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深度解析eVTOL三电系统,低空经济迈向万亿时代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余泓陶
2024/5/28 9:03:57
22572
导读:Lilium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需要42000架eVTOL来满足市场需求,其中来自中国的需求大约占据25%的份额,显示出中国在全球低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低空经济的市场空间实在是太太太太太大了!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低空经济的规模已经高达5000亿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增长,在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到2030年,这一市场规模更是有望达到惊人的2万亿元。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以1000米以内空域的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包括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等,无人机、直升机、eVTOL、热气球等都囊括其中。
 
  随着《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实施和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深圳、合肥、广州、成都等为代表的26个省市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和生态打造——低空经济显然已成为市场上热点,2024年也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
 
  中信证券研就指出,当前低空经济可类比2012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阶段,产业仍处于处于商业化早期,从长远来看,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eVTOL发展空间广阔,是低空经济重要载体
 
  eVTOL,即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作为低空经济的新型交通工具,被称为“飞行汽车”,预计将引领一个亿万级别的新兴市场。2023年中国eVTOL产业规模达到了9.8亿元,同比增长77.3%,预计2024年将迎来第一轮商业化爆发周期。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对eVTOL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包括大众、丰田、波音、空客等在内的多家公司都正在积极布局该领域,尽管目前大多还是处于试点的阶段。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发展历史其实始于2010年左右,当时出现了首批概念机型。到了2011年,意大利的August Westland公司正式提出了eVTOL概念,进一步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随后在2016年,Uber推出了Uber Elevate空中出租车计划,引发了欧美市场对eVTOL的广泛关注。同年,亿航智能在美国CES发布了全球首款无人驾驶载人eVTOL航空器“亿航184”。
 
  到了2019年,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发布了针对小型eVTOL飞行器的适航认证规定,为该领域的商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规支持。亿航智能旗下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去年12月底获得由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标准适航证,成为全球首个获得适航证,标志着eVTOL技术向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今年2月27日下午,由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制的5座eVTOL航空器盛世龙还完成了全球首条eVTOL跨城跨湾航线(深圳-珠海)首次演示飞行。近日,峰飞2吨级的eVTOL凯瑞鸥还在阿联酋艾因和中国上海完成特许飞行。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不断拓展,Lilium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需要42000架eVTOL来满足市场需求,其中来自中国的需求大约占据25%的份额,显示出中国在全球低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eVTOL蓄势待发,三电系统有望受益
 
  在这样一个充满潜力的市场背景下,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到,eVTOL接下来将以46.2%的复合年增长率显著增长,它将在旅游观光、商务飞行、医疗急救以及物流、快递、农林、城市服务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空间。
 
  与新能源汽车相似,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也是在以eVTOL航空器为代表的电动航空器中的核心零部件,航空、无人机、新能源汽车产业三电的相似性达到80%-90%。
 
  不过,eVTOL航空器对三电系统的要求更高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的成本占比也高达45%-50%。
 
  ·电池:需要满足“三高一快”
 
  在eVTOL等低空交通工具中,电池是它们能够持续飞行的关键。它不仅直接影响着续航里程、飞行速度、载重能力等关键指标,还需要满足“三高一快”的要求,即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和快充。
 
  与电动汽车由于电池重量较重,它们的质量通常比同级别燃油车重30%以上的情况相比,eVTOL航空器需要更加轻便且能量充足的电池以满足飞行需求。
 
  为了推动电动通用航空器的发展,《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已明确提出加快该领域的技术突破,其中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被视为关键技术之一。
 
  尽管想要达到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的标准并非易事,这需要对电池技术进行深入的研发和创新,突破现有技术的瓶颈,但谁能先攻破这些难题,谁就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新型电池技术如固态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在低空经济市场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它们有潜力为eVTOL航空器提供更加先进、高效的动力解决方案。
 
  目前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厂商都已积极布局该领域,开发相关的电池产品。其中,孚能科技动力电池的电芯和能量密度已分别能够达到280Wh/kg和230Wh/kg,而宁德时代更是发布了能量密度500Wh/kg的凝聚态电池。
 
