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博世:希望2030年末软件业务能实现数十亿欧元销售额

来源:盖世汽车
2024/6/24 10:21:14
12040
导读:根据近期麦肯锡的一项研究预测,到2030年,全球汽车软件和汽车电子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620亿美元。
  近期,在2024博世技术日上,博世强调,其正通过软件和服务持续拓展业务,到2030年末,希望其软件业务能实现数十亿欧元的销售额。
 
  软件定义汽车(SDV)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新趋势。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表示,“软件的蓬勃发展将重塑汽车行业。”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主席马库斯·海恩博士亦指出,“未来,汽车将无缝融入数字世界。”
 
  在他们看来,设计和开发新车型的起点,越来越多地会是软件。根据近期麦肯锡的一项研究预测,到2030年,全球汽车软件和汽车电子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620亿美元。自2023年起,软件在汽车市场中的份额将增至三倍。
 
  而博世,自然要成为该增长市场的一员。
 
  事实上,目前我们已可以在诸多领域中找到博世软件的身影,无论是大型工业企业的产线,还是汽车维修店,抑或是医疗设备领域。博世软件可警示驾驶员注意逆行车辆、监控并保护宝贵的文化资产、为楼宇提供数字管理方案,也可以在外太空的国际空间站中发挥作用。而据透露,目前博世共有约48000名软件工程师,其中42000名聚焦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海恩博士表示:“我们正站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黎明。这于博世而言是个好消息,因为博世对硬件和软件都了如指掌。我们是少数能够完全精通汽车电子和云计算之间相互作用的公司之一。”
 
  举例来说,博世通过车辆健康等软件和服务解决方案,帮助车队运营商避免车辆故障并提高使用效率。面向物流公司,博世的L.OS数字平台可促进物流业务的数字化和整个运营链的简化。此外,博世还开发了一种特殊的软件——“电子舒适制动”,其可防止车辆制动时出现令人不适的顿挫感。
 
  当然,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还将与汽车架构的转型协同并进,分布式的信息技术和电子电气架构向以集中式的、域控架构转变的趋势已然明确。目前,一辆车包含来自不同制造商生产的约一百个控制单元。而在未来的软件定义汽车上,控制功能仅需由十几个车载计算机来执行。为此,特定域的功能需集成至现代车载计算机中。
 
  在此背景下,博世和高通于今年年初联合推出了一款新型车载计算机,首次集成了信息娱乐和驾驶辅助功能。博世指出,对整车制造商而言,这不仅意味着减少安装的占用空间和重量、节省线束,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成本。仅就控制单元而言,合并驾驶辅助和信息娱乐控制单元就可以将成本降低多达30%。
 
  据悉,博世已在先进车载计算机这一领域取得了业务上的进展:在过去的三年中,车载计算机为博世创造了近40亿欧元的销售额。
 
  然而,正如博世所说,无论是一百个或是十几个,这些多元的车载计算机与软件包必须相互打通,才能够跨品牌界限进行通信。博世易特驰为此提供了中间件,即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车辆物理组件与应用软件之间的翻译软件。
 
  总而言之,软件和数字服务已然成为博世业务成功的重要支柱,驱动着跨公司和跨行业的创新。那么,面向现代和未来移动出行,博世具体都有哪些重磅的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在2024博世技术日上,博世进行了集中展示。
 
  确定性中间件解决方案
 
  据悉,易特驰中间件解决方案用于开发和运行高级自动驾驶系统,支持软件和硬件架构的建模以及高性能通信。这款中间件集成了各种应用功能,并将它们相互连接。它包括多个工具、ECU软件库和一个强大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可适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的开发周期。
 
  博世提到,易特驰解决方案一大显著特点是,能确保在虚拟环境中以无与伦比的精度一对一地应用实际测试公里数。这是实现虚拟环境中进行可靠开发的关键。这样,易特驰就能通过可重复的仿真验证,帮助整车制造商和其他供应商大幅减少实测公里数。因此,新的驾驶功能可以在不影响安全的提前下更快地推向市场。
 
