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15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发布实施

来源:仪表网
2024/6/22 9:51:35
15599
导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有关规定,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现批准《水中铜含量分析仪校准规范》等15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发布实施。实施日期2024年9月1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有关规定,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现批准《水中铜含量分析仪校准规范》等15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发布实施。实施日期2024年9月1日。
 
  《水中铜含量分析仪校准规范》
 
  水中铜含量分析仪是用于测定水中铜含量的分析仪。其原理是水中铜离子与显色剂反应生成稳定化合物,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通过光电检测装置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换算得到铜的含量。分析仪主要由光学系统、检测系统、信号处理及存储系统等部分组成。
 
  本规范依据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 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制定。
 
  依据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本规范在架构上包括:引言;范围;引用文件;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表达;复校时间间隔以及附录等内容。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实验室采用比色法测定水中铜含量在(5~200)μg/L 测量范围内的水中铜含量分析仪的校准。
 
  《卫生型隔膜压力表校准规范》
 
  卫生型隔膜压力表是通过隔膜装置隔离工作介质,通过灌装的工作液体传递压力,当压力作用于压力表的隔膜时,隔膜产生变形,压力表的封闭系统中封闭的工作液体将压力传导至压力表的弹性元件,最后经压力表指示装置指示压力。卫生型隔膜压力表主要用于食品、药品、饮水等对仪表有卫生要求的行业中。
 
  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校准规范制修订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依据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本规范在架构上包括:引言;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计量单位;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表达;复校时间间隔以及附录等内容。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测量范围为(0~6)MPa 的使用法兰或卡箍式连接的卫生隔膜压力表的校准。
 
  《温度在线测量系统校准规范》
 
  温度在线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经相应信号处理和转换后,显示出相应的温度。测量系统由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测量单元、信号转换器、显示单元等构成。其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工艺过程的温度监视和温度验证等。
 
  本规范以 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 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和依据进行制定。
 
  依据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本规范在架构上包括:引言;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计量单位;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表达;复校时间间隔以及附录等内容。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测量范围在(-30~165)℃内的温度在线测量系统的校准。
 
  《旋转蒸发仪校准规范》
 
  旋转蒸发仪的基本原理是加热持续转动的蒸留烧瓶,利用负压条件实现对烧瓶中的溶剂进行提取、净化、浓缩试验。旋转蒸发仪一般由旋转装置(r/min)、加热装置(℃)、蒸馏冷凝系统、真空系统(kPa)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生物医药、化学化工、环境监测、食品加工等行业。
 
  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校准规范制修订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依据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本规范在架构上包括:引言;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计量单位;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表达;复校时间间隔以及附录等内容。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旋转蒸发仪温度、压力、转速参数的校准,其他功能类似的设备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微量进样器校准规范》
 
  微量进样器(简称进样器)为量出式量器,通常由不锈钢和玻璃制成,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主要作用是将微量样品精确地加入到试验系统中,对样品量进行精准确控制和定量分析。按其结构可分为无存液进样器、有存液进样器和气密性进样器,针尖可做成刃口、平口、圆口等型式。微量进样器利用容积替代原理进行工作,由外套和一个配合良好的内芯在进样器外套内移动的距离来确定。
 
  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校准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本规范以 ISO 8655-9:2022《活塞式容积仪第 9 部分:手动精密实验室注射器》为编制依据,结合 JJG 646《移液器》检定规程、JJG 196 《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12810-2021《实验室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的相关内容制定。
 
  依据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本规范在架构上包括:引言;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计量单位;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表达;复校时间间隔以及附录等内容。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5~1000)μL 微量进样器的校准。
 
  《在线电导率仪校准规范》
 
  电导式在线电导率仪主要由电子单元系统和电导池两部分组成。检测原理是在电导池的电极间施加稳定的交流电信号,溶液中的可导电粒子受到电场的作用而运动,产生交流电流,通过测量电流通过溶液的强度,输入电导池常数,经过电子单元系统,最后得到准确的电导率。
 
