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制造高地看市县丨湘潭:以链群转型升级跑出产业强市“加速度”

来源:“湖南工信”微信公众号
2024/6/11 11:16:25
16709
导读:今年1-4月,湘潭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居全省第一,工业固定投资增速12.2%,同类市州排名第4,技改投资增速23.3%,同类市州排名第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22.0%,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制造业占GDP比重同比达39.0%。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工信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制造业提质增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高地建设三大标志性工程为引领,抓实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全力打好“发展六仗”,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各地涌现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总结经验、推介典型,“湖南工信”微信公众号特推出“制造高地看市县”专题,今天发布第八期:湘潭:以链群转型升级跑出产业强市“加速度”。敬请垂注。
 
  在湘潭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版图中,先进制造业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蓄水池”。
 
  近日,关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湘潭有新动作:印发了《湘潭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聚焦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主体强身行动”、创新体制机制,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排兵布阵、调兵遣将。
 
  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湘潭如何准确识别“关键处”?怎样答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这道必答题?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今年1-4月,湘潭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居全省第一,工业固定投资增速12.2%,同类市州排名第4,技改投资增速23.3%,同类市州排名第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22.0%,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制造业占GDP比重同比达39.0%。
 
  数据的背后,离不开湘潭多维度的发力。
 
  走进湖南江冶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台年处理一万吨的废旧锂离子电池破碎分选成套设备矗立于此,引人注目。
 
  这台设备借助先进的工业互联网技术,搭载电池资源循环装备智能管控平台,实现了对废旧锂电池回收过程的智能监控和管理的,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实现了工业互联网与环保技术的高效融合。该平台也入选2024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计划。
 
  像湖南江冶这种依托创新,实现“价值攀升”的,在湘潭还有很多。
 
  近两年来,“三改一扩”是湘潭在“育新枝栽新苗”的同时,坚持推进“老树发新芽”的养分和沃土。通过技改提质、数改赋能、“绿改”转型,为湘潭市传统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赛道,打造了新引擎,激发了发展新动能。
 
  目前,湘潭正在调度的“三改一扩”项目共224个,其中技改项目98个,数改项目99个,绿改项目27个,2024年新征集“三改一扩”项目65个。这些项目达产达效后,预计新增年产值550亿元左右、年税收20亿元左右。
 
  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白自己有哪些优势,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很重要。锻长板、补短板,才能事半功倍。
 
  在《实施意见》中,湘潭明确了下一阶段的“施工图”:瞄准 “4×4”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打造富有湘潭优势和特色的“三优三特”现代产业集群,全力争创先进钢铁材料、先进能源材料和输变电装备三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先进钢铁材料、先进能源材料及电池三大千亿产业,培育壮大湘钢集团、湖南裕能、吉利汽车等三大千亿级企业。
 
  比如,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湘潭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依托湘潭吉利汽车这个“火车头”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力众多汽车上下游企业在湘潭集结。
 
  今年3月31日,吉利神盾电池项目PACK车间产线区正式交付吉利汽车使用。4月1日,吉利汽车湘潭基地首批设备入厂调试。该项目作为湘潭市产业强市“千百十”工程重点项目,将助力吉利汽车湘潭基地打造为吉利集团电动汽车制造基地、出口制造基地,也将为进一步延伸湘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注入强劲动能,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50亿元。
 
  除了延伸培育,产业链精准招商、产销对接也是链链相融产业“集”成群的关键。
 
  今年4月,“智造莲城”产销对接沙龙(第2期)绿色矿业专题活动走进山西太原。华菱线缆、湘牵工业、恒欣实业等7家湘潭矿山装备企业进行产品推介。
 
  “通过政府搭台、协会联动、企业展示,可以进一步深入拓展供需合作,服务链上企业升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湘潭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一季度,湘潭市10条工业产业链产值增长了4.6%。其中,电子信息和人工智能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链产值分别增长205.2%和9.8%。
 
  新质生产力和新赛道相伴而行,企业是“唱戏”的主角。
 
  在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中,湘潭以“梯度思维”精准培育。一方面,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发挥产业“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在市场、技术、管理等方面协同合作;同时,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裂变”计划等为抓手,按照“一套培育标准+一个实施方案+一个动态培育库+一套工作机制”的培育模式,加强一对一指导和服务,支持企业成长上规,促进广大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使它们成为产业链上掌握“独家秘笈”的尖兵。
 
  同时,湘潭工信系统积极当好企业“娘家人”,办好企业“贴心事”,扎实推进助企纾困“千百扶培”计划,围绕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千百十”工程目标企业、拟上市企业开展重点帮扶,目前已收集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近千个。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湘潭虽然面临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的艰巨挑战,但其政策取向无不落脚于制造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突出企业这个“核心主体”,以产业强市“千百十”工程为抓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向新向实向未来。
 
  一项项落实落地的举措,照见湘潭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图景。未来,湘潭将紧紧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做大做优产业集群生态,推动产业企业技术升级和工业经济绿色发展,培育壮大优质企业矩阵,强化企业纾困帮扶工作,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综合湘潭市工信局信息
 
  策划:湖南省工信厅信息中心

热门评论

上一篇:安徽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关于2024年第一批《叶绿素荧光法水体初级生产力在线监测仪技术规范》等5项团体标准立项的公示

下一篇:南京都市圈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对接会成功举办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