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杭州一工控龙头,获国资亿元战略投资!

来源:“维科网机器人”微信公众号
2024/6/7 10:13:38
22712
导读:中控技术对机器人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今年年初,中控技术智能巡检机器人上岗。该款机器人具备高频化、可视化、预警化巡检等优势,这也让中控技术“如破竹般”迅速拓展市场。
  日前,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通过大宗交易方式,战略投资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控技术”)94,155万元,持有后者2.8%的股份。
 
  据悉,浙资运营投资中控技术,旨在实施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415X”工程,发展生产力,培育领先智能制造企业。同时,其利用省级资本平台支持本地上市公司,强化核心能力,布局未来产业。
 
  此次,中控技术赢得国资的支持与认可,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与价值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证明。
 
  天眼查显示,中控技术资方阵容强大,其中不乏英特尔资本、中国石化、普华资本、银杏谷资本等明星VC。
 
  截至5日收盘,中控技术总市值为347.17亿元。
 
  在工业自动化的舞台上,中控技术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中控技术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领先、全球化布局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并连续13年稳坐国内DCS(集散控制系统)市场占有率的头把交椅。
 
  伴随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5G及机器人等新技术不断引入融合到能源、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未来新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的融合发展将使得工厂的生产力水平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中控技术设立涵盖油气、氯碱、白酒等多个行业的16个行业战团。每个战团都针对各自行业的独有特性,定制化开发以“AI+数据”为中心的“1+2+N”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加速推进各细分行业龙头客户的数字化转型。
 
  这样一家“含金量”十足的企业,背后照亮其道路的是谁?
 
  中控技术实控人是“传奇大佬”褚健。
 
  褚健是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知名科学家,曾担任浙江大学副校长,并一手创办中控技术,扭转国内DCS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的格局。
 
  他不仅亲自发布了中控面向未来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还创立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后褚健因涉嫌贪污等入狱。在狱中的三年,中控技术历经股权结构频繁调整,加之子公司遭外部企业并购,致使其市值显著缩水。很快这一切,在褚健回归后出现了转机。
 
  在这场“重掌”中控技术控制权的征途中,褚健再获集团第一大股东地位,成为实际控制人,并募资17.55亿元,成功推进公司上市,巩固国内行业的领袖地位。
 
  同时,他研究的“自动化工业系统安全应用”项目荣获国家重点项目立项,并额外获得2758万元的专项资助。
 
  上市一年后,褚健把总裁职位让给了崔山。
 
  崔山曾在霍尼韦尔、横河电机两家DCS系统的鼻祖先后工作过4年、17年,甚至在横河电机中国公司做到了副总裁的位置。
 
  一位是行业奠基的传奇人物,另一位是实战经验丰富的行业精英,二者携手注定为中控技术注入了无限活力与可能。
 
  逃不掉机器人的“诱惑”
 
  身为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推动者,中控技术坚持自主研发,从集散控制系统(DCS)到安全仪表系统(SIS),再到自主研发的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OMC)和流程工业过程模拟与设计平台(APEX),每一项产品的问世都是对传统生产模式的革新和生产力的提升。而这也为中控技术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根据官方2023年财报披露,报告期内,中控技术实现营业收入86.2亿元,同比增长30.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2亿元,同比增长38.08%;扣非归母净利润9.47亿元,同比增长38.72%。
 
  “年营收86亿、净利增近四成”这一亮眼成绩,得益于中控技术紧抓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打造流程工业“1+2+N”智能工厂新架构。同时,其不断加大非传统优势业务及新兴业务的开拓,海外业务、油气业务、PLC 业务、电池业务、机器人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看来,谁也逃不掉机器人的“诱惑”。
 
  中控技术对机器人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今年年初,中控技术智能巡检机器人上岗。
 
  该款机器人具备高频化、可视化、预警化巡检等优势,这也让中控技术“如破竹般”迅速拓展市场。
 
  2月,中控技术为沙特阿美量身定制的轮式防爆巡检机器人Aramcobot。该款机器人不仅在沙特阿美的天然气场站进行无人化巡检,还用OGI+TDLAS+AI视觉+机器人等技术检测甲烷的泄漏源,实现甲烷泄漏的“定性、定量、定位”分析。
 
  紧接着,中控技术再次实现新的突破,斩获沙特阿美CentralWarehouse的AMR智能机器人项目大单,加速“AI+机器人”战略落地。
 
  像中海油、华谊集团等全球高端用户的订单,中控技术也悉数收入囊中。
 
  除了“私人订制”外,中控技术投资举措也十分活跃。
 
  此前,中控技术拟以自有资金1448.2759万元,联合关联方宁波云熠,共同增资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增资完成后,中控技术将持有标的公司44.40%股权。
 
  近期,该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了首台人形机器人整机“领航者1号”,这也是完全为国内自主研发。
 
  4月,中控技术拟动用自有资金2000万元增资智能移动作业机器人研发商迦智科技。本次增资完成后,其将持有标的公司1.1628%股权。
 
  写在最后
 
  据权威机构预测,2024—2026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将保持3%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随着国家对制造业升级和创新的持续投入,以及全球工业4.0浪潮的推进,工业自动化技术将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控技术在创新的道路上未曾停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2023年其研发费用90780.70万元,同比增长31.13%,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53%。
 
  接下来,中控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新布局蓄势待发,聚焦于物流包装与智能巡检视觉两大核心板块,深耕细作每一个应用场景,旨在构建一个全面覆盖流程工业需求的机器人解决方案生态系统。通过精心规划,其将加速推进移动式巡检、固定式巡检、仓储物流机器人的产品研发,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矩阵,筑起坚实的技术护城河。
 
  同时,中控技术也将规划并研制人形机器人的通用控制器和机器人操作系统(SROS)软件,为人形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的产品化应用提供开放性的标准化控制平台,加快机器人行业版本开发和规模化应用,引领行业迈向智能化、标准化的新纪元。
 
  (节选)

热门评论

上一篇:鸿利智汇与南昌经开产控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篇:亿咖通与腾讯智慧出行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涉及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