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60亿元!储能黑马狂揽订单

来源:OFweek储能网
2024/6/19 10:36:18
14167
导读:近年来,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在储能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方面表现突出,成为储能领域的一匹黑马。
  在新能源的浪潮中,储能技术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与电网的关键环节,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在储能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方面表现突出,成为储能领域的一匹黑马。
 
  上半年狂揽风光储订单近60亿
 
  6月17日晚间,中国中车发布公告,2024年3-6月间共签订总额约436.2亿元的合同。其中,中车株洲所还与海卫(乳 山)海上风电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 宝坻华电青龙湾新能源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总计约30.7亿元人民币的风电设备销售合同。
 
  储能业务方面,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与新疆昌盛方略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大唐(兴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等签订了14.3亿元人民币的储能设备销售合同。
 
  此前,3月4日,中国中车发布签订合同公告,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与桐城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粤电莎车综合能源有限公司、中电建巴里坤新能源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总计约12.9亿元人民币的储能设备销售合同。此外,与中国大唐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约2亿元人民币的风电设备销售合同。
 
  据此估算,2024年上半年,中车株洲所签订的储能设备销售合同总额达到了惊人的27.2亿元人民币;风电设备销售合同总额达到了32.7亿元。风电加储能业务合计近60亿元。
 
  这一数字的背后,是中车株洲所在风电和储能项目竞标中展现的强劲竞争力和价格优势。以储能为例,在青海海南州铁盖、贡玛两大储能电站的投标中,中车株洲所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单价成功中标,展现了其在成本控制上的强大能力。
 
  6月15日,国家电投新疆塔城裕民铁列克提 10万千瓦储能配置40万千瓦风电项目电池储能系统及附属设备采购标段中标结果公布,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20640万元中标该项目,折合单价0.516元/Wh。
 
  据不完全统计,中车株洲所在2024年先后中标了13个储能项目,项目规模合计约近8GWh。这些项目不仅包括与大型能源企业的合作,如大唐集团的1GWh LFP储能系统框架采购,还有新华水利发电的5.2G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和全钒液流储能系统集采。这些项目的中标,不仅证明了中车株洲所在储能技术领域的专业实力,也为其在储能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加速工商业储能产品迭代
 
  中车株洲所的成功,得益于其在储能技术上的持续创新和产品快速迭代。
 
  在近期举办的SNEC展会上,中车株洲所携光储氢碳“零碳家族”系列产品亮相。
 
  中车株洲所储能产品有丰富的产品谱系,产品覆盖表前表后、1C及以下倍率、高海拔、构网型等主流应用场景,产品持续迭代,超前推新。此次展台上构网型地面电站风光储解决方案区域也展示多款产品,包括全新一代5.X液冷储能系统、1P104S液冷电池包、高压级联型储能系统、储能智能运维系统硬件等。
 
  中车株洲所工商业储能具备完整产品谱系和综合性解决方案,产品具有极致安全、高效智能、部署灵活及经济省心等特点,可满足400V至35kV不同电压等级及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此次带来的工商业“二代1000V户外一体柜”系统效率高达90%,柜内温差低至3K。占地仅1.2m2,单位能量密度达216.1kWh/m2。相较于同类产品,尺寸减少25%,容量提升12%,投资收益提升25%。
 
  这种产品不仅提升了储能系统的经济性,还通过先进的热管理技术和自主设计的PCS(Power Conversion System),延长了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功耗。
 
  在储能智能运维平台方面,据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控制工程师介绍,中车储能安全智能防护系统,融合了中车ForeSee数智平台,以打造热失控主动预警、核心设备全生命健康管理、专家级运维指导、高收益运行策略、全息全站感知为技术核心,为大容量储能、工商业储能、综合能源等新能源应用场景,提供了高效、安全、便捷、经济的运维解决方案。
 
  除了优质的产品,中车株洲所还提供了一系列赋能服务,包括规划设计、项目交付、售后服务以及产品保险等。公司具备EPC交钥匙工程管理能力,确保了设备到货和并网的高效率。此外,中车株洲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备品库房,实现了快速响应备品需求,拥有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确保了售后响应的及时性。
 
  中车株洲所的工商业储能项目中,不乏一些具有示范效应的典型案例。例如,某半导体产业园区的综合能源系统项目,不仅帮助高能耗企业实现了节能降碳,还通过数智化管理,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这些案例的成功,为其他企业和园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热门评论

上一篇:东华大学、无锡一棉和经纬智能共同承担的“环锭细纱机自动接头机器人及其协同智能系统”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下一篇:智利锂矿商SQM与现代、起亚达成长期供应协议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