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
- 来源:阜阳市人民政府
- 2023/11/8 16:23:06
- 26466
近日,阜阳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通过实施十大工程,破解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难点、痛点、堵点,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
从2023年起,每年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以上,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6个以上,培育“数字领航”企业、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个以上,建设数字化改造区域样板1-2个,规模以上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2%左右。
到2025年,实现全市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模以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推动重点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进入全省前列,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目标表
序号 | 指标 | 目标 |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
1 | 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数量 | 530个 | 1000个 | 约1500个 |
2 | 重点行业规模以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数量 | 5000个 | 7000个 | 约9000个 |
3 | 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双跨型、行业型、区域型、专业型、企业级) | 10个以上 | 13个以上 | 18个以上 |
4 | 每年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 | 6个以上 | 6个以上 | 6个以上 |
5 | 每年培育数字领航企业、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 10个以上 | 10个以上 | 10个以上 |
6 | 每年建设数字化改造区域样板 | 1-2个 | 1-2个 | 1-2个 |
7 | 每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比例 | 3.2%左右 | 3.2%左右 | 3.2%左右 |
注:第1、2、3项指标均为累计指标。
工作任务:
(一)标杆典型示范工程。支持企业聚焦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转型,树立一批数字化转型行业标杆典型。着力提升数字化转型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数字化转型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围绕强基础、建平台、延链条开展集成应用创新,实施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打造行业应用场景,每年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6个以上,遴选市级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示范项目20个左右,推动建设“数字领航”企业和5G全连接工厂。(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以下任务和支持政策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负责,不再列出)
2.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支持对照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进一步提高装备智能化率、劳动生产率、产品优等率、节能减排率、生产安全率,每年培育数字领航企业、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0个以上,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3.提升数字化转型产业基础能力。围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等市主导产业,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等薄弱环节,集中突破一批重要基础产品,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责任单位:市产业链推进专班成员单位)
4.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大硅片、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找准主导产业链薄弱环节,整合各方资源,突出抓好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增强产业链完整性和综合竞争力。(责任单位:市产业链推进专班成员单位)
(二)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工程。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汇集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金融机构等,分析中小企业改造需求和融资需求,提供企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到2025年,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应用率、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5.开展企业数字化诊断。统筹省、市财政补助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面向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围绕企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业务环节,帮助企业梳理数字化转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等问题,提供适合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每年完成200家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诊断。(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6.推动企业上云用平台。推动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加快设备、研发、供应链、运营管理上云用平台,实施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数字化改造,形成一批应用成效显著的企业样板,引导中小企业参照样板,标准化、高质量、低成本快速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通过“羚羊”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广中小企业数字化软件服务包。(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7.建设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引导市10个省级工业园区联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针对园区优势产业,制定“一区一业一样板”的数字化转型总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加快内外网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在龙头企业转型示范、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培育引进、园区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每年建设1-2家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8.加快区域资源共享。加快区域资源共享,重点围绕制造能力共享、创新能力共享、服务能力共享,发展中央工厂、协同制造、共享制造、众包众创、集采集销等新模式,提升区域制造资源和创新资源的共享和协作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成立数字化转型载体或平台服务公司。(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四)“行业大脑”培育工程。全力实施招大引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支持行业内企业合作,鼓励行业服务商、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等联合行业商协会建设一批“行业大脑”。
9.培育引进优质服务商。结合市产业发展特点,持续培育引进技术实力雄厚、服务能力突出的行业服务商、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大“双招双引”力度,鼓励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研究机构、国内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在市设立区域总部或子公司;支持本地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企业多样化、多层次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招商投资中心)
10.建设一批“行业大脑”。发挥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的专业支撑作用,遴选技术实力强、服务能力优秀、市场反应良好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分行业建立服务商资源池。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每年组织开展各类数字化转型培训会、现场会、对接会等交流活动6场以上。鼓励优秀服务商联合行业商协会建设一批“行业大脑”,梳理提炼细分行业共性问题和应用场景,每年培育6个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和6个优秀实践案例,及时总结推广优秀解决方案和实践案例,推动在细分行业快速复制推广。(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数据资源局)
