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超1017亿动力电池项目落定

来源:OFweek锂电网
2023/11/4 9:13:52
23749
导读:关于该工厂的产能规划等信息,丰田也在此次公告中给出了较为明确的说明,80亿美元的新投资将增加产能以支持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发展。
  10月31日,丰田汽车宣布,将向其北卡罗来纳州电池厂增加80亿美元的投资,并增加约3000个工作岗位,以加快公司产品的电气化步伐。
 
  总投资已超1017亿
 
  这是丰田年内第二次宣布追加北卡罗来纳州电池厂的投资。此前6月,丰田刚刚宣布增21亿美元投资。
 
  随着此次80亿美元增资的宣布,丰田北卡罗来纳州电池厂总投资高达13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17.4亿元)。
 
  该工厂是丰田在在全球范围内的第一家汽车电池工厂,于2021年宣布投建,由丰田和松下共同创建的合资企业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Inc.负责运营。该公司于去年开始正式运营,其中丰田持股51%,松下持股49%。
 
  关于该工厂的产能规划等信息,丰田也在此次公告中给出了较为明确的说明,80亿美元的新投资将增加产能以支持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发展。除了此前宣布的两条BEV/PHEV电池生产线,该工厂将再增加8条BEV/PHEV电池生产线。此外,该工厂还将拥有四条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电池生产线。
 
  该工厂产能将分阶段增加,计划到2030年全面投产,年产量将超过30GWh。
 
  此外,丰田在今年6月还宣布,其将从2025年开始在丰田肯塔基乔治城工厂(Georgetown, Ky.)组装一款全新的三排纯电动SUV,将由丰田北卡罗来纳州的电池工厂供货。
 
  打造稳固供应链
 
  除了北卡罗来纳州电池厂,丰田今近期在动力电池供应链也是频频出手。
 
  10月5日,LG新能源宣布与丰田北美公司签署了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协议。根据协议,从2025年开始,LG新能源每年将向丰田交付20GWh的汽车电池模组,该模组由高镍NCMA(镍、钴、锰、铝)软包式电池组成,将在LG新能源的密歇根工厂生产,用于丰田肯塔基州的工厂生产的新电动车型上。
 
  5天后,即10月10日,LG化学与丰田北美公司签订了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长期供应合同,预计2030年前合同金额达2.86万亿韩元。据业界分析,该供货规模可生产60万至70万辆电动汽车。
 
  通过这两次合作达成,丰田与LG方面构建了从原材料到电池的一体化供应体系。
 
  进化与坚守
 
  丰田布局新能源汽车并不晚,甚至可以说很早,其在1997年就推出了混动车型普锐斯。但一直以混动、纯电和氢能源三条技术路线并行,因此被质疑摇摆不定。
 
  不过,今年以来,丰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仍旧坚定多元技术路径并行,不过拥抱电动化的态度和决心更加明确,并在“电动化、智能化、多样化”三大方面迅速落地各项战略举措。
 
  电动化方面,5月成立专攻BEV的部门——BEV Factory;6月举行该部门的首场Toyota Technical Workshop技术说明会,公布了多项次世代汽车黑科技,包括固态电池、压铸车身、氢燃料电池,以及电动车发展计划等;10月与日本能源巨头出光联手,争取2027至2028年使全固态电池进入实用化阶段。
 
  其中,在6月的技术说明会上,丰田汽车表示,BEV Factory负责研发的首款次世代BEV产品,将于2026年上市。2030年丰田全球BEV销售规模预计达到350万台,其中次世代BEV产品将占到170万台。
 
  同时,次世代BEV将从雷克萨斯品牌投入市场。由此可见,丰田将通过导入BEV车型哭到电气化产品矩阵,雷克萨斯品牌将在其中扮演关键的角色。按照计划,丰田将在2025年为所有丰田和雷克萨斯车型提供电动化版本。
 
  智能化方面,7月31日,丰田在中国最大的研发基地——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TMEC)正式更名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简称IEM by TOYOTA)。此同时,丰田在中国的3家合资公司(一汽丰田、广汽丰田、比亚迪丰田)的研发中心工程师将打破组织壁垒加入到IEM by TOYOTA主导的研发项目中。
 
  研发基地更名之后,8月4日,丰田与小马智行、广汽丰田成立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合资公司,投资总额预计10亿元以上,计划推出以广汽丰田生产的丰田品牌纯电动车辆为原型车的Robotaxi车辆。
 
  多样化方面,除了将加速纯电动汽车的研发进程,丰田将持续在燃料电池领域进行开拓,主要是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同时将研发下一代氢燃料电池技术和FC系统。
 
  可以看到,曾经“瞧不上”电动汽车的丰田,终于坚定了转型尤其是加快纯电车型布局的决心。不过,下一代EV至少得在3年后才能问世,丰田大象转身能否后发制人,一改式微局面,令人期待!

热门评论

上一篇:AI遇见云计算 技术红利赢市场

下一篇:又一波企业争相抢滩资本市场 新材料行业掀起上市热潮

相关新闻

<