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国内上市车企2024年Q1财报:赛力斯“上岸”,长城胜了长安

来源:盖世汽车
2024/5/22 9:35:14
22707
导读:与前两年相比,上汽集团的处境其实有所改善,盈利降幅由2022年的34.3%收缩至如今的2%。这得益于新能源车销量攀升以及出海业务占比持续提高。
  如同去年一样,今年车市开局依旧很卷,但焦虑的氛围更浓,车企们抱着“开局即决战”的决心。在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步步紧逼下,传统油车与新能源车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价格战成为常态,车市内卷升级到了2.0时代,倒逼车企加速向前跑。
 
  然而,频繁价格战对车企盈利能力造成挑战。盖世汽车整理了13家上市车企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盈利排名变化显著。
 
  总体来看,过半数车企净利润同比下滑;比亚迪、上汽集团稳占盈利前两名;长城汽车盈利暴增,而长安汽车则出现暴跌;另外,赛力斯终于发家致富,实现盈利大反转。
 
  赛力斯“上岸”,长城扬眉吐气
 
  本季度实现盈利正增长的四家车企中,比亚迪表现没有悬念。报告期内,比亚迪营收1249亿元,同比增长3.97%;净利润45.69亿元,同比增长10.62%,赚钱能力稳居国内上市车企首位。
 
  可见,尽管比亚迪在2月底率先发起价格战,海洋和王朝系列推出低价“荣耀版”车型,但通过多品牌战略布局,凭借持续扩大的销售规模优势以及极致的产业链控本能力,盈利能力依旧保持相对稳健。
 
  在高端市场上也持续有所突破,旗下腾势品牌月销量稳定在万辆以上,定位百万级别的仰望品牌月销过千辆,方程豹也在越野市场有所作为。随着高端车型占比提升,比亚迪今年一季度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上升了4个百分点至21.88%。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比近两年数据可见,由于基数变得庞大,比亚迪业绩和销量增速明显放缓。去年同期,比亚迪净利润同比增长4.1倍,销量同比增长90%。而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的销量增速回落至15%以内,进而导致盈利增速放缓。
 
  相较之下,赛力斯的表现令人欣喜,实现扭亏为盈。本季度赛力斯营收265.6亿元,同比增长4.2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1.4倍,这是其首次盈利。
 
  信达证券指出,赛力斯该季度能扭亏为盈,主要是因为交付放量带来的规模效应提升。今年一季度,赛力斯累计销量为11.4万辆,同比增长1.7倍。其中问界系列累计销量为8.6万辆,同比增长6倍,占赛力斯销量比例的近8成。在问界系列的带动下,赛力斯报告期内盈利实现转正。
 
  此前,由于在问界系列研发的持续投入,赛力斯已历经四年亏损。但能明显看到,赛力斯的净亏损有在持续收窄。以2023年为例,赛力斯净亏损24.5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36.07%。
 
  同样,长城汽车的研发也进入投资回报周期,实现了量价齐飞。今年一季度,长城汽车销量为27.5万辆,同比增长25.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5.9万辆,同比增长1.1倍。这主要得益于经营结构的优化,带来了盈利提升。
 
  高毛利车型销量的增长,带动长城汽车毛利率大幅上涨,较去年同期上涨了4个百分点至20%,单车净利润更是跃升至1.2万元。同时,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也为长城汽车带来了12亿元的收益。
 
  过半车企盈利下滑
 
  硬币的另一面是,有超过七成上市车企今年一季度盈利出现同比下滑。其中众泰汽车亏损有所收窄,但考虑到其有限的市场竞争力,不太具备参考性。
 
  上汽集团盈利依旧“输给了”比亚迪,面临着增量不增利的困境。上汽集团一季度累计销量达83.4万辆,同比增长6.4%,销量比比亚迪多了20万辆;但净利润却仅为27.1亿元,同比下滑2.5%。这主要源于上汽集团一贯的老大难题——合营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减少。本季度,其来自联营和合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减少3.01%,合计仅为22.03亿元。
 
