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开诚智能拥有非凡定力的特种机器人研发

来源:中工网
2016/3/2 9:41:57
32404
导读:开诚智能的前身是唐山开诚电控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于1991年,拥有丰富的煤矿自动化装备制造经验,400多名员工中,有130多位是技术人员。
  【中国智能制造网 名企在线】从去年开始,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诚智能”)研发部副经理张树生接到的陌生来电多了起来。电话那头,往往会有一个自称是猎头公司的人,想尽办法,用各种话头拖住他,不让他挂断电话,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说服他“另谋高就”。
 
“我才不会离开呢!”张树生是个典型的理工男,说话不拐弯。“是开诚智能让我有机会潜心做机器人研发,这个平台是当前国内好的。”

人才短缺困扰着机器人产业
  
伴随机器人产业“爆热”,出现的就是人才短缺问题。

按照工信部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大概需要20万名工业机器人应用相关从业人员。研究者认为,这意味着从2015年到2020年,平均每年需要培养4万名左右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

然而,市场远远走在前面。业内认为,当前机器人的发展瓶颈不是产能,而是市场没有足够的人才。目前中国机器人研究机构只有百多家,专业从事研发制造的人才才有2万多人。因而,与机器人相关专业的学生,未曾毕业就被抢光的例子屡见不鲜。

具体来说,机器人产业里,研发、设计、检测、售后等方面的人才都是稀缺品;奇缺人才是从事电子开发、机械设计、生产装配等三方面工作的。

张树生同样也已经感受到这种紧缺。“我们发出招聘信息后,面试的人非常多,但符合要求的人非常少。”

开诚智能人力资源部的李健感触一样深刻。“为了寻找合适的人才,我们拿个‘小铲子’,天天挖呀挖的。”话说得风趣,实际却做得非常辛苦。去年,为说服一位人才来为公司服务,她每天联系,坚持了100多天,才终“抱得人才归”。

稳定的人才队伍
  
尽管随着产品线全面铺开,开诚智能也感觉人手紧缺。“但与新近进入机器人产业的企业不一样,历经10年发展,借助“产学研”合作优势,我们已经培养了自己的机器人研发团队。核心人员有20人,其中6位是研究生。”张树生说。

开诚智能的前身是唐山开诚电控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于1991年,拥有丰富的煤矿自动化装备制造经验,400多名员工中,有130多位是技术人员。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开展矿井下机器人研制,就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们技术团队不错,大家都是想干事的人。”开诚智能副总经理裴文良说,公司技术人员流动性很低,一旦加入,几乎没有主动辞职离开的。

“当然,我们在招聘人才时,也有意识地偏向稳定性大的人。”张树生补充道。开诚智能人才招聘的门槛并不低,应聘者必须经过笔试、实际操作、面试等关口,通关后才有机会留下。

不过,人才队伍稳定,还在于企业留人有方。市场前景虽然广阔,但因技术门槛相对较高,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特种机器人的研发之路并非坦途。“不少人说过我是‘出风头、不务正业’。”开诚智能董事长许开成说,“我在承担风言风语的压力下,还要想办法稳住想打退堂鼓的研发人员。”

在企业,只要从事的工作不直接产生效益,收入就会大受影响。为此,在特种机器人长时间没有产生经济效益的时候,许开成一面提高研发团队人员的收入,一面还把两位表现突出者吸纳为公司股东。

“就是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良好研究环境,让我们坚守,舍不得离开。”有技术人员说。

吸引人才的事业平台
  
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定力,也成为开诚智能吸引人才的原因。

自动化专业的马静雅2010年毕业时,是班里成绩好的学生之一。看好机器人研发的未来,她一门心思地想从事这项工作。

“为了进入机器人研发小组,我来开诚不下5次,经过了6~7轮面试,后才达到目的。”1985年出生的马静雅,快人快语,如今已成长为项目负责人。

当年吸引她的,就是开诚智能一直没有停止对机器人研发的投入。马静雅知道,机器人研发投入巨大,效益不会很快显现,如果为了赚钱或仅凭一时热情启动,项目很快就会被关闭。“但开诚一直坚持研发,这是一个真正的技术平台。”

许开成对机器人研发一直是“绿灯放行”。“需要购买设备时,打个报告,资金很快就能到位。”张树生如数家珍地数着自己购买的设备:频谱分析仪、红外热像仪、3D打印机等,10年来,没少装备自己。

“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马静雅笑道。除了有事业平台,公司还为单身汉们解决后顾之忧:有食堂提供一日三餐;公寓化的集体宿舍,两人一间。食宿全免费。

马静雅的选择方向是独到的。业内认为,救援机器人适合作为我国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突破口,因为在这个领域里,更适合集中优势人才和资金进行项目攻关,同时救援机器人本身技术集成度更高,涵盖了机器人控制器、传感器、移动技术、远程通信等部件和领域在内的多项核心技术,一旦取得进步,对我国机器人产业将起到巨大的提升作用,帮助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摆脱“技术集成商”的角色。

对于开诚智能,马静雅充满感激之情。

在人才争夺战中,除了用事业平台吸引人才,李健还在具体工作中发现了新的“利器”:“成为中信重工的控股子公司,拥有央企背景后,我们对稳定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加盟更有信心了。”她说。

热门评论

上一篇:上海电气收购ManzAG 拓展智能制造领域

下一篇:深圳景阳科技助力平安校园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