避障失败的意外,即便在进行相机角度等调整时,也会因为误差较大影响整个拍摄的效果。
  
  手机运行不畅或者卡死,我们还可以强制重启,无人机可不能等着手机重启后再连上信号进行操作。毕竟无人机摔下来不光是飞机自身受损,更重要的是无辜路人会受到波及。
  
  据知乎网友AndyPan介绍,无人机遥控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极其灵敏的摇杆,上下量程达到20000个单位;多个金属拨杆,每一个都经过十万次以上的劳损测试;内置稳定的无线电模块,可以保证远达4公里的稳定通讯。整台遥控器有很好的防水、防尘处理。因为灵敏的摇杆需要非常复杂的机械和传感器才能保证功能的稳定性,因此这样的尺寸才能保证。
  
  AndyPan指出这些设计是航模运动几十年发展之后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灵敏的摇杆可以让操作者更精细地控制飞行器;结实的金属拨杆保证关键功能不会失效;稳定的无线电保证飞行器和遥控始终通讯正常。这些都是与飞行安全息息相关的点。
  
  有网友表示,使用遥控器操纵杆时可以直观地感触到操纵杆的位置,但是APP则是完全一样的触屏,很难感受到区别。飞行时注意力集中于飞行器上时,如果操作端需要眼睛来辅助控制,肯定无法如遥控器一样操作的顺利。
  
  除了核心的安全考虑,用实体遥控器操控也是无人机飞行乐趣的一大组成部分。相对而言,手机APP操控虽然在操作门槛上大为下降,但失去了实体遥控器的那种乐趣,更何况精度上的劣势导致其安全性很难得到保证。
  
  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无人机企业高调宣扬使用手机APP就能操作无人机的话,用户会认为飞无人机不需要什么技术,通常会疏于练习,也不把安全意识放在心里,导致炸机、伤人的事情频出。这对于加强航空安全十分不利。
  
  虽然实体遥控器需要无人机使用者额外花费时间和精力练习,增加了学习成本,但熟练的操作、遇到意外情况的临危不乱、安全意识的培养等无一不倚赖这额外增加的学习成本。
  
  本来,无人机就不该是没有门槛的“玩具”。
  
  (原标题:傻瓜式操作是不是消费级无人机的未来?)

热门评论

上一篇:产业落地渐行渐近 人工智能或可再造一个新百度

下一篇:营销DT化 大数据助推企业品牌“战术”升级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