  此前,由于在问界系列研发的持续投入,赛力斯已历经四年亏损。但能明显看到,赛力斯的净亏损有在持续收窄。以2023年为例,赛力斯净亏损24.5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36.07%。
 
  同样,长城汽车的研发也进入投资回报周期,实现了量价齐飞。今年一季度,长城汽车销量为27.5万辆,同比增长25.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5.9万辆,同比增长1.1倍。这主要得益于经营结构的优化,带来了盈利提升。
 
  高毛利车型销量的增长,带动长城汽车毛利率大幅上涨,较去年同期上涨了4个百分点至20%,单车净利润更是跃升至1.2万元。同时,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也为长城汽车带来了12亿元的收益。
 
  过半车企盈利下滑
 
  硬币的另一面是,有超过七成上市车企今年一季度盈利出现同比下滑。其中众泰汽车亏损有所收窄,但考虑到其有限的市场竞争力,不太具备参考性。
 
  上汽集团盈利依旧“输给了”比亚迪,面临着增量不增利的困境。上汽集团一季度累计销量达83.4万辆,同比增长6.4%,销量比比亚迪多了20万辆;但净利润却仅为27.1亿元,同比下滑2.5%。这主要源于上汽集团一贯的老大难题——合营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减少。本季度,其来自联营和合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减少3.01%,合计仅为22.03亿元。
 
  长城汽车则凭借坦克品牌杀入20万+高端市场。一季度,坦克品牌累计销量4.9万辆,占比提升6.9个百分点至17.9%,助力集团单车净利润稳定在万元以上水平。
 
  与此同时,长城汽车出海进程加速。目前,旗下欧拉、坦克、魏牌等品牌重点车型已在欧洲、中东、澳新、东盟等主要市场上市。另外,长城汽车巴西整车工厂下半年将投产,进一步推进海外本地化。民生证券预计,在“ONE GWM”品牌战略引领下,长城汽车2024年海外销量有望达40-50万辆。
 
  上汽集团在高端化转型方面也终现曙光。在智己LS6去年底上市后,智己品牌热度持续走高,月销量已跃升至万辆以上。今年二季度,智己L6加入阵营后有望进一步助推销量增长。
 
  在出海领域,尽管上汽集团一季度销量小幅下滑,但依旧超过20万辆的规模,在中国车企出海销量中排名领先。
 
  由于欧洲是其主要出口市场,受到红海运力紧张影响较大,上汽集团1-2月出口销量同比下滑。但随着红海运力紧张情况缓解,上汽集团3月出口销量重回正增长,达到10.5万辆。此外,上汽已组建自营船队,可降低运力风险。
 
  对于长安汽车而言,今年是其产品大年,至少将推出8款新能源车型,覆盖10万-30万元主流市场。另外,其一季度海外出口保持高速增长,累计销量近11万辆。民生证券认为,长安汽车出口将延续增长,为销量和业绩提供支撑。
 
  另外,长安与华为的合作项目备受关注。长安近日发布公告称,双方正就关键交易条款进一步协商,预计不晚于2024年8月底签订最终协议文件。民生证券认为,长安有望享有目标公司技术和产品资源,并受益华为智能化赋能,从而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加速智能电动化转型。
 
  总体而言,中国车企初步实现了品牌向上,全球化进程也迈入了新里程碑。但另一方面,在新能源业务盈利能力有待提高的同时,价格战也已蔓延海外市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近期表示,去年行业层面纯电市场亏损面扩大,预计未来三年市场竞争强度仍将很大。
 
  这意味着,车企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将持续承压。价格战的加剧,无疑将进一步考验车企的抗风险能力。

热门评论

上一篇:英特尔:已拿下ASML明年上半年大部分NA极紫外光刻设备!

下一篇:浙江省印刷协会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