  电感式在线电导率仪主要由电子单元系统和传感器两部分组成。检测原理是在电感传感器原级线圈中施加稳定的交流电信号,原级线圈中的交流电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在溶液中感应出交流电场,交流电场产生交变磁场,次级线圈中感应出交流电,感应的交流电势高低,取决于测量溶液的电导,通过输入电导池常数,经过电子单元系统,得到准确的电导率。
 
  本规范以 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 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和依据进行制定。本规范与 JJG 376—2007 电导率仪检定规程相比,减少了电导池常数示值误差和温度系数示值误差两项要求,增加了稳定性的要求;仅一个等级的技术要求,且不与规程中某等级一致。
 
  依据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本规范在架构上包括:引言;范围;引用文件;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表达;复校时间间隔以及附录等内容。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电导率值为 20μS•cm-1~2×105μS•cm-1的电导式在线电导率仪和电感式在线电导率仪的校准。
 
  《自动分检衡器校准规范》
 
  自动分检衡器,将被测预包装的分立荷载输送到衡器的承载器,待被测载荷到达规定称量位置,利用称重传感器进行重量检测,其产生的电信号通过数据处理装置转换,由显示装置提供称重结果。
 
  衡器通常由称重模块(即:承载器、载荷转换装置、称重传感器、模拟数据处理装置或数字数据处理装置)、显示装置、设定装置、分选装置、液压提升装置等部分组成。X类仅适用于符合国家《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预包装产品进行检验的检验衡器。
 
  本规范以 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 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和依据进行制定。本规范适用于符合国家《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预包装产品进行检验的 X 类自动分检衡器。
 
  本规范结合自治区和国内主要自动分检衡器生产厂商和使用方的生产及使用情况,对该计量器具的具体技术指标和校准方法进行了规定和解释。本规范给出了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及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对预包装的分立荷载的 X 类自动分检衡器的校准。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校准规范》
 
  彩色超声诊断仪简称彩超,彩超通常由探头(相控阵、线阵、凸阵、机械扇扫、三维探头、内窥镜探头等)、超声波发射/接收电路、信号处理和图像显示等部分组成。
 
  彩超的运行原理主要可分为信号发射和信号回收两个主要阶段。在信号发射阶段,核心元件超声换能器向病人发射超声信号,超声波经过人体组织,部分信号会反弹返回到超声换能器,作为回收信号。在信号回收阶段,超声换能器接收到回收的超声信号,然后将信号传输到计算机,再经过软件处理,将超声信号转换成有价值的图像。利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和超声回波原理,同时进行采集血流运动、组织运动信息和人体器官组织成像的设备。用于超声成像、测量与血流运动信息采集供临床超声诊断检查使用。
 
  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修订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依据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本规范在架构上包括:引言;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计量单位;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表达;复校时间间隔以及附录等内容。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标称频率不高于 15.0 MHz 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校准。规范不适用于眼科超声诊断仪、经颅多普勒血液分析仪以及血管内超声诊断设备的校准。
 
  《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校准规范》
 
  自给开路式空气呼吸器采用开放式结构,一般由面罩、供气阀、中压和高压导管、压力表、余压报警器、减压器、气瓶和背托等组成。当气源阀开启时,气瓶中储存的压缩空气由气源阀输入、高压管、中压管、报警器、压力表、减压阀输出,高压管接入压力表,另一路高压经减压阀,中压管进入供气阀前端,当佩戴者吸气时使供气阀激活,空气经过面罩进入佩戴者的呼吸器官,当使用人员呼气时,从肺部呼出气体通过面罩的呼气阀排入大气中,完成一个呼吸循环。此过程中,由于呼气阀和供气阀都是单向阀且不同时开启,保证了呼吸气流始终单向循环流动。
 
  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依据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本规范在架构上包括:引言;范围;引用文件;术语;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表达;复校时间间隔以及附录等内容。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的校准,适用范围为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消防和应急空气呼吸器、工业空气呼吸器。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校准规范》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是采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水质定量分析的仪器,主要用于测定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硫化物等含量。其工作原理是将被测组分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相应的气态分子,测定特定波长下气态分子的吸光度,吸光度与样品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实现定量分析。光谱仪主要由进样系统、反应系统、光学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本规范是以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 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和依据进行制定。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 GB/T 42027-2022《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中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依据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本规范在架构上包括:引言;范围;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表达;复校时间间隔以及附录等内容。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基于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的校准。
 
