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这家负极材料企业获2.25亿融资!

来源:OFweek锂电网
2024/2/5 14:06:53
21905
导读:北京利尔主业为高温材料,此次投资为跨界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有利于打造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1月31日晚间,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002392)公告,公司及公司实控人、董事长赵继增拟分别以1.5亿元、7500万元认购洛阳联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联创锂能”)新增注册资本。
 
  本次增资完成后,北京利尔和赵继增将分别持有联创锂能10%、5%的股权。其中,北京利尔为联创锂能第四大股东。
 
  北京利尔主业为高温材料,此次投资为跨界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有利于打造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联创锂能投后估值15亿
 
  资料显示,联创锂能成立于2016年5月,由前军工科研院所材料专家创建,法定代表人为陈志强,注册资本为1763.67万元,主要从事高性能硅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申请国家专利17项,其中已获得授权专利4项。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联创锂能最初的主要业务是石墨负极材料。成立当年,联创锂能规划建设年产2000吨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项目。但该项目批复后,由于市场变化,联创锂能在2018年取消了该项目建设,转而展开硅碳负极的研发及投资。
 
  在经过一年多的技术研发试验后,联创锂能成功开发出硅碳负极材料,并于2020年3月投建1000吨车用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项目。
 
  信息显示,联创锂能现具备高端氧化亚硅前驱体500吨/年、高端预锂氧化亚硅500吨/年、高性价比氧化亚硅500吨/年的生产能力。其中,预锂硅氧已在数家头部电池厂量产出货,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得到了国内外头部电池厂的意向订单和定点开发。
 
  资本引入方面,联创锂能上一轮融资交割时间为2021年12月,投后估值为10亿元。本次投资,北京利尔与赵继增均以投后估值15亿的对价对联创锂能增资入股。也就是说,联创锂能本轮投后估值为15亿元。
 
  不过,目前联创锂能尚未盈利。2022年-2023年,联创锂能分别实现营收1617.11万元、2363.18万元;实现净利润-297.86万元、-551.32万元。
 
  对标公司最新估值为25-40亿元
 
  北京利尔公告显示,据行业内部及相关投资者信息显示,行业内硅负极同类型2家公司在2022年至2023年间最新一轮融资估值均在25-40亿元的区间,联创锂能技术实力与发展前景并不逊色于对标公司。
 
  不过,北京利尔并未公布具体公司。维科网锂电查阅过往资料发现,2022年4月8日,道氏技术(300409)公告,拟由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对子公司格瑞芬增资,并引进比亚迪等战略股东,拟增资金额6亿元。
 
  同年6月30日,道氏技术再次公告,格瑞芬已与相关投资者签署《增资协议》,详细的投资者信息也一并付出水面。
 
  其中,比亚迪出资1亿元,持有格瑞芬5%的股权;宜宾晨道新能源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晨道投资”)出资4500万元,持有格瑞芬2.25%的股权;广祺智行出资3000万元,持有格瑞芬1.5%股权。
 
  晨道投资的第二大股东为宁德时代全资的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广祺智行由广汽资本出资设立。这也意味着,宁德时代和广汽间接参股格瑞芬。
 
  道氏技术主要业务为负极材料和三元前驱体,格瑞芬为其碳材料业务板块的运营平台,主要产品为石墨烯导电剂和碳纳米管导电剂。2022年上半年,格瑞芬新增兰州基地,计划投资60亿元,建设年产5000吨碳纳米管粉体、3万吨碳纳米管浆料(含相关产业链配套)和15万吨硅碳、石墨负极材料及石墨化加工生产项目。
 
  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石墨负极产线,并规划了技术先进的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体系。
 
  硅基负极发展前景巨大
 
  目前公认的锂电池理想负极材料为石墨,但由于容量已接近理论极限,无法满足锂电池对高能量密度的需求,成为制约锂电池行业发展的痛点。当下,硅因为其高理论比容量、低脱嵌锂电位、环境友好、储量丰富等多重优势,被行业视为新一代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据悉,与传统的石墨负极372mAh/g的理论比容量相比,硅基负极合金化储锂机制相较于石墨负极插层式储锂而言可以储存更多的锂离子,因此硅基负极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目前商业化的硅基负极主要包含CVD硅氧和研磨法纳米硅碳,但由于材料本身存在的膨胀及首效的问题,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应用。
 
  近年来,经过产业链头部企业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长期困扰硅碳负极的膨胀问题和硅氧负极的低首效问题有望得到控制;同时,配套硅基负极产业化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也逐步趋于成熟,硅基负极的商业化应用有望逐步开启,在高端动力电池、高端消费电子和电动工具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根据观研天下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负极材料市场规模为308.3亿元,相较2021年增加77.2亿元。在新能源车以及储能领域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负极材料的需求仍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全球负极材料需求将达到205万吨。
 
  基于此市场前景,去年国内外多家材料企业、电池企业、车企均在加快硅基负极的生产和研发。
 
  国内方面,去年5月,负极龙头璞泰来宣布设立全资子公司芜湖紫宸,总投资22亿元建设硅基负极研发生产基地,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2万吨硅基负极材料(单体)的产能规模。目前璞泰来新一代硅基负极产品方案已获得国内外头部客户认可。
 
  9月20日,埃普诺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在四川凉山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内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10亿元,分两期建设。项目首期年产能12万吨,计划于今年8月建成投产,并在12月实现量产;在首期项目建成并投产后启动第二期18万吨项目的建设,并在开始建设后10个月内建成投产。
 
  此外去,比克电池是国内最早应用硅负极材料的企业之一。去年7月,比克电池潘庆瑞博士在行业会议上表示,现阶段公司电池硅氧材料已由一代硅发展到三代硅,首效由77%提升至86%,正极利用率也在逐步增加,而且,既保持了高容量,又使得电池循环寿命依旧能够达到常温1000周80%,45℃高温1000周70%以上。
 
  蔚来汽车筹划多年的150kWh半固态电池包终于在去年12月17日上车测试。该电池包采用的就是无机预锂化硅碳负极、纳米级包覆超高镍正极和原位固化固液电解质,电芯(单体)由卫蓝新能源提供,单体能量密度达360Wh/kg。
 
  国外方面,去年5月有消息称保时捷正在开发硅负极材料,从而能够将电池储能密度提高10倍,同时具备快速充电的能力,可以在15分钟的时间内将电量从5%充到80%。
 
  不过,这种硅负极材料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会在吸收锂时膨胀300%,直接影响到电池的使用寿命。为此,目前保时捷正在研究硅含量高达80%的负极材料,同时在正极材料中增加镍含量,以实现更高的充电容量。
 
  更早之前的2022年5月,保时捷还参投了美国锂硅电池研发商Group14 Technologies的C轮融资,投资额为1亿美元,用于生产硅负极材料。

热门评论

上一篇:欧盟项目开发汽车光子传感技术,推进下一代光增强6G通信系统

下一篇:白鹤滩大坝工程全面进入运行期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