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3D打印文物现代文明可否留住历史?

来源:工控中国
2016/1/14 15:29:10
53036
导读:文物古迹一旦破坏便很难复原,这不仅仅是考古界的遗憾,也是历史发展长流里难以避免的问题。现如今,3D打印技术大有解决这一难题的趋势。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行业大事早知道,中国智能制造网“每日一评”以新潮角度带您了解行业大事、洞察市场态势、品味产业风向标,分分钟通览智能制造快讯。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3点-4点,不见不散。
  
3D打印文物 现代文明可否留住历史
近日,笔者看到一则消息,考古学家将利用3D打印技术恢复叙利亚遭IS破坏的贝尔神庙拱门,心想科学技术真是快“无所不能”了,连文物古迹都能打印出来。作为一名历史文物兴趣爱好者不禁感到兴奋。

贝尔神庙拱门
  
一直以来文物古迹的保护始终困扰着考古界,文物作为资源,一旦毁坏便难以再生。例如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刚出土的兵俑色泽亮丽,表情栩栩如生,现如今早已失去了刚出土时的风采,风化严重,色泽暗淡如黄泥。考古学家在抢救被破坏的古墓时,常常会遇到各种难题。当年在对马王堆汉墓进行考古发掘时,起初放在祭祀器材里的藕片等食材还保有原先的样子,可不久便碳化了。近来大热的西汉海昏侯墓,不知道里面的小米、香瓜子是不是同样的遭遇。相比这些陪葬品,墓主人遗体的瞬间“消失”更为考古界惋惜。早在80年代,安徽马鞍山发现了三国吴大司马朱然家族的墓葬群,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墓葬早前又惨遭盗掘。朱然的遗体未能够及时保存下来,瞬间“灰飞烟灭”融在了墓土里。其作为当时国内考古发现之一,却留下了如此遗憾,写到这笔者扼腕叹息。
  
三国吴大司马朱然家族墓
转眼21世纪的今天,科技发展速度令人震惊,现在的考古水平远远高于以往,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也更强。倘若3D打印技术能够“复刻”文物,一定能够弥补不少遗憾。笔者看了看关于3D打印文物方面的消息,的确没让人失望。
  
3D打印国宝鹿形金怪兽仿品
随着智慧型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众多博物馆与文物修复工作者,开始利用3D打印与3D扫描技术,使破败不堪的古文物“起死回生”,不仅修复了文物也让古代文化得以传承。早在好几年前,陕西博物馆已经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国宝级文物-鹿形金怪兽的仿品。去年年初的时候,千年文物四门塔大修用上3D打印技术,相关负责人采集古建以及细部雕塑的详细信息,制作一个逼真程度高的虚拟3D模型,通过电脑展示文物的全貌。按照文物信息采集的技术标准,展示出虚拟3D模型,为文物修缮保护提供了参照。目前,更是让这项修复技术渗透到学校课程中。据悉,北京一所中学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共同进行了“3D打印技术与文物修复”的研究课题。参与课题的一名中学生,长期在博物院中研究青铜器修复,并于近日3D打印了小臣缶方鼎。
 
3D打印“小臣缶方鼎”   
  传统工艺在修复文物时直接在表面操作,极易对文物造成二次损伤。而3D打印技术可以在不接触文物的前提下,通过立体扫描、数据采集、绘画模型打印等一系列步骤,对文物进行修补甚至复刻。来看一个典型的复刻例子-汉代三足陶鼎。其原件为短直口、斜肩、鼓腹、腹部凸起弦纹、双耳、兽足,器物内侧与底部有经烧结后形成的火石红,表面有‘暴汗’现象(指在不挂釉的陶器上,经过入窑焙烧后,器表面出现一种极薄的亮层)。该器物的‘暴汗’处断面极薄、形状自然且均匀。同样用3D打印技术将复制品打印成型,用传统作色工艺对其上色、做旧。将仿釉颜料与稀释剂调和,先用喷笔将器物基底色整体喷绘一层,使其整体色相与原器物相接近,后用与原件色彩风格一致的矿物质颜料,对局部弹拨、上色、做旧,仿制出原件‘暴汗’处的光泽度。就图片来看,笔者分不清真品和赝品。

3D打印复刻汉代三足陶鼎左为真品右为复刻    
  昨日(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刚发布了新六大考古发现,笔者没有进一步关注,但希望类似朱然墓的悲剧不要再发生。3D打印技术凭借其独有的快速成型技术,不再局限于制造现代所需,而在文物保护方面日趋发挥重要作用。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国3D打印文物技术,不再仅仅局限于小型“青铜鼎”之类的物件或者大型古迹的补色修复,而是能够真正打印出如宫殿般的巨大文物遗迹,让现代文明留住历史,笔者拭目以待。
(本文为中国智能制造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热门评论

上一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手机通讯功能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天天上头条 市场与技术双收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