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新中国机械工业75周年巡礼汽车工程学会篇
-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2024/10/10 8:22:28
- 24813
以建设汽车强国为目标
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汽车强国建设目标为引领,在促进汽车产业学术交流、支撑战略决策、推动协同创新、加强人才培育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打造了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等一系列品牌性技术交流活动,开展了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为代表的创新战略研究,建立了电动汽车、智能网联、轻量化、智能制造等领域协同创新平台,依托学会会士评选、科技奖励举荐、青年人才托举等工作,构建了梯队化的汽车科技人才发展体系,着力推动汽车产业不断加快创新发展步伐,向汽车强国建设目标持续迈进。
下一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进一步发挥汽车科技社团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以汽车强国建设目标为引领,以世界一流科技社团建设工作为依托,团结带领广大汽车科技工作者共同开展更为深入的学术交流、更为有效的决策咨询、更为有力的人才培育。
一是构筑汽车科技交流新高地。
以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的高水平汽车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为核心,凝聚海内外汽车产业专家学者力量,推动学术交流议题向绿色低碳、智能网联、跨界融合等领域聚焦,加快打造《汽车工程》 《Automotive Innovation》等世界一流汽车科技期刊,持续建设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
作为汽车科技交流顶级国际平台之一,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着眼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通过聚集全球专家智慧和产业精英,共同交流探讨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政策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经验与发展趋势,凝聚产业共识,明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探索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全球汽车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年度盛会,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峰会,更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2023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
作为汽车科技交流权威行业平台之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致力于为全球汽车行业搭建技术和科研成果交流、沟通的平台和桥梁,作为汽车技术学术领域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和认可的年度活动,已形成国际化、高端化、规模化的行业口碑。
学会年会:技术体系最全、规模最大、层次最丰富的综合性学术交流会议
二是探索汽车科技发展新路标,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加快跨领域融合发展。
当前,汽车科技创新已进入深水区、无人区,全球汽车科技竞争加速向基础前沿转移,零碳内燃机、新一代动力电池、自动驾驶大模型等前瞻性、引领性技术成为改造提升传统汽车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汽车产业的战略制高点,将对塑造产业长期领先优势发挥主导作用,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前沿研究,推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从源头和底层突破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实现汽车技术的迭代革新和跨越式发展,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不断加快,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关联产业协同联动愈发紧密,为打造交叉融合新产业、构建生产运营新模式、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带来重要机遇。与此同时,车能融合、车路协同、车云互联方兴未艾,在协同机制、共性技术、发展环境等方面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战略统筹,筑牢技术底座,完善配套设施,探索商业模式,加快推动车能路云一体化发展,持续探索融合发展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提升产业价值。
为此,学会将进一步汇聚行业专家力量,持续开展以技术路线图为核心的汽车科技创新趋势研究,建立健全汽车科技动态跟踪与预见体系,统筹谋划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共同打造汽车科技创新路标,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研讨会
三是推动行业培养汽车新人才,协助构建汽车产业新型劳动者队伍。
聚焦高等教育这一核心环节,构建融合清洁能源、信息技术、电力电子、机械工程等领域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加强复合型汽车科技人才培养。加大各类汽车科技专项、创新工程对基础前沿研究领域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支持,培育一批探索“无人区”、甘坐“冷板凳”的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后备力量。建立健全从青年科技人才到行业领专家、再到战略科学家的梯队化汽车科技人才发展体系。加强高端车用芯片、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高端人才引育力度,支持科研人员在产、学、研、用机构自由流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科技人才培养
(本文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供稿)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