  ·电机:寿命和可靠性是关键
 
  eVTOL电机也面临着更为严格的性能要求。因为eVTOL电机一般采用多电机设计,这些电机分布在机翼或机身上,通过驱动多个螺旋桨或风扇构成推进系统,为飞机提供必要的推力。这种设计不仅要求电机具备高效的能量转换能力,还需要在转矩密度、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达到严苛的标准。
 
  安全性是电机的首要首要指标,eVTOL电机在紧急情况下必须能够冗余输出至少50%的功率,以确保飞行安全。其次,eVTOL电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海拔8000至12000米、温度范围从-90℃到70℃的极端环境下保持正常工作。
 
  此外,由于eVTOL电机重量是电动飞机设计的重要指标,因此它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以减轻整体重量,提高飞行效率。螺旋桨驱动电机轴承需具备承受多方向突加载荷的能力。
 
  考虑到eVTOL电机的使用寿命通常在15至20年之间,而电机作为其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在此期间需要更换3至4次,这一频率相较于传统汽车而言也将更为频繁。
 
  目前,永磁同步电机因其高功率密度、高效率、良好的动态响应和可控性等优势,成为了eVTOL电推进动力系统中极具前景的方案。多家知名eVTOL厂商,如Joby S4和Archer Midnight等,均已采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其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
 
  电控:碳化硅材料有望加速渗透
 
  eVTOL电机的电控系统是其电力驱动和能源管理的核心,主要关注电池管理系统、动力分配以及电力供应等方面,确保飞行器的电动运行和能源供应。鉴于eVTOL电机需要高电压体系来支持其高推进功率,电控系统首要具备高压耐受性,并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以防范电气故障和火灾等潜在风险。
 
  eVTOL电机的电控系统通常采用冗余设计,配备备用电源和备用控制器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失效情况。同时,为便于安装、调试和维护,电控系统还采用集成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将不同功能和部件整合为独立的模块。
 
  为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控系统需要严格遵循航空领域的适航要求,如DO-178、D0-254和D0-160等标准。这些标准不仅对软件进行严格评估,也对硬件提出较高要求,因此目前许多汽车上使用的芯片无法满足这些标准。在国内,仅有少数几家中航工业的企业产品能够通过这些认证。
 
  面对这一挑战,企业也可以选择使用已通过认证的芯片,或者选择自行设计FPGA系统,但后者需要通过更为严苛的DO-254标准认证,这无疑是对国内企业技术实力的一大考验。
 
  考虑到eVTOL航空器的特殊应用场景对耐压性能的较高要求,碳化硅电控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其大禁带宽度、高击穿电场强度、高饱和漂移速度和高热导率等优良特性,有望在此领域加速渗透。
 
  eVTOL,什么时候能坐上?
 
  虽然eVTOL电机在某些关键的技术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但并非意味着它距离大家的日常生活就非常遥远。
 
  飞行距离有限的eVTOL航空器有着自己的独特定位,它主要针对短途出行。飞行价格也比传统直升机要低得多,大部分普通老百姓都能坐得起。
 
  原本从深圳蛇口出发到珠海九洲,打车500-600元,耗时近3个小时;而快船耗时近1个小时,价格按不同的舱位约为140-200元——这样的城市短途通行痛点现在正被eVTOL飞行汽车打破。
 
  如果乘坐eVTOL,耗时将直接缩短为20分钟,价格300元/人。根据业内人士的预测,之后由深圳和广州两座大湾区的一线城市之间通勤,也大概只用花费200-300元的价格,比打车稍微贵一点,但时间能够节约好几倍,性价比更高。
 
  根据规划,预计在2025-2026年,国内会有大批量的eVTOL企业能拿到适航证,并且配备有对应的运行标准。这也意味着,那个时候,通过手机App就能“一键叫机”。
 
  未来,你愿意选择打“飞的”吗?

热门评论

上一篇:2024年仪器仪表企业如何降成本?22项重点工作明确!

下一篇:Gartner方琦:大模型价格战的影响可能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大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