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亮新绝活从智造水到智造机器人
- 来源:人民网
- 2016/4/6 10:32:49
- 32119
【中国智能制造网 名企在线】营养快线、AD钙奶、爽歪歪,提起娃哈哈的明星产品,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不止这些,即便是娃哈哈新推的猫缘咖啡、爱迪生乳酪酸奶、启力8小时功能饮,相信很多人也并不陌生。但,你见过娃哈哈生产的机器吗?
没错,在娃哈哈集团杭州的生产基地,娃哈哈给我们展示了意想不到的B面——它同时也是装备制造企业!
创建于1987年的娃哈哈集团,正迈向而立之年,如今依托两化融合主动拥抱“中国制造2025”,从智造水到智造机器人,老产业也正在新时代亮出自己的新绝活。
同时,人民财经记者在调研采访中发现,在政府“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的春雷号角声中,“两化”融合早已在广阔的民营企业中如春花般绚烂绽开。信息经济和互联网 所蕴含的变革张力正加速向传统制造业渗透,融合带来的创新发展与提质增效,让杭州制造业更快的迈向了智造轨道,也成为了杭州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智造水:生产线每小时产水54000瓶
一瓶饮料的出厂,要经历吹瓶、灌装、包装等20多道工序,但在娃哈哈的饮料生产线上,这些工序几乎全都实现了智能化生产,甚至在码垛入库环节,也是由专门的码垛机器人完成的。
168米的生产线,隔着密闭的玻璃窗,不见人员走动,只有成列的瓶子如白练般纷飞闪过,这是人民财经记者在杭州娃哈哈生产基地看到的一幕。
“瓶子从吹制成型到灌装水,中间停留不超过2秒,瓶盖从制作到完成封装全程只有300多秒,生产线每小时产能54000瓶。”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设备工程部的邵金荣是这次参观工厂的向导。
假如只把归功于生产自动化,那就大错特错。这里之所以被称为智能工厂,还在于它高度的信息化与智能化。
在这座工厂中,所有原材料从入库环节就开始接受连续的质量检测,并录入信息库。后续的原料领用和投料,全部按照配方自动管理程序数字化操作,不但能避免人工失误,还能有效的进行批次追踪。
“在后端的包装生产线,通过视觉监测,不但能看到哪个瓶盖没盖好,还能反馈到前端,追踪到是哪个执行部件出现了问题,及时对设备进行自动参数纠偏。”邵金荣介绍,在生产线上,娃哈哈应用了大量的现代传感信息技术,以确保稳定的参数控制、产品质量。
而这样的生产线,娃哈哈在全国还有400多条。正是这些高度智能化的生产线保障着各地客户的订单需求。
当一位北京的客户通过互联网下了2000箱饮料订单,娃哈哈的智能管理系统就会自动根据客户信用确认订单,并根据各地工厂的生产能力、运输成本、交货时间等因素,计算出佳地点安排生产,大大提高了制造效率。这期间,客户还可以在移动终端实时查询、跟踪产品的生产和物流信息。
智造机器人:还要再建一座机械厂
许多传统制造企业在嫁接“互联网 ”或进行“机器换人”时,往往更倾向于外包服务或者直接“拿来主义”,但宗庆后却走了一条自主研发的路。这也让娃哈哈给我们展示了意想不到的B面——它同时也是装备制造企业!
“码垛是体力活,确实很累,过去靠人工,现在没人愿意干了,而且管理起来也困难,所以我们就开始研究制造了码垛机器人。”回想起台机器人,宗庆后介绍到,从初的模具厂到制造简单配件和非关键设备,到研制码垛机器人,再到现在已经自主研发多款自用机器人,娃哈哈不仅减少了用工,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目前这些机器人已应用到全国几十个生产基地。
“为什么我们的效益比较好,因为很多是我们自己做的。”这一点让宗庆后颇感自豪,他算了一笔账,“按照1套机器人代替2个人工计算,每年可节省成本1000万元。”邵金荣也表示,“通过设备的升级改造,近5-10年来,生产线的能效提升了一倍,每万瓶的单位人耗下降了30%。”
按照宗庆后的设想,娃哈哈出品的机器人,不仅要满足自用,还要不断输出,形成机器人新产业。目前,他的构想已经初具雏形。
除了自用机器人,娃哈哈还为铅酸蓄电池企业研制开发了电池极板上下料机器人,为炸药企业装配了分拣装箱机器人,为汽车电池企业研发了电池自动装配机器人……
在结束采访后,宗庆后马上就要动身去以色列,考察一个技术转让中心的引进项目。将杭州变成一个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硅谷”,是他宏远目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眼前更近的一步是,宗庆后打算在青山湖建一个更高标准的装备制造工厂。“当前的产能不够了,技术上也还达不到国外的先进进度,比如恒温、恒湿等,新建的机械厂要做到。”
被问到投资额,宗庆后哈哈一笑,“钱不是问题,不差钱。现在是进军制造的机会。”宗庆后表示,娃哈哈坚持食品饮料主业不会变,但会加快向智能化升级。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