(五)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加快建设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到2025年,打造18个以上行业型、专业型、区域型、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互联网体验中心、推广中心。推动平台汇聚工业大数据、工业APP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等资源,赋能行业、区域数字化转型。
11.积极引进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与国内工业互联网领域知名企业的对接合作。(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招商投资中心)
12.推动建设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产业园区(基地)结合自身特色,建设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区域内企业“规模化”数字化转型。鼓励有条件的园区拓展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功能和服务,向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转型。(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13.打造行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市龙头企业联合基础电信企业、优质信息化服务商、互联网软件企业,面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绿色食品、生命健康和装备等行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14.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工业企业整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物流、售后全环节信息化应用,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六)制造业品质品牌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发挥数字技术对传统制造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开展关键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15.提升品种引领力。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鼓励和引导企业围绕消费需求,以技术推进产品创新,以需求带动产业革新,推出更多创新产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每年培育省级新产品40个。(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16.提升品质竞争力。围绕特色产业加强标准研究,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研制,引导企业以数字化改造赋能提质增效,每年培育省级首批次新材料5个,市级专精特新企业6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
17.提升品牌影响力。鼓励优势企业借势数字变革培育新锐精品,借助数字服务塑造区域品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精品安徽·皖美智造”央视宣传等活动,每年培育市级工业精品20个,省级工业精品6个。(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七)绿色制造协同升级工程。紧密围绕制造业和绿色发展战略部署,坚持数字化引领和绿色化协同,推动数字赋能绿色制造,加速制造业节能降碳。
18.深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强工业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宣传引导,每年新增省级绿色工厂5个、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绿色设计产品5个,争创更多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制造系统供应商。(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19.积极创建绿色标杆。创建国家级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1-2家,每年新增省级节水型企业3家,争创更多绿色供给标杆项目,助力重点行业及区域节能减排,实现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升级。(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20.加强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生产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督促排污单位严格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促使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并满足总量控制要求。推动涉水、涉气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实现自动监测设备、视频监控设施的安装、联网及运维监管“三个全覆盖”,对其他排污单位通过联网视频监控、工况监控、用电用能监控、流量计等方式进行监管,积极构建以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为主,视频监控、用电用能监控为辅的非现场监管体系。(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
(八)工业软件协同创新工程。突破一系列软件研发设计关键技术,加快推动工业控制系统、工业控制软件等控制执行软件产品研发,加快推广工业软件,促进工业软件产业集聚发展。
21.创新发展工业软件。培育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等,创新行业软件应用,推进融合智能产品创新迭代。围绕工业产业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生产管理、市场流通、销售服务等关键环节,引进培育一批工业软件企业。每年培育首版次软件1个,省级信息消费创新产品6个。(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
22.推进工业软件应用。加大工业软件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工业软件规模化应用。加快软件产业园建设,促进软件产业集聚发展,创建特色型软件产业园。(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
(九)智能装备攻坚工程。聚焦阜阳市装备制造业重点技术需求,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着力突破重点领域成套装备相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
23.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力,通过实施省、市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首台套重大装备、首批次新材料政策,支持农机装备、煤机装备、工程机械等重点装备制造领域的关键基础件与整机同步研制,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推动专用车、载货车、粮食仓储设备研发及产业化。每年新增认定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3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
24.加快智能装备推广应用。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应用,培育发展无人机、智能家居和工业机器人等新型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通过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提升现有装备数字化水平,带动通用、专用智能装备迭代升级和应用推广,每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500台左右。(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十)数字化基础支撑工程。着力提升数字化网络基础设施,全面部署5G网络,力争建设水平处于全省第一方阵,稳步推进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工作。
25.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基础电信企业优化升级省级骨干网络,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和应用推广。支持产业园区建设满足园区企业设备互联和信息互通需求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数据在园区产业链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无缝传递,提升园区产业服务水平。支持晋煤中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建设及运营,强化标识在工业领域中应用。(责任单位:市经信局、电信阜阳分公司、移动阜阳分公司、联通阜阳分公司、铁塔阜阳分公司,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26.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引导企业与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对接,推动工业互联网企业开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引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数据安全管理等国家标准贯标,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责任单位:市经信局、电信阜阳分公司、移动阜阳分公司、联通阜阳分公司,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