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布局智能制造成转型升级标杆样板
- 来源:中国测控网
- 2016/3/31 10:28:12
- 35367
【中国智能制造网 名企在线】随着德、美等国相继将“发展先进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为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中国也将制造业发展提升到了“智造”的高度。同时,2015年首批46个中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发布,作为工程机械行业首批入选企业,三一重工步入“智能制造”,成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标杆样板。
近日,一场以“工业大数据”为核心,“智能制造”为方向的“2016工业大数据应用智造沙龙”在长沙三一重工产业园举办。由来自业内的专家学者,制造领域企业家,大数据领域的专业服务商等共同就工业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大数据在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施路径,以及对三一重工成功实施的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三一转型升级“工业大数据”价值无限
当前,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中,随着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的提升,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与工业物理系统深度融合对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科学的采集、组织、分析与利用,工业大数据将为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并为持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起到关键支撑。
以三一为例,其自主开发的信息系统——“ECC企业控制中心”在业内开启物联网及大数据的应用。通过采集分布在各地的终端设备中的海量数据信息,ECC除可以监测设备所在位置外,运用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实现远端控制、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预测,为客户时间提供就近派工等诸多服务,通过以大数据为基础开展一系列增值服务,大大提高了客户服务质量及客户对三一的服务粘性。同时三一还通过在线监测分析销售出去的挖掘机的开工、负荷情况,实时了解全国各地基建情况,进而对于宏观经济判断、市场销售布局、金融服务提供调整依据,着实打造了享誉国内外的“三一指数”。三一重工副总裁贺东东也表示目前在新品研发的顶层设计中大数据也经常用到,通过分析ECC数据所反映的客户需求,可以让产品研发更有针对性。他还强调借助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海量来自一线的真实数据流动到三一重工,成为了企业经营、转型的重要参考依据;
会上,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IMS研究中心主任,李杰教授对三一重工大数据的应用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他认为工业大数据分析是工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所在,三一大数据应用充分体现了以工业大数据为核心的价值创造体系。三一今天在世界范围的成就再次诠释了工业大数据分析能够实现从产品创值的角度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先进的数据采集是工业大数据发展的关键基础
不管是工业4.0、还是工业互联网、抑或是智能制造他们的基础均为工业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更科学有效的挖掘海量工业数据的价值将成为未来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但在工业生产中,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面临数据不纯的问题,很多数据值是缺失的。例如,在进行相关温度测定的时候,有可能只是温度达到一定的预值之后传感器才可能进行数据采集,从而导致后收集到的数据是不完整的,这就带来了问题。对此,来自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的副主任陆薇博士也讲到,目前大数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确实存在“数据质量”的问题。我们不仅要重视大数据技术应用,更要重视数据质量的管理。如果从一堆错误的数据里挖掘价值,那么得到的决策建议也是错误的,所以保证数据质量是大数据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先决条件。
同时,作为赞助此次沙龙的企业代表,来自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的行业市场经理崔鹏认为要想进一步提高工业数据质量,应先关注数据如何产生的,他讲到NI目前是一家提供数据采集与在线监测智能系统的供应商,已经与思科、IBM、GE等共同合作,目前正和工信部确定的部分国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进行合作,来推动更多智能制造项目落地。他还认为由于工业系统所产生的数据均为模拟数据,如何快速的将各类模拟信号采集并转换成有价值的数字数据并实时传送至云端进行数据分析创造,是工业大数据的关键基础。工业大数据应该有数据采集平台,去帮助实现广泛的智能感知。通过一个灵活的平台去实现生产过程中不同设备、不同信息信号的数据采集。为此NI还专门推出了ComPACtDAQ、PXI、CompactRIO和WSN等产品用于模拟物联网/M2M网关,以采集、汇总和数字化模拟数据。此外,NI还推出了InsightCMEnterprise套件,提供了基础设施/云层的数据管理和传输、数据分析和系统管理软件,以便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崔鹏表示工业大数据的未来是从智能终端设备到企业系统。NI通过提供一个完整的平台化系统设计方法,以快速构建面向工业互联网的分布式监控与工业大数据系统,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工业大数据采集、分析和信息挖掘。
三一18号车间打造“智”造工厂样板
中国《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了“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领域,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未来,通过底层设备的互联互通、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可视化展现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的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控制,终建设成智能生产的智能工厂将是中国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突破口及落脚点。本次沙龙活动记者有幸随行参观了堪称业内“亚洲大先进的智能化制造车间”的三一18号车间。
在这里,厂房更像是一个大型计算系统加上传统的操作工具、大型生产设备的智慧体,每一次生产过程、每一次质量检测、每一个工人劳动量都记录在案。装配区、高精机加区、结构件区、立库区等几大主要功能区域都是智能化、数字化模式的产物。三一副总裁贺东东介绍到三一积极借助信息化时代的优势,在生产车间导入自动化制造模式,优化运行系统,提升设备生产制造能力,很好的应对了工程机械企业多品种、率、高质量、低成本方面的压力与挑战,迫使工程机械产品车间生产从传统的离散制造型向混流装配型转变。通过智能化生产改造18号车间创造了一小时下线一台泵车的“三一速度”,而之后建立的临港产业园,更是创造了5分钟下线一台挖机的速度。
面向未来的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的到来,将是一种思维变革,改变以前以要素竞争为主的工业生产模式,进入到数据和创新竞争为主的4.0时代。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 ”国家战略的提出,工业大数据的应用,将成为企业提升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力的关键要素,也是我国工业转型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IMS研究中心主任李杰认为“必须要了解到顾客还没讲出来的问题,顾客讲出来的都不叫问题”,工业大数据分析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减少制造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挖掘用户不可见的需求。
上一篇:云泰互联连获两项管理体系认证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