  《污染源烟气温压流湿监测仪校准规范》
 
  污染源烟气温压流湿监测仪是对污染源排放烟气的温度、压力、流速及含湿量进行实时连续测量的设备。其中,烟气温度的测量主要是利用热电阻和热电偶等温度传感器;烟气压力由压力传感器测得;烟气流速通过皮托管或超声波流量计等不同原理的方法得到;烟气含湿量的测量主要是利用阻容法、干湿球法、激光法、冷凝法和重量法等不同工作原理的检测装置。监测仪一般由温度测量模块、压力测量模块、流速测量模块、含湿量测量模块、处理单元、通讯单元和显示单元等部分组成。
 
  本规范依据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 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而制定。
 
  依据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本规范在架构上包括:引言;范围;引用文件;术语;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表达;复校时间间隔以及附录等内容。
 
  本规范为首次制定。本规范适用于固定污染源监测领域中污染源烟气温压流湿监测仪的校准。其中俯仰角和偏航角的适用范围为-10°~10°。
 
  《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规范》
 
  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监测技术主要包括非分散红外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等, CH4、CO2等气体的浓度与其对应的特征光谱吸收强度相关,利用这一原理可以检测气体的浓度。系统一般由采样单元、预处理单元、分析单元及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等组成。通过直接抽取采样技术,采样探头和采样管路都进行高温伴热,经过气体预处理系统进行除水和除尘后,送入系统中进行分析,计算出 CO2、CH4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本规范以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依据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本规范在架构上包括:引言;范围;引用文件;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表达;复校时间间隔以及附录等内容。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CO2、CH4)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校准。
 
  《固定污染源氨气(NH3)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规范》
 
  固定污染源氨气(NH3)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氨浓度的监测。监测原理主要为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法(TDLAS),利用半导体激光器的谐振腔长度可变的特性,使其输出光的波长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从而实现对分子吸收光谱的扫描和分析,当激光束通过待测物质时,如果待测物质吸收了激光的部分能量,则激光输出功率将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变化的大小,可以分析待测物质的成分和浓度。监测系统一般由样品采集和传输单元、样品预处理单元、分析单元、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辅助设备等组成。通过直接抽取采样技术,采样探头和采样管路都进行高温伴热,经过气体预处理系统后,送入系统中进行分析,计算出氨气的排放量。
 
  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依据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本规范在架构上包括:引言;范围;引用文件;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表达;复校时间间隔以及附录等内容。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测量范围为(0~20)μmol/mol 的固定污染源氨气(NH3)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校准。
 
  《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校准规范》
 
  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原理是利用红外光照射被测物质的分子,与分子固有振动频率相同的红外光被吸收,吸光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遵循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从而实现对被测物质的定量检测。主要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等气态污染物浓度的测定。分析仪一般由样品采集及预处理单元、分析单元、数据处理及显示单元等组成。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 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的基础性系列规范。本规范参考了 JJG 968-2002《烟气分析仪》和 HJ 1240-2021《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 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依据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本规范在架构上包括:引言;范围;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表达;复校时间间隔以及附录等内容。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用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的校准。
 
  《乳制品生产车间洁净室(区)检测规范》
 
  生产车间洁净室(区)是具有多样性的受控环境,受控参数有:悬浮粒子浓度、风速、压力、微生物、照度、温度、湿度等。洁净室(区)在乳制品生产、医药行业等广泛应用。洁净室(区)将空气污染物控制在合适的水平,不仅可以保护产品免受微生物和污染物的影响,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规范以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 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依据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本规范在架构上包括:引言;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计量单位;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表达;复校时间间隔以及附录等内容。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检测规范适用于乳制品生产车间洁净室(区)的检测。

热门评论

相关资料下载: 附件.rar

上一篇: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拟发布实施16项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下一篇:《聊城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发布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