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领域合作
-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2024/9/18 11:16:43
- 21374
中国海油坚决贯彻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动海外业务布局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集中,以更大力度推动能源领域对外合作向深层次、宽领域、高质量迈进。
在尼日利亚,参与多个区块油田开发,成为在尼投资最大的中资公司;在乌干达,修建跨崖公路、建设饮水工程,投身医疗公益,为当地人民谋福祉;在加蓬,有效履行生态保护责任,为海洋生物保护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海油人助力推动中非能源合作不断深入的有力实践,正是中国海油坚决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缩影。这十年,持续推进能源合作,中国海油步伐铿锵——
2014年4月,南海东部传来一声春雷:我国首个深水大气田荔湾3-1气田宣告投产。这艘由中国海油与国外能源公司联合研究、平行设计和共同开发的“深海巨舰”,不仅为中国海油打开走向“深水”殿堂之门,而且在中国海油对外合作的史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4年3月,太平洋响起归来的号角: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首艘大型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装载着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海洋拖缆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经”,高质量顺利完成在印度尼西亚的深水勘探地震采集作业,载誉而归。
这十年,中国海油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海外油气产量拾级而上,建成“海外大庆”的脚步渐近;积极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全球能源贸易量突破1.2亿元,产业链补链、强链效果显著;实现“造船出海”,全球性技术资源整合能力持续加强;友谊之花开遍世界各地,与当地人民共盼美好未来……
锻造“硬核”实力
2012年,中国海油成立海油国际,通过组织架构调整进一步整合海外版块,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全速推动勘探开发的“走出去”:在伊拉克,米桑油田增储上产突破1500万吨;在北美,长湖油砂两年内实现产量翻番;在乌干达,中国海油成为投资规模最大、投资额最多的中资公司之一;在巴西,挑战高难度深水盐下作业环境;在莫桑比克、圭亚那、墨西哥……合作的步伐铿锵有力。中国海油的海外公司已遍布世界20个国家与地区,本地员工占比超过70%。
认可来自方方面面。近年来,中国海油注重加强成本管控、提升管理水平。海外实践中孕育的管理水平提升,让“每一桶油应增尽增,每一美元应减尽减”成为共识。2018年,海油国际进行二次整合,全面深化公司体制机制改革;2020年,再次推动组织结构优化调整,提出“作业者管好,非作业者管住”的经营理念,进一步破除管理壁垒。
随着眼界和合作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中国海油在对外合作中的话语权也在不断提升。在非作业者合作项目中,中国海油的勘探研究团队敏锐地发现圭亚那深部地层压力异常,并依靠创新理论研究与技术方法,提出“圭亚那之下再找圭亚那”的勘探战略。“合作伙伴最开始半信半疑,随着我们团队主导的深层勘探取得越来越多突破之后,他们的态度终于发生了根本转变。”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实体项目是技术突破的载体。”实现“造船出海”,是中国海油近年来“走出去”的一个新特征。由中国海油提供的油田服务和重大装备制造项目,正在进入全球视野。巴西深水盐下项目使用的35万吨级超级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P67/P70正是出自海油工程团队之手;“海洋石油719”“海洋石油718”“海洋石油720”相继中标泰国、缅甸、巴基斯坦等多国项目;今年年初的印尼地震勘探采集作业,也是由搭载着我国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海经”设备的“海洋石油720”来完成。
“以前我们是给什么就用什么,现在我们是要什么就造什么。”“海洋石油720”船队仪器部门工程师张伟说。已经在这条船上工作了13年的他,深切地体会到外方对于中国自主研发核心设备的逐步认可。中国装备、中国技术、中国团队,正在主动参与世界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
“来自中国海油的先进技术,正在让中东、南美、非洲等世界各地的油田得到更好的开发。”贝克休斯油田技术服务与装备北亚区总经理胡泊说。
拓展世界级朋友圈
在中国海关博物馆里,永久收藏着一张来自中国海油的报关单。这是一张中海炼化惠州石化向孟加拉国出口航空煤油的报关单,总价超过1600万美元。这一单,意味着我国进出货值突破6万亿美元,成为见证我国从外贸大国迈向外贸强国的标志性“文物”。
2014年,惠州石化第一张出口报关单诞生,运输的货品是航空煤油,出口量为3.3万吨。尽管现在看来,3.3万吨并不算多,但它却是惠州石化成品油产品走出国门的第一次成功尝试。2015年,成品油的出口量125万吨,2018年420万吨,到2023年,成品油的出口量累计达2960万吨。
惠州石化成品油出口仅仅是一个缩影。2020年,中国海油进行销售贸易板块的整合,2021年,挂牌成立中海油国贸。新成立的中海油国贸不止负责原油进口业务,也从事销售、贸易、仓储、运输、金融等业务,国际贸易真正进入快车道。
贸易的“马车”要想行稳致远,首先要加强资源优化配置。
2023年,中海油国贸全年实现海内外油品贸易量1.2亿吨。国际市场的蛋糕做大,不仅保证上游油气生产“全马力”,而且还通过销售链条的延伸,带动下游炼化、民营企业“走出去”。海洋石油的国际贸易,其体量、价值量不仅对于“双循环”而言至关重要,还为国内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拓展了更多的空间。
贸易像一根“撬棍”,撬动更大市场的同时,也帮助中国海油拓展更广阔的“朋友圈”。随着巴西、圭亚那等海外产量的稳步上涨,中国海油在2022年建立了24小时全球贸易网络。这一直接“落地”的“交友平台”,进一步树立了中国海油的品牌形象,也让更多的合作伙伴了解来自中国品牌的诚信、专业和双赢理念。
在去年11月的中国进口博览会上,中国海油与来自全球的22家供应商签下大单,累计签约额突破600亿美元。这些订单里,不仅有油田勘探开发、油田技术服务和中下游产业链的合作发展,还有新能源合作及低碳解决方案的开拓。
能源筑梦未来
当地时间2022年3月1日,乌干达国家投资管理局向中海油乌干达公司颁发了艾伯特湖油田开发项目最终投资决策特殊贡献奖。该项目产生的收益对促进乌干达和当地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艾伯特湖油田项目是乌干达首个商业石油发现,为服务油田开发工作,中国海油已培训当地150多家油气业务承包商。
石油,工业发展的血液,国民经济的命脉。能源,不仅驱动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更改变当地居民生活。中国海油的“走出去”,正在为世界各国人民筑梦更美好的未来。
在艾伯特湖,中国海油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当地村民习得一技之长。美容美发、缝纫、服装设计,还有汽修驾驶、焊接和金属加工等,丰富多彩的项目不仅充实了当地人的生活,也畅通了他们的职业发展渠道。
像这样的社会民生建设,中国海油做的远不止此。在圭亚那雨林深处,中国海油安装了130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1200名印第安村民的“行路难”;在乌干达布胡卡社区,中国海油兴建引水工程,结束了当地村民跨越山头取水的历史,让1.3万名村民喝上了干净的饮用水……处处点亮的“中国元素”,正在成为展示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十年,中国海油全方位对外合作的脚步铿锵,与全世界伙伴携手共进,让合作共赢的能源之花开遍山川异域,共同见证能源合作不断深入带来的更美好的未来。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