  人工智能车辆应用生成器
 
  如今,汽车用户越来越期待可以反映他们个人需求的个性化功能。这让整车制造商有义务提供此类基于软件的车辆功能。
 
  不过博世指出,这类软件的开发非常复杂,需具备深入的知识并与供应商密切合作。目前,只有整车制造商才能集成可精确控制座椅、灯光和前灯的迎宾功能。而对于经销商、租车公司、车队所有者和驾驶员进行任何定制都非常困难。
 
  “易特驰人工智能车辆应用生成器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局面。”据博世介绍,人工智能驱动的生成器是易特驰Edge中间件解决方案的扩展,使从整车制造商到驾驶员,每个人都能使用自然语言创建新的车辆功能,而无需提前了解相关知识。该工具生成完整的、可即时使用的应用程序,并集成了安全和合规功能。
 
  线控技术
 
  如今,线控技术已越来越热门。该技术采用电信号进行传输,解除了方向盘、制动踏板与各自执行器之间的机械连接。以此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和集成的灵活性,给功能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在危急驾驶情况下,更智能的系统干预可以降低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线控技术为提供了创新的人机界面和车内设计,减少了左舵和右舵车辆的变量,提高碰撞安全性。当然,为确保安全,线控系统在执行器、电源供应和通信中引入了冗余设计。
 
  博世表示,结合其车辆运动智控系统,车辆可实现更安全、舒适且可持续发展的驾乘体验。
 
  舱驾融合解决方案
 
  正如前文所说,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正在向以集中式的、域控架构转变。该架构包括数量极少但功能强大的跨域车载计算机,如舱驾融合解决方案——一种软件密集型的中央计算机,可以将过去各自独立的信息娱乐和驾驶辅助功能整合到同一个芯片系统中,带来包括自动泊车和车道识别等功能,辅以智能和个性化的导航和语音辅助。
 
  模块化和可扩展的高性能计算机所需的车内空间和布线更少,使得整车制造商得以降低成本。由此,更多的自动驾驶功能可以集成应用于紧凑型和中型车辆中。博世的目标是降低车辆电子系统的复杂性,同时尽可能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车内感应解决方案
 
  官方资料显示,基于创新的传感器和软件解决方案,博世的车内感应解决方案可提高车内所有乘员的安全性。该方案能够识别驾驶员注意力分散和疲劳的情况,并相应地发出警告。乘客监控功能可以监控整个车内情况,这不仅对于自动驾驶的车辆至关重要,还有助于让整车被动安全更高效,如安全带提醒和气囊抑制检测。舱内感知还能带来舒适和便利功能,例如自动座椅和温度控制以及手势控制。除了摄像头系统,座舱感应雷达还可以检测车辆内部和周围的细微动静。它能够识别车内熟睡的婴儿以及试图靠近或闯入的行为,并相应地向车主发出警报。
 
  据悉,这些功能可以作为独立软件解决方案、中央车载计算机或专用控制单元进行提供。
 
  联网地图服务
 
  通过结合来自联网车辆的群体数据和天气信息等基础设施数据源,博世的联网地图服务据称可以提供有关驾驶环境众多方面的准确且实时的信息。与仅从自身经验中学习的人类驾驶员不同,联网地图服务受益于所有联网车辆的综合经验数据。由此,车辆系统就可以确定各种信息,诸如在环形交叉路口的最佳行驶速度、复杂交叉路口的精确车道几何形状和行驶轨迹、车辆可用于厘米级精度定位的地标,甚至当前道路危险结冰的位置等。
 
  博世表示,利用这些广泛且可靠的实时信息,可以规划驾驶行为,且当路况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变化时,主动且安全地进行调整。由此,联网地图服务不仅可以改善现有的驾驶辅助功能并提高其可用性,还可以为开发和改进车辆及出行服务创造新的可能性,从而使未来的移动出行更加安全和便捷。
 
  除此之外,博世还重点展示了面向物流专家的软件平台(旨在应对运输和物流行业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以及车队互联服务(帮助出行和物流服务供应商尽可能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并减少闲置时间等诸多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由此不难看出,博世以软件驱动各领域创新的行动力,而从结果来看,或许能够达成其所预期那般,“正如今天几乎每一辆车都配备了博世的零件一样,未来道路上每一辆车也都将运行着博世的代码。”

热门评论

上一篇:吉利旗下首款飞行汽车完成试飞:有望2026年商用

下一篇:高端智能装备造就“海上施工利器” 中交集团擦亮大国重器品牌名片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