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储能是必要支撑

来源:OFweek储能网
2024/5/14 9:47:24
23644
导读:储能技术是解决新能源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关键。风能和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其发电量的波动性较大,而储能技术能够平衡这种波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的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近期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储能和氢能作为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支撑,对于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他还公开表示,加强中欧在氢能、储能等领域技术创新对话合作。
 
  储能技术是解决新能源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关键。风能和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其发电量的波动性较大,而储能技术能够平衡这种波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氢能则以其清洁、高效的特性,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补充。通过电解水制氢,氢能可以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并在电力系统需要时再次发电,这为能源的长周期储存和灵活调度提供了可能。
 
  章建华局长强调了加强中欧在氢能、储能等领域技术创新对话合作的重要性。欧盟在新能源领域的政策和措施,如推广太阳能和风能、加速氢能部署等,与中国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不谋而合。双方在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通过务实的交流与合作,中欧双方可以共同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实现能源转型的共赢。
 
  中国新能源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上的优势,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彭博社的报道也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针对美国渲染的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调,市场人士提出了理性的分析。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适度超前的产能投资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必要的。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得益于对产能投资的合理规划和市场调节的有效运用。
 
  储能和氢能作为新能源发展的双引擎,对于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具有重要作用。中欧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不仅能够促进技术创新,还能够实现市场互补,共同应对能源转型的挑战。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得益于技术创新和产业链的完善,这为中国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占据了有利地位。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挑战,中国新能源产业应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的发展不仅关乎技术的进步,更涉及国际合作与市场竞争。储能与氢能的结合,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储能与氢能有望成为推动全球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

热门评论

上一篇:周鸿祎:大模型不会摧毁每一个行业 将打造大模型工厂

下一篇:何小鹏:当蔚来换电站超5000座 小鹏将考虑加入换电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