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国资领投!苏州无人机公司B轮融资破亿!

来源:“维科网机器人”微信公众号
2024/6/13 9:39:48
12141
导读:本轮资方多达7家,且多为“老熟人”持续加码:由广东粤科母基金、临港前沿阿特斯扬州基金领投,宁波诺登创投、苏州工业园区科创基金、遨问创投、远瞻资本、常春藤投资继续押注。
  近日,国内无人机全自动供应商星逻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逻智能”)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据悉,本轮资方多达7家,且多为“老熟人”持续加码:由广东粤科母基金、临港前沿阿特斯扬州基金领投,宁波诺登创投、苏州工业园区科创基金、遨问创投、远瞻资本、常春藤投资继续押注。
 
  本轮所集资金将用于Lantern光伏机器人的量产与持续升级,打造“会飞行的”45°倾角清洁机器人,同时加速无人机风电巡检产品“御风”的推广服务,完成从低空智能检测向低空智能运维的闭环,为场站用户打通新能源发电后市场“最后一公里”,向专业化、垂直化发展再迈关键一步。
 
  7年融7轮,“含国量”极高
 
  星逻智能成立于2017年,截至目前已完成7轮融资,轮次走到B轮,已披露金额超1.5亿元。
 
  而根据过往数据来看,星逻智能的股东阵容里,不仅国资力量雄厚,“黏性”也很强,多数都参与了多轮融资。
 
  就此次B轮融资而言,领投的粤科母基金是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全资子公司,而粤科金融不仅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创投机构之一,并且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持股90%)直接领导;
 
  另一领投方前沿投资,也由国有控股的山东与祥实业有限公司100%持股,此前多专注于新能源方向的制造企业,星逻智能与稚晖君创办的智元机器人,是其在机器人产业链布局的两个“独苗”;
 
  本轮跟投的遨问创投共参与5轮融资;诺登创投共参与2轮融资;常青藤资本共参与4轮融资;远瞻资本共参与5轮融资;苏州工业园区财政审计局持股99.9333%的科创基金也参与2轮融资。
 
  由此可见,政府与国资资本对星逻智能的高度认可,而公司在拿到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后,也将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对于新能源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实现“双碳”目标,不断提升新能源装机容量是大势所趋。
 
  而随着全球算力需求飙升,电力供应短缺将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新能源电站将面临充分消纳的需求,如何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首先实现无需人工操作的无人机智能巡检方案的企业,星逻智能切中这一痛点,通过无人机+AI等技术手段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站提供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在这尚待开发蓝海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打通“最后一公里”
 
  从消费级到工业级,无人机正在从“玩具“向“工具”转变。然而,工业级无人机发展总体上还不成熟,痛点和难题依然存在。
 
  不可否认,部署无人机开展新能源场站的巡检运维,较传统人工模式具备明显的成本和效率优势。但要真正释放无人机的潜能,“无人化”才是关键。
 
  星逻智能很早就着眼于解决无人机“无人化”的痛点,于2018年先后部署了全球首个光伏和电网无人机自动机库,成为行业“吃螃蟹”的先锋者。
 
  其“自主飞采”解决方案,通过无人机机库实现自动起降、自主充电与回巢;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人工智能的驱动下,无人机能对巡检数据进行深度解析和智能化处理,主动发现并有针对性地排查、维修故障点,从而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
 
  不过,无人机在新能源领域的作用目前仍主要局限于智能检测层面,离真正意义上的闭环运维还有一段距离,而这恰是星逻智能希望填平的最后一公里。
 
  据创始人王海滨透露,未来公司将融入机器人技术,推出如风机叶片内腔巡检机器人、光伏面板检修机器人等产品,让检测和运维环节无缝衔接。
 
  依托无人机的航拍和智能识别能力,可高效锁定问题区域;而机器人则承担起到位检修的具体作业,通过自主移动、刷洗清洁等功能,有效解决因现场环境或人力成本高昂而无法及时排查的难题,为提升新能源场站整体发电效率保驾护航。
 
  写在最后
 
  在无人机和机器人赋能下,新能源电站有望真正迈入智慧时代。
 
  通过智能分析发现缺陷、智能调度展开检修、智能汇总管理周期……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运维,必将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从根本上推动能源发电产业链的效率革新。
 
  而智能运维最大的价值,不仅在于可提高10%以上的发电效率,更在于其所孕育的广阔赛道。
 
  随着近年光伏、风电装机量稳步提升,背靠国家“东数西算”的政策红利,新旧交替的能源行业正孕育出无数机遇,智能运维将成为“富有想象力的蓝海市场”。
 
  面对新能源行业智能化的巨大需求,星逻智能构建了以无人机为核心、以机器人为延伸、以云端AI为支撑的整体解决方案体系,并乘着东风迎来发展爆发期。
 
  目前,公司无人机自动化系统已在全国落地近200套,产品出口至英国等国家;而光伏巡检系统“驭光”也已在全球427个场站落地应用,覆盖8.3GW装机容量。
 
  若以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扎根于此,如星逻智能的无人机企业,定将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迎来高光时刻。

热门评论

上一篇:迈向中央超算,哪吒汽车发布首个融合域控

下一篇:字节跳动研发AI手机?官方回应来了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