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福建国资国企以创新为核心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来源:福建省国资委
2024/6/14 11:57:19
16045
导读:厦钨新能欧洲公司就与法国ORANO集团下属公司设立合资公司,项目总投资约15亿欧元,将实现中法新能源汽车新时代下的电池产业链深度整合,此次协议是这一合作的细化和延伸。
  福建,一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它们以创新为核心,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布局又迈出坚实的一步!”时隔一个月,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钨新能)相关负责人依然激动不已,“这增强了我们开拓海外市场的信心。”
 
  法国当地时间5月6日,厦钨新能与法国ORANO SA公司签署建立电池产业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协议。
 
  去年5月,厦钨新能欧洲公司就与法国ORANO集团下属公司设立合资公司,项目总投资约15亿欧元,将实现中法新能源汽车新时代下的电池产业链深度整合,此次协议是这一合作的细化和延伸。
 
  成立仅8年,一跃成为全球新能源材料行业领军企业,已获得97项发明专利授权,具备材料生产工艺设计、优化和持续改进能力,产能规模与出货量稳居行业前列……这是位于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的厦钨新能作为国家专精特型“小巨人”企业,交出的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聚焦主业、注重研发。”在姜龙看来,这是厦钨新能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小赛道”上跑出“大比分”的“秘钥”。
 
  做强主业,练就“独门绝技”
 
  新能源电池材料,在新能源风口正盛的当下,被广为熟知,而在20多年前,这还是一个前景未知的领域。
 
  “那时候我们在寻找‘新增长点’,发现有车企推出混合动力,利用电池来回收能量,让燃油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选择了做电池材料。”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选择成为了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钨)的第二成长曲线,也由此开启了厦钨新能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之路。
 
  厦钨新能的前身是厦钨的电池材料事业部。从2004年起,厦钨就积极发展以锂电正极材料为主的新能源材料产业,建立了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及磷酸铁锂等生产线。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更好地实现新能源材料业务的独立运作,促进经营业绩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2016年12月20日,新能源材料业务从母公司厦钨分立,厦钨新能自此诞生。
 
  厦钨新能正级材料生产车间的煅烧回收工序,机械臂实现物料自动搬运。
 
  在福建省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厦钨新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计划、股份制改革等系列动作,于2021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二批专精特新企业,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深耕主营业务,通过专业化生产制造专用性强、专业特点明显的新能源材料,或许正是厦钨新能“异军突起”的关键点。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锂电池的性能和成本。”厦钨新能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面对迭代升级的市场需求,厦钨新能打造钴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贮氢合金四大产品系列,重点发展高电压钴酸锂、中高镍三元材料、水热法磷酸铁锂、车载贮氢合金、固态贮氢材料。其中,钴酸锂全球市场份额接近50%,稳居行业第一;贮氢合金国内保持16年市场份额第一;三元材料稳居行业第一梯队;磷酸铁锂差异化竞争优势明显。
 
  做强主业、深耕市场,“乘势而上”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厦钨新能的成功,追根溯源是我们坚持‘市场导向、研发驱动、品质领航’的发展思路,长期坚守主业,专注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的结果。”厦钨新能相关负责人说。
 
  同样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耕物联网领域的厦门信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物联”)有着近似的路径。
 
  成立于2005年的信达物联是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先进制造赛道的核心成员企业,是国内最早进入物联网电子标签产业的企业之一,公司在RFID电子标签领域精耕细作十九载,经历了从孵化初创到快速成长,再到稳健发展的三个阶段。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高新技术企业,信达物联现已成为国内领先的RFID产品供应商,产能已居行业前列,可同时满足多个全球规模性客户的产品需求。
 
  面对快速发展的市场,在行业局势变化等多重因素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影响下,信达物联在物联网领域术业有专攻,稳扎稳打。“我们始终持续探索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创新转型,以研促产提升核心竞争力。”信达物联相关负责人总结道。
 
  做实研发 立于技术“高地”
 
  练就“独门绝技”,立于技术“高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立身之本。高度注重研发投入,是福建专精特新企业在行业保持领先的“秘诀”。
 
  厦钨新能源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近20年持续的科研投入和攻关,厦钨新能已连续攻克了高端消费电子锂电池和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配合国内多家电池厂商客户开发出了多款多代高能量密度的新型高电压3C电池和动力电池。“我们坚持研发面向客户、面向市场、面向价值创造,做好技术更新迭代和未来新品的研发储备。”
 
  “响应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材料产业链。”这是厦钨新能对于“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问题的回答。
 
  作为落地厦门市海沧区的省属国企,厦钨新能选址临近海港,为产品出口创造便利条件。2016年时,厦钨新能人员规模约为560人,发展至今,已达2100人,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拉动了地方的就业。此外,每年的固定资产投入和税收贡献也为厦门市整体经济发展赋能。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核心在“质”,落脚于“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专精特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中之重”。
 
  距离厦门近五百公里的宁德市寿宁县是个山区县,满眼见绿的山坳坳里却有一家在新材料行业领域的“隐形冠军”——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祥新材)。通过不断研究探索,三祥新材攻破多项技术难关,成为行业内最早将电熔氧化锆品位做到99.8%以上的企业。
 
  “36年来,我们从做单一铁合金起步,到铸改新材料,再到锆镁新材料并持续沿链拓展,坚持自主研发、创新驱动,始终专注于一个行业,扎扎实实把主业做精。”三祥新材相关负责人说道。
 
  只有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才能保持技术领先,信达物联对此感受更加深刻。
 
  日积跬步,以至千里。较早设立了厦门市电子标签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专注于产品应用的研发及检测;形成一套完整的电子标签研发体系,具备从天线仿真、打样、测试等一系列的软硬件开发条件……经过多年的不断投入,信达物联搭建形成了一套完整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电子标签开发系统。
 
  “以国资为坚强后盾,我们在研发上不急于短期效益,而注重长期成果,将每年营收的6%投入到技术研发上来。”信达物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海的浩瀚与山的雄伟,映衬着福建制造业的底色。从厦钨新能到信达物联再到三祥新材,福建的专精特新企业正在成长为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先行者、细分市场的行业领军者,他们承载着对技术突破的渴望,对科研攻坚的执着,以及对市场独特洞察的智慧。他们的故事,如同星辰散落,点亮了福建产业升级的璀璨星河。

热门评论

上一篇:甘肃省工信研究院等到天水锻压调研

下一篇:湖南国资国企新质生产力发展全面“开花结果”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