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储时代来临,如何保障储能系统安全?
- 来源:OFweek储能网
- 2024/1/16 11:20:28
- 24310
随着储能单站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现有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储能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如何高效地维护储能系统安全和稳定,也成了行业长期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日,运达股份(温州)智慧储能生产基地投产。运达股份(温州)智慧储能生产基地首台全新一代5MWh液冷智慧储能系统正式下线。大储时代的来临,运达股份的液冷智慧储能系统是否能成为储能系统安全的更优解?
大储时代来临,液冷智慧储能系统应运而生
储能技术的升级迭代推动市场对储能电站规模不断升级,从数MWh级到百MWh级、GWh级项目不等,储能电站规模不断扩大,这也对储能产品和部件的系统安全、系统冷却等提出更高要求。
在市场需求推动下,液冷智慧储能系统应运而生。作为新型的储能系统,它的一大特色就是采用液冷技术来提高储能设备的效率和性能。液冷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池的温度,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同时,液冷智慧储能系统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高的效率和更稳定的性能。
更安全:通过创新的电芯和模组设计实现了电池状态的实时监测、电池的安全诊断和预警,以及三级消防安全设计的要求,从而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电池精准监控和安全预警。
更高效:与早期的箱式产品相比,新一代的液冷智慧储能系统电池舱能量密度有进一步提升,集成化设计可以大幅节约占地面积,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
更稳定:通过主动组网功能和全新升级的舱内设备环境控制方案,该系统能适应高海拔、高温差、多风沙地区、高盐雾和高湿度等严苛的环境要求,从而更好地支撑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
更智慧:通过智慧综合能源平台和智能电力交易平台实现了“云端-站-站-通讯层-设施层”的全场景能量互联。在毫秒级控制和灵活交易等高性能的加持下,更有效地实现了多能协同控制和新能源的消纳。
运达股份推出的液冷智慧储能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也表现出这套储能系统的优势。目前,该系统为“三北”大基地新能源项目及大型零碳、低碳工业园区提供储能解决方案。
液冷智慧储能系统的高效、安全、稳定和智能化,也为新型储能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市场规模高增,储能系统智能化趋势已成
智慧储能系统是利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来管理和优化能源;通过收集、存储和分配能源来提高能源效率和可靠性。智慧储能系统可以包括多种技术,如电池储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这些技术可以在电力系统中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能量,以满足电力需求。
智慧储能系统核心之一在于智能控制系统,它可以通过实时监测能源需求和供应,自动调节储能设备的充放电状态,实现能源的最优分配和利用。同时,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与其他能源设备和电网进行通信和协调,以实现能源的高效管理和优化。
中国智慧储能系统市场的规模正在快速增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慧储能系统市场达到了100亿元左右的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00亿元以上的规模。
中国智慧储能系统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家庭储能、工商业存储、电网储能等领域,其中家庭储能市场的增长最为迅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电力系统的升级,智慧储能系统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此外,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进智慧储能系统的发展,例如在“十四五”规划中将智慧储能系统列为国家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支持智慧储能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这些政策和措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智慧储能系统产业的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
在市场和政策的推动下,目前,除了运达股份外,国内已有部分厂商布局智慧储能系统业务,其中就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阳光电源、中电科能源等。
具体来看,宁德时代的智能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算法和技术,可以实现储能系统的高效管理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安全性;宁德时代的云平台可以实现储能系统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数据分析报告和预测分析等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储能系统。
比亚迪在储能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提供储能电池、储能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产品和服务,其智慧储能系统业务涵盖了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电网储能等多个领域。
国轩高科专业从事储能系统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其智慧储能产品涵盖了家庭储能系统、商业储能系统、工业储能系统等多个领域,并提供智能控制系统和云平台等服务。
亿纬锂能不仅提供储能电池和系统,也提供智能控制系统、云平台和数据分析等相关服务,其智慧储能业务涵盖家庭储能、商业储能等领域。
阳光能源是一家专业从事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服务的企业。其智慧储能业务主要涵盖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等。
中电科能源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旗下的储能业务板块,其智慧储能主要涵盖了电网储能、家庭储能、商业/工业储能等领域,并提供相关的智能控制系统和数据分析服务。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