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灰度渐变法”大幅提升DLP3D打印分辨率

来源:南极熊3D打印 原标题:Autodesk发现有趣“灰度渐变法”可明显提高DLP 3D打印分辨率
2016/8/18 10:33:53
29778
导读:软件巨头Autodesk研发新的方法,可令数字光处理(DLP)3D打印实现亚像素级分辨率。这种方法说来简单,就是使用灰度锯齿功能令打印件的边缘变得平滑。
  【中国智能制造网 技术前沿】软件巨头Autodesk使用灰度锯齿功能令数字光处理(DLP)3D打印实现亚像素级分辨率。目前,Autodesk的研究人员已经通过该公司的DLP3d打印机Ember验证了这种方法。
 
“灰度渐变法”大幅提升DLP 3D打印分辨率

  相信对于所有的3D打印人士来说,提高3D打印的精度都是大的愿望之一。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种方法,而近日软件巨头Autodesk又公开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令数字光处理(DLP)3D打印实现亚像素级分辨率。这种方法说来简单,就是使用灰度锯齿功能令打印件的边缘变得平滑。目前,Autodesk的研究人员已经通过该公司的DLP3d打印机Ember验证了这种方法。
  
  那么,这种方法究竟是怎样提高分辨率的呢?要想完全理解它,就要首先了解DLP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在进行DLP3D打印时,可打印区域会被划分为一个个的“体素”,也就是组成3D打印件的单元,而打印机会通过识别与这些体素对应的像素的灰度来决定是否打印。如果像素被标记为“白”,投影仪就会固化该像素位置的树脂,从而完成打印;反之,如果像素被标记为“黑”,投影仪就不会固化该像素位置的树脂。
  
  不过对此,Autodesk的研究人员却想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像素是非黑也非白的“灰色”,投影仪会怎么做?它难道会只打印一半吗?如果是,半像素的边界又是什么呢?
  
  为回答这个问题,Ember开发团队的成员Richard Greene做了一个实验—他打印了一排固体体素,而它们之后紧跟着一排亮度从明到暗的像素。随后Greene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现象:是当像素的灰度达到某种程度后,它就完全不会被打印;第二是灰度如果到达某个值,之前的打印层上就会出现半球状的块状物。像素越亮,这种块状物就越高,而体素也会随之越来越宽并少许变高。这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改变单个像素的灰度来控制体素的大小,而体素的大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等同于打印件的精度。
  
  也就是说,原先只有黑白两色时,打印件相邻的体素间的变化过于明显,但如果加入了处于中间位置的灰色,这种变化就会被弱化,也可以说是会有一个明显的过渡。又因为这一切都是在微米尺度下发生的,所以无论是以肉眼来看,还是通过触摸去感知,我们都会感觉打印件“更加光滑了”。
  
  于是随后,通过利用图像的灰度值,Greene成功将虚拟的3D立方体“放置”在了打印区域的任何位置(甚至可放在像素之间),从而了实现更高精度,而这一妙招甚至可以用于创建且垂直的坡度。事实上,Greene已经成功通过它创建了一个垂直立柱的3D模型。它与基底呈90度角,其中包含有固体的白色体素。随后,通过将“一个像素宽”的32灰度值渐变添加到这个立柱的边缘上,Greene成功创建出了高精度的坡道,其每一层都大约比下一层薄了1.5个微米,终在边缘上形成了一个3.6度的斜度,而所有这些都是在一个50微米宽的像素内实现的。
  
  怎样?这种方法相当有趣对吧?而且好消息是,它适用于所有的DLP 3D打印机。所以如果感兴趣,你大可以自己尝试看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utodesk目前还正在研究将噪音和纹理添加到图像切片中的方法,这有可能消除3D打印件的层线和其它“杂质”,令其看上去更像注塑件。

热门评论

上一篇:传感技术再突破:新型生物传感器可用于诊断癌症

下一篇:提高精度确保速度 焊接机器人